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我真沒想在大唐搞事情 > 第1259章 吾高興還來不及,又何須擔心?

第1259章 吾高興還來不及,又何須擔心?(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王珪心中思慮萬千,但他知道此時必須阻止魏征,以免再生變故。

他緊緊握住魏征的手臂,語氣堅定地說道:

“玄成,且慢。”

“陛下既然已經下了詔書,必有其深意。”

王珪語氣沉穩,試圖說服魏征:

“況且,陛下隻是給越王殿下晉了封號,增添了食邑,並未增加封地。”

“如此一來,就成了陛下的家事,你我雖為朝中重臣,但也沒有理由乾涉。“

“若貿然進宮勸諫,恐會惹得聖人不滿,反而適得其反。”

魏征皺眉,顯然對王珪的解釋並不完全認同。

他深知李世民的每一項決策背後都有深思熟慮的考量,但這次的晉封之舉實在太過突然,其中肯定暗藏玄機。

“叔玠兄所言不無道理,但我之所以要入宮勸諫,隻是想讓聖人收回越王入朝參政這條詔令。”

魏征語氣堅定,目光如炬,顯然對李世民的這一決策深感不安。

他繼續說道:

“越王雖有賢名,但畢竟年輕,且未經曆朝堂的風浪。”

“況且,如今太子殿下地位穩固,越王此時參與朝政,恐會引起不必要的猜忌與紛爭。”

“甚至會動搖國本。”

王珪聞言,眼神閃爍。

這些道理,久居官場的王珪,又豈會不知,但就是因為知道,才更要阻止魏征。

王珪深吸了一口氣,隻得換了一個思路。

“玄成此言差矣。”

“你許是忘了,越王如今本就有官身,乃是從五品的路橋司副司長。”

“按照朝廷法度,以他的官職本該每日上朝的。”

“隻不過,之前陛下那道敕封秦郡公為路橋司司長的詔書之中,另有一道旨意:”

“路橋司所有官員,每月初一、十五才能上朝。”

王珪苦口婆心地勸解道:

“你若因此去勸諫,陛下肯定會收回之前的這道旨意。”

魏征聽罷,眉頭緊鎖,顯然在權衡王珪的話。

他深知王珪所言非虛,但心中仍有些不甘心。

“可是...”

王珪見魏征依然猶豫不決,心中焦急,但他知道此時必須更加堅定地勸說好友。

“玄成,你我皆知陛下自登基以來,素來是乾綱獨斷,行事果決。”

“他決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

“你又何必自找苦吃呢!”

魏征聞言,眼神閃爍了一下,心裡不斷地權衡利弊。

玄武門之變後,魏征深思熟慮良久。

第(1/3)頁

第(2/3)頁

為了不使自身的才學,湮滅在歲月長河裡,更為了施展心中的抱負,

魏征無奈之下選擇了歸順李世民麾下。

然後,在此之後,為了保全個人清譽,也為了避免李世民卸磨殺驢,確保一家老小的性命。

魏征毅然決然地走上了死諫之路。

他常常直言不諱,甚至很多時候故意觸怒龍顏。

然而,魏征也是人,每天立人設,他也會累。

因此,在王珪不斷地勸解下,

在他再三提出要去他家小酌之後,魏征在這道冊封詔書上,簽下了自己的名字,並且蓋上了門下省的印鑒。

..........

酉時三刻,延康坊,越王府。

“越王李泰接旨。”

無舌雙手捧著聖旨,站在偌大的庭院中央。

越王李泰整了整衣襟,上前一步,躬身行禮,恭敬道:

“兒臣接旨。”

無舌緩緩展開聖旨,清了清嗓子,朗聲宣讀:

“門下,天下之本....茲有四皇子泰,聰穎賢明,恭敬有禮....”

“茲特封越王李泰為魏王...”

這句話宛如一道驚雷,在李泰耳畔炸響,讓他整個人直接愣在了原地。

以至於無舌後邊說了什麼,李泰根本就沒聽清。

......

與此同時,東宮。

一位身著緋紅色官袍,麵容方正,蓄著長須的中年男子,快步走進了東宮正殿。

此人正是東宮右庶子孔穎達。

孔穎達整理一下衣襟,拱手行禮道:

“臣孔穎達,參見太子殿下。”

此時,太子李承乾正端坐於案前,手執一卷書卷,目光卻顯得有些飄忽不定。

孔穎達的突然到來,讓他微微一怔,隨即放下手中的書卷,抬眼看向來人。

“哦?是孔庶子啊,快請起。”

李承乾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孔庶子這麼晚過來,可是有什麼要事?”

孔穎達起身,麵容嚴肅,語氣中透著幾分凝重:

“回稟殿下,臣剛從宮中得知,陛下已下詔,晉封四殿下為魏王,並且準許他入朝參政。”

李承乾聞言,眉頭一挑,眼神微閃,但很快恢複了平靜,淡淡地說道:

“哦?父皇竟然給青雀晉了封號?這倒是一件大喜事。”

“看來,吾今晚要好好琢磨琢磨,明日送青雀什麼樣的賀禮才好。”

第(2/3)頁

第(3/3)頁

孔穎達微微皺眉,猶豫了一下,試探性地問道:

“太子殿下,難道一點也不擔心嗎?”

李承乾聞言,神色一凜,目光如炬,直視孔穎達,淡淡道:

“孔庶子,此言何意?”

李承乾的聲音雖小,但卻透著一股冷意。

孔穎達心頭一緊。

這一刻,他仿佛有種被猛虎盯上的感覺。

那種壓迫感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多年前,鋒芒畢露、氣勢逼人的李世民。

孔穎達深吸了一口氣,儘量平複了一下不安的心跳。

他斟酌一二,小心翼翼地答道:

“太子殿下,四殿下素有賢名,此次晉封為魏王並獲準入朝參政,難免會引起朝堂上的諸多猜測。”

“尤其是對太子殿下的地位……”

李承乾擺了擺手,打斷了孔穎達的話:

“孔庶子多慮了。父皇此舉,必有其深意。”

“再者,青雀是吾之胞弟,手足兄弟,他若是能在朝中站穩腳跟,將來也定是吾之臂膀。”

“吾高興還來不及,又何須擔心?”

孔穎達聞言,神色接連變幻,宛如萬花筒一般。

隻因類似的話,陛下當年也曾說過。

唯一不同的是,陛下當初說的是:

他不僅要做隱太子的手足兄弟,還要成為隱太子在朝堂上的臂膀,輔佐隱太子成就一代明君。

如今李承乾年紀尚幼,孔穎達無從判斷,李承乾這句話是真心實意,還是僅僅為了掩飾內心的不安。

但他深知,宮廷之中的風雲變幻,往往就在一念之間。

孔穎達也知道這些話他本不該說,但他身上已經打上了李承乾的標簽,他不得不提。

但這種事,點到為止就好,說太多容易裡外不是人。

孔穎達心中暗自思量,決定不再多言。

“殿下所言極是。”

孔穎達微微點頭,語氣平和地說道:

“是臣多慮了。”

李承乾聞言,微微頷首。

兩人又閒聊了幾句,李承乾便以挑選賀禮為由,示意孔穎達可以退下了。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