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非洲創業實錄 > 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

第二百三十二章 西海岸的戰略價值(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南非戰爭之後,葡萄牙的戰爭賠款,實際上由東非轉接到英國人手裡,所以英國對葡萄牙經濟實現了全方位的控製,加上英,葡兩國作為傳統盟友,所以葡萄牙在西非殖民地的擴張,英國人是默許的。

而且這樣還能起到緩衝英,德兩國殖民地的作用,至於法國自然不可能像前世一樣從葡萄牙手中剝奪威達殖民地。

實際上英國人也不可能讓法國這麼乾,畢竟在南非吃了大虧,英國也隻能到西非和法國加劇競爭,但是法國在西非的實力明顯過於強大,所以目前法國在西非同英國的衝突實際上不小。

說到底,都是因為東非的擴張,打斷了前世各個國家的殖民腳步,根據如今東非國土來看,受害者包括英國,葡萄牙,德國,比利時和法國。

英國沒了肯尼亞和羅德西亞,葡萄牙失去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德國沒了德屬東非和西南非洲,比利時痛失剛果盆地,法國也隻拿到三分之一的馬達加斯加島。

而唯二得利的隻有意大利和錫格馬林根,不過意大利之前也被恩斯特坑的很慘,丟了整個威尼斯和部分倫巴第,還有教宗國和那不勒斯也重新獨立。

“克羅斯先生,作為同鄉,今天晚上不如到十一街區聚一聚,到時候多叫些朋友,同為法國人在海外也要多守望相助。”伯利順勢提議道。

對於克羅斯所言,伯利自然也清楚,他笑著說道:“一樣,一樣,這隻能說明大家都在和東非的貿易中獲得了各自的利益,東非獲取了先進的工業設備,我們也都賺到了錢,各取所需罷了。”

由此可見東非在世界局勢中的“攪屎棍”作用,實際上受害者還有日本和美國,都或多或少被東非坑過。

目前東非是德國重要的新原材料產地和市場,潛力巨大,而東非西海岸的海運到德國最方便,也最不容易被蘇伊士運河和直布羅陀海峽鉗製。

當然,犧牲農業是當前各個想要實現工業化國家的主流手段之一,但是歐美還能通過對外殖民掠奪和工業產品輸出來達到財富的原始積累。

而且對東非投資本身不是壞事,德國也比較看好東非對西部,尤其是安哥拉地區的開發建設,提前布局也能加深對東非的影響。

這種城市屈指可數,所以目前大部分外國人主要分布在達累斯薩拉姆,蒙巴薩,摩加迪沙,基斯馬尤,貝拉,新漢堡港等和西海岸的羅安達,本格拉。

第(1/3)頁

第(2/3)頁

當然,德國人對西海岸重視的另一個原因則在於德國的喀麥隆殖民地距離東非西海岸不遠,這樣建設喀麥隆或者是德國的其他西非殖民地,需要東非的就近支持。

至於其他國家的商人,除了葡萄牙以外,幾乎沒有多少在東非西海岸港口常住的。

實際上在東非的法國人還是比較集中的,像達累斯薩拉姆市常住的就有七百多人。

東非也不例外,隻不過東非的殖民地基本上已經“本土化”,但是對本地土著的傷害是不可逆的,東非農業雖然進步很大,但是農業發展給工業提供了主要資金,同時東非也有電力,汽車,鋼鐵等產品對外輸出,所以各國工業化進程大同小異,都不是很乾淨。

所以到底是誰在交易中吃虧了呢?答案是葡萄牙人,奧蘭治人,桑給巴爾人,以及非洲的土著。

當然,也正是因為這樣,法國商人才會在東非投資或者進行貿易活動,一千三百萬的國土麵積和七千多萬人口的大國,隨便漏一點就夠很多商人吃的盆滿缽滿。

十一街區實際上就是達累斯薩拉姆的紅燈區,一般外國人尋歡作樂都喜歡到那裡。

“沒有問題,不過在達累斯薩拉姆市我認識的熟人可不少,你今晚可要破費了。”克羅斯笑著說道。

平時看來確實沒有太大用,甚至賠錢,但是真有被封鎖或者戰爭那麼一天,就說不定能發揮重要作用。

克羅斯說的也沒問題,東非現在走的就是蘇聯的路子,通過工農業剪刀差來籌措工業發展資金,當然,這一套自然不是蘇聯的獨創,隻不過比較典型罷了。

畢竟,德國遠在歐洲大陸偏北的位置,從本土到西非各個殖民地途中,要經過英,法海域,所以並不是太安全。

當然,除了英國,葡萄牙和日本以外,其他國家和東非關係良好,畢竟他們也想不到自己前世的殖民格局。

克羅斯:“實際上你們公司能拿到這筆訂單,和我們還真有一些關聯,東非政府通過農產品從我們裡賺錢,這樣他們才有資金從你們手裡購買先進的工業設備,要不然依靠東非的經濟水平,想要靠自己提升工業能力,可不好辦。”

第(2/3)頁

第(3/3)頁

西海岸的外國人主要是德國人,集中分布在羅安達和本格拉兩地,至於其他西海岸城市,就比如經濟上僅次於羅安達的卡賓達,實際上沒有太多德國人,因為當地鐵路尚未開通,加上地處熱帶雨林的原因,德國人更喜歡到南部的羅安達和本格拉投資。

當然,之所以造成這樣的主要原因,除了達累斯薩拉姆市是東非第一大城市,機會比較多以外,另一個原因則是東非的港口比較少,再加上東非閉關鎖國政策影響,再多的外國人也隻能集中在沿海的幾個城市中。

再者說,殖民地開發所需要的一些貨物,從東非直接進口能省掉不少成本,畢竟東非距離很近。

至於東非農業雖然看似很吃虧,但是隻能算有賠有賺,畢竟東非農業也享受到了時代的紅利,土地基本上是搶來的,勞動力也有黑人作為補充,現在黑人雖然數量上下降很快,但是東非畜力提高了,現在機械化也處在萌芽狀態,加上相關配套工程的完善,東非農業的發展實際上並不比工業慢,隻不過工業更容易出成績罷了。

歐美國家早期發展工業實際上都有類似案例,比較知名的就包括英國的羊吃人運動,隻不過在歐美國家,土地主要集中在地主手裡,所以表現形式不一樣,本質上都是犧牲掉農民的利益來促進工業發展。

至於奧地利,他們肯定不會舍近求遠,跑到西海岸投資,奧地利從蘇伊士運河走,還是東非東部距離更近,同時東非東部沿海經濟實力也更強。

這也可以看做德國在戰略上的一種高瞻遠矚,就像前世遠東帝國為了保證能源安全,從而在巴基斯坦和緬甸開等地發港口和陸地通道一樣。

而直布羅陀海峽和蘇伊士運河都在英國人控製之下,德國自然也不想這麼容易受製於人,前世德國修建巴格達鐵路未必沒有這樣的考慮,那就是通過陸地突破其他國家對海洋的封鎖。

而東非的出現,隻不過是讓德國多了一條選擇,在戰爭時期,想要封鎖東非西海岸和德國本土的貿易,難度是比較大的,畢竟沒有像蘇伊士和直布羅陀,乃至曼德海峽那樣的有利地形條件。

(本章完)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