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非洲創業實錄 > 第一百六十五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

第一百六十五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book chapter list

1892年4月。

第一鎮市。

“在我國現在共有五千多個鎮級行政單位,他們一般包含大約五六個村子,以及一個街道,規模在幾千人或者近萬人不等。”國家統計局局長格爾斯說道。

東非受移民影響,實際上在地方人口比較集中,一個是開荒人口少了肯定不行。

其次是早期東非自然和社會惡劣,土著和野獸都會對東非移民完成威脅,所以村子規模都不會太小,像那種隻有十幾人,甚至幾個人的村子在東非是不存在的,至少要在幾百人以上,大的村子甚至能有千人規模。

加上東非地形以高原為主,整體而言全國地形地勢還是比較平坦開闊的,這樣也就不會形成太多受地形限製的小山村。

而且東非政府為了便於管理,也會主動將人口集中到一地,在東非人口流動主要還是受到政府的主導。

不過東非的村鎮規模也不算太大,每年東非人口主要在政策扶持下,向內陸或者未開發地區輻散,然後形成新的村落。

這就使得東部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比較高,但實際居住人口並不會太多,因為一直有人遷出到新的地區生活或者工作。

恩斯特說道:“鄉村是東非主要人口聚集地,我國大約有四千多萬人口生活在鄉村,占到全國的八成左右,所以提振鄉村經濟,應該以鎮為核心,帶動地方經濟發展。”

“而提振鄉村經濟,應該從教育資源等公共資源入手,這件事早做比晚做好,大學可以向城市集中,但是小學和中學教育沒有必要這樣做。”

“除此之外,醫療資源同理,我們缺乏現代醫學人才,可以在鄉下設立中醫診所,有限的醫療資源向市級以上集中。”

在東非,沒有縣這個行政概念,不過這也僅僅是字麵意思,實際上很多市就是縣,當然,省會所在地的市肯定是例外。

東非的人口相對於國土麵積來說,並不算太多,沒有太過於細分的必要,畢竟光是省就有二十多個,這還是很多地區暫時沒有劃省的情況下,就比如莫桑比克和安哥拉,西南非洲等等,暫時都達不到設省的要求,三地就是二級行政管理機製。

總體而言,未來短時間內東非的行政區劃依舊不穩定,至於達到整體穩固,至少要等到東非各個區域發展相對均衡以後。

第(1/3)頁

第(2/3)頁

均衡自然不能以經濟為首要條件,要不然達累斯薩拉姆市和蒙巴薩等東非大城市也有資格,主要看綜合能力,比如經濟,人口,地理位置,基礎設施等等。

實際上東非的一些鎮,經濟等條件絲毫不比市差,甚至要強很多,就比如北方邊境的德雷達瓦鎮,南部莫桑比克的紹奎鎮。

沒錯,紹奎雖然隻是一個前葡萄牙小鎮,但是基礎比東非很多市都不差,也就是現在莫桑比克條件不夠,紹奎完全有能力設為市。

而德雷達瓦鎮則比較特殊,屬於軍事重鎮,周邊沒有其他大規模人口聚居地,所以一直維持著鎮的行政區劃,實際上完全可以設為北方省的一處地級市。

不過這些行政區劃其實沒有太大意義,因為東非目前開發程度太低,很多區域的區位優勢並沒有凸現出來,說不定因為某種原因,就被提升或者降級了,都是有可能存在的真實情況。

就比如西部和北部,早期有許多地級市因為自然災害等原因而被廢除,也有一些區域因為交通條件等改變而形成新的區域中心。

當然,東非的大城市還是比較穩固的,因為很多區域都是恩斯特按照前世非洲行政區劃直接指定的,這一點在原坦桑尼亞境內尤為明顯。

當然,在一定程度上東非的城市也繼承了原區域文明的影響,這些非洲土著雖說文明程度低下,但在地域選擇上也是經曆了千百年的曆史考驗。

不過這樣的地方也不多,非洲土著以部落為主要政體,而很多東非部落都以遊牧,狩獵為主,根本沒有固定居所。

而且黑人抵達非洲各地的時間恐怕也不會太長,就比如南非地區,西非黑人抵達那裡的時間幾乎和歐洲殖民者相同,其中被東非消滅的祖魯王國就是急先鋒。

阿拉伯人曾經在非洲的商業行為也催化一批東非聚居點的形成,就比如多多馬市原本就是沿岸阿拉伯人深入內陸的商業必經之地。

最後也就是繼承其他殖民者的城鎮和據點,這一點東非乾的太多了,可以說這其中葡萄牙對東非的貢獻最大。

實際上東非大部分南部國土,都是從葡萄牙人手中獲得的,這些地區或多或少都曾被葡萄牙殖民,或者有葡萄牙人的商業活動。

就拿桑給巴爾蘇丹國來說,桑給巴爾蘇丹實際上也是阿曼帝國擊敗葡萄牙後獲得的戰利品。

葡萄牙早期在非洲殖民可以說一家獨大,而在18到19世紀,葡萄牙帝國衰落,使得葡萄牙人甚至被土著從內陸驅趕到沿海,而這就是東非能在非洲做大的主要原因。

第(2/3)頁

第(3/3)頁

換句話說,其實就是在早期葡萄牙在非洲整體戰略收縮,而東非占據了這個空窗期。

葡萄牙退出,但是其他勢力又不完全知道葡萄牙人的虛實,所以在非洲南部形成了殖民的真空地帶,東非算是趁虛而入,等葡萄牙和其他列強反應過來的時候,東非已經做大了。

“目前東非的鄉村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東部,中部稍微差一點,不過也算勉強達到標準,加上中部的城市實力比較強,所以對中部鄉村地區的進一步提升也可以有序進行。”

“就拿教育為例,在每一個鎮至少設立兩所中學,有實力的可以建設兩個校區,沒有經濟實力的就共用一個校區,至於小學以人口密度為主要參照物,儘量選擇在交通便利的區域,畢竟小學的生活自主能力顯然不比中學生強,而且他們要就近回家,所以最好選擇在靠中心的位置最好。”

“要將底層教育資源在鎮一級集中,當然,條件較好,人口較多的大型村莊或者農場,種植園也可以建設學校。”

教育資源不能過於分散,也不能過於集中,尤其是基礎教育,過於分散投入大,且教師分配工作也不好開展,而過於集中又不利於偏遠地區學子學習。

當然,這也意味著東非的義務教育模式發生重大轉變,不再下放到村莊之中,其實這和東非目前社會發展,以及未來經濟,交通等因素息息相關。

現在隨著東非畜力的普及,以及道路的修繕,加上治安環境改善,出行成本大大降低,未來隨著汽車等新交通的發展,還會更加節省出行成本,這是東非將基層教育資源進一步集中的前提條件。

而且有利於提升教育質量,畢竟很多村小學教師甚至隻有個位數,水平參差不齊,將他們集中起來能提高效率,同時可以加快教師之間的交流,促進教學水平提升。

(本章完)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