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明萬曆極度叛逆 > 第六百三十二章 全麵大明化

第六百三十二章 全麵大明化(1 / 1)

推荐阅读:

林加延灣,呂宋島正西麵的大海灣。

其海灣出口正好還是朝著北麵的,大明過來的艦船自此登陸,比去馬尼拉可少繞七八百裡的海路。

而且海灣正南正是達古潘,也就是呂宋大平原的北端。

如果從這裡登陸大平原,那飛梭船就可以少走一天多將近兩天的海路。

單趟節省一天多兩天,來回一趟就可以節省三四天,來回三趟就可以節省十天左右。

這樣不但能節省不少時間,還能節省水師將士不少體力,遷徙過來的延綏鎮將士家眷也能早點登陸,少在船上受點苦,所以,萬曆將延綏鎮遷徙的主港定在了這邊。

三月初三乙醜,正是延綏鎮第一批將士家眷和牛羊馬匹趕過來的日子。

萬曆也帶著兩百餘艘威遠戰艦和六百艘飛梭船來到了林加延灣。

午時許,紅日正中,達古潘那密密麻麻的碼頭已然在望。

小朱常洵舉著望遠鏡掃視了一番,忍不住問道:“父皇,這裡為什麼叫林加延灣而不叫林家灣,還有這達古潘又是什麼意思?”

這話問得好。

萬曆細細想了想,隨即緩緩點頭道:“你說的很對,這裡應該叫林家灣。

呂宋已經是大明的疆域了,這些稀奇古怪的名字都要改掉了,等下父皇就和振之商量一下,把這裡的地名都改了。

還有,這裡的平民,這裡的田地,那也不能放任不管,我們得命人給他們造《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

我們還得教他們大明官話,教他們讀書識字,以後,凡大明疆域那都要全麵大明化,不能再這麼亂七八糟的了。”

呃,我說的很對?

大明疆域都要全麵大明化!

小朱常洵聞言,那都有點懵。

他都沒想到,因為他下意識一個問題能牽扯出這麼多的事情來。

萬曆卻是在考慮全麵大明化的問題了。

這個對以後大明的統治至關重要,因為隻有將所有疆域全麵大明化所有人那才會覺得自己是大明的人。

如果這個認同感都沒有,那以後絕對會出問題。

他正琢磨著呢,旗艦已經靠上主碼頭。

艙門如同吊橋般放下,奉旨過來準備遷徙事宜的徐光啟、王象晉、李之藻和潘和五等那都連忙上船,疾步登上戰艦二層。

李之藻這家夥還抱著個大卷軸呢。

君臣一番見禮之後,萬曆便問道:“振之,這是新測繪的呂宋島地圖嗎?”

李之藻連連點頭道:“是的,萬歲爺,微臣已經根據原來的老圖和實地測繪的尺寸改過了,這地圖應該跟大明大明兩京十三省地圖差不多精準了。”

嗯,不錯。

萬曆抬手示意他將地圖在桌上展開來,細細看了看,隨即鄭重道:“振之,這裡已經是大明的疆域了,地名就不要沿用以前稀奇古怪的地名了。

這裡的地名都得改,比如,林加延灣就改成林家灣,達古潘就改成延綏城,馬尼拉灣改成呂宋灣,馬尼拉城改成呂宋城。

其他的你看著辦吧,總之要按大明的習俗來取地名,這呂宋不能再有這些莫名其妙的地名了。”

這邊地名也太多了,怎麼改?

李之藻細細想了想,隨即小心道:“萬歲爺,要不等杜將軍過來,微臣再跟杜將軍商量商量,按延綏鎮原來的都司衛所名來改這邊的地名?”

這辦法不錯。

萬曆微微點頭道:“嗯,那你跟杜將軍商量吧。”

李之藻連連點頭道:“微臣明白。”

萬曆想了想,又問道:“潘將軍,這邊的商販的家眷有會說呂宋話的嗎?”

那肯定啊。

潘和五連連點頭道:“我們的商販家眷大多都會這邊的話,要不然不好幫忙做生意。”

那就反過來教。

萬曆微微點了點頭,隨即鄭重道:“你負責去大明本土征召一批沒事乾的老秀才過來開設學堂,給呂宋這邊的子民教授大明官話和大明文字。

他們的工錢就按縣學訓導算,一個月六兩銀子,你再請些會這邊方言的商販家眷給他們幫忙,工錢也是一個月六兩銀子。

今年我們就開始教導,這邊五歲到十五歲的小孩都要入學堂學習,而且以後凡是呂宋子民的小孩五歲到十歲都要入學堂讀書,我們給管吃住。

你算算要開設學堂、請人和提供食宿要多少錢,朕讓戶部給你撥付。”

這邊還要開設學堂?

潘和五聞言,連連點頭道:“末將明白。”

萬曆想了想,隨即鄭重道:“子先、子進,你們好歹也是戶部郎中,戶部的事情你們也要管管了。

朕讓於野給你們調幾個主事過來,你們負責把這邊呂宋子民包括以後遷徙過來的延綏鎮軍民的《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做好。

子先,你來負責《賦役黃冊》,子進,你來負責《魚鱗圖冊》,有沒有問題?”

這《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並不難做,就是有點麻煩而已。

反正有戶部主事過來幫忙,他們倒是不會有太多的事。

徐光啟和王象晉聞言,連連點頭道:“沒有問題。”

這延綏鎮第一批將士家眷和牛羊馬匹怕是就要到了,得給他們大致安排一下遷徙的區域了,要不然人家都不知道怎麼分派。

萬曆又盯著地圖細細看了看,隨即指著北麵一條狹長的空白帶問道:“這一片什麼都沒有,是山間穀地嗎?”

李之藻連連點頭道:“是的,萬歲爺,這是一個大河穀,微臣細細丈量了一番,這個大河穀應該能開出大概兩億畝田地來。”

還開田地呢。

這會兒根本沒這麼多人種地。

萬曆微微搖了搖頭,隨即問道:“這條河穀在呂宋島最北麵,應該不是很熱吧?”

李之藻連連點頭道:“是的,這條河穀就比東番那邊熱一點,沒有呂宋灣那邊熱。”

那正好用來放牧。

牛羊馬匹其實也怕熱,太熱了那都沒法放出去吃草。

萬曆想了想,又問道:“這邊有通往那條河穀的路嗎?”

李之藻連忙指著地圖道:“有的,萬歲爺,您看,就是這一條線,這是一條穿過山穀的小路,直通北麵的河穀,距離這裡不到百裡。”

有路就好。

萬曆微微點了點頭,隨即果斷道:“那這條河穀就作為延綏鎮的牧區吧,以後種地的邊軍將士都安排在中間這片大平原,放牧的邊軍將士就安排在北麵的河穀裡麵。”

眾人連連點頭,以示明白。

這時候,一個金吾衛忽而疾步而上,拱手躬身道:“報,萬歲爺,遷徙的船隊過來了。”

萬曆聞言,立馬起身,抱起小朱常洵,招呼眾人一起走到船頭,隨即往左右如同梳子般的小碼頭看去。

此時,密密麻麻的飛梭船已然飛快的靠上碼頭,那船上的邊軍將士及其家眷那是如同下餃子一般,從船上湧下來。

那些早已等候在碼頭的守備營將士則是連忙領著他們往安排好的宿營地走去。

此時,港口碼頭以南的平原上那是足足紮了上十萬頂營帳,密密麻麻的,看上去就如同白色的海洋一般。

第一撥數百艘飛梭船上下來的數萬人湧進去之後那就如同小河流入大海一樣,很快便融入進去不見了。

緊接著又是第二撥飛梭船,第三撥飛梭船,那人流是不斷的湧入營地,那營地裡麵也漸漸升起了成排成排的炊煙。

小朱常洵見狀,不由摸著肚子道:“父皇,好餓。”

這時候,杜桐正好也疾步走了上來。

萬曆見狀,立馬抬手道:“小舅,命人撤了地圖上菜吧,來,大家都坐下。”

眾人都落座之後,他這才問道:“杜將軍,你都過來了,那邊遷徙的事誰負責?”

杜桐連忙解釋道:“萬歲爺,末將的二弟已經帶著人過去接手防區了,末將乾脆就把那邊遷徙的事全交給他了。”

嗯,你們兩兄弟換防就是方便。

當初他之所以讓山西都司的偏關鎮來接管延綏鎮的防區而不是讓同在陝西都司的固原鎮來接管延綏鎮的防區那就是因為這倆是親兄弟,交接的時候能省很多事。

現在看來,果然沒錯。

這時候一隊金吾衛都把碗筷和菜如同流水般的端上來了。

萬曆見狀,立馬拿起筷子招呼道:“來,大家都彆客氣,我們邊吃邊聊。”

杜桐連忙拿起筷子夾了口菜,隨即小心道:“萬歲爺,這次遷徙過來的將士及其家眷怎麼安排?”

萬曆不假思索道:“他們在海上漂了這麼多天肯定都累了,讓他們先在營地修整半天吧,反正這邊天氣就是有點熱,晚上也不冷,在外麵宿營還挺舒服的。

至於具體的安排,我們吃完再細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