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是不可以受傷的!張居正咂摸著這句話,最後深以為然的點頭。“汝貞兄這句話深刻啊,對,神仙是不可以受傷的,受傷的也不配叫做神仙了。”“殺一儆百的道理咱們都懂。”胡宗憲看向張居正:“內部的穩定、外部的穩定有時候都需要這種手段,雖然粗暴淺薄,但幾千年下來依然適用,未來一樣適用。自太上皇宣布退位至今,太師執政國家已三年,咱們知道這個國家有多大變化,但是這些個地區勢力不清楚,他們眼中的大明朝可能還是之前那個已經虛弱的、外強中乾的形象,他們眼中的太師恐怕也不過隻是嚴嵩般的權臣,頂天無非霍光、而無論是嚴嵩還是霍光,這兩位可都沒什麼建樹,起碼在揚國威這一點上沒有,從這一點來說,太師也確實需要立立威了。”“隻怕。”張居正作難道:“隻怕強壓政策會引起劇烈爭端甚至是戰爭。”“太師也未必會從大都督府遴選。”胡宗憲微微一笑:“愚兄還是了解太師的,他若是打算在遼東問題上動武,這段時間大都督府從兵部拿走的就不可能是蒙古的軍情報告,既然不打算在遼東問題上動武,就絕不會從大都督府遴選一人去處理遼東之事,現在遼東指揮使孟衝本身就是個武將,再派去一個武將,那成什麼樣子了。”張居正立時言道:“所以汝貞兄的意思是,太師很大概率會選一個稍微強硬些的文官過去打配合,刀子嘴豆腐心那種。”“這也都隻是愚兄的猜測罷了。”胡宗憲嗬嗬一笑:“太師雄才偉略,愚兄又能猜透多少,適才已經說了,不過是愚兄的一家之言罷了,叔大你姑且一聽,無須當真。”“嗬嗬。”張居正苦笑搖頭:“汝貞兄倒是狡猾。”“彆著急,安心等著就是。”胡宗憲老神在在,滿臉輕鬆:“隻要太師不是決心動武的話,那麼就遼東之事,太師一定會找咱倆問詢的。”“若是真如此,那麼,派誰去遼東和孟衝打配合呢?”二人此刻邊聊邊走也快離開皇宮,胡宗憲也是一時興起,直接快步走到一旁通政使司的一間值房內取來紙筆,遞給張居正一份。“叔大,不如咱倆寫下來,看看你我二人想的是否一致。”“既然汝貞兄有此雅興,那弟自當從之。”張居正接過筆,二人揮墨一蹴而就,隨即兩張紙對在一起都笑了。隻見兩張紙上寫著一個相同的名字。譚綸!“英雄所見略同啊。”胡宗憲哈哈一笑:“放眼我大明朝,能處理遼東事務的,子理兄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了。”“沒錯。”張居正跟著點頭:“子理兄帶過兵、打過仗,首先對軍隊很了解,另一邊子理兄的為人剛直但又不似海瑞那般頑固,該圓滑的時候也是頗為圓滑,可謂剛柔並濟,確實是派去處置遼東事宜的最佳人選,隻不過。”話到這裡張居正便緘口不言。胡宗憲也是瞬間明白,沒有多說,二人在皇宮外分道揚鑣。自從譚綸從海關總督的位置調任兵部尚書之後,其在大明政壇的影響力一落千丈,任誰都能看出來,這個和陸遠同年登科的譚子理顯然是因為在某些事情上的立場問題遭到了陸遠的不信任。一個因為立場問題而被一把手不再信任的官員,就算他的能力再如何出眾,難道還有被重用的機會嗎。很遺憾,幾千年的中國史暫時還沒有出現這種特例。曹操、司馬昭等不在此列,他們本身就是一把手,雖然不是名義上的一把手。而胡宗憲的猜測也沒有問題,就在陸遠回京的十日後,同樣也是年三十之前最後一次內閣會議時,陸遠同著各衙門主官的麵拋出了遼東問題。“年後,本輔打算向遼東派一名行政主官,以妥善處置遼東的複雜局麵,各位可有好的人選推戴。”提前猜到的胡宗憲兩人對視一眼都沒有開口,茅瓚便率先發言。“太師打算如何處置遼東事項。”“態度強硬點,政策上要向中央靠攏。”“太師,遼東地區漢夷混居,且這些年夷強漢弱,衝突不斷,再行強硬態度甚至是直接落實朝廷國策恐怕阻力巨大。”茅瓚勸了一句:“隻怕屆時不但會加深矛盾,甚至還可能進一步激化局麵引起戰亂。”“戰亂?”陸遠眼皮一抬:“什麼戰亂?遼東是我大明朝的遼東,本輔在自家地頭落實國家政策還能引起戰亂?那就不叫戰亂叫反叛,有反叛就鎮壓。”茅瓚於是閉嘴,不敢多言。“太師說的有道理。”鄭大同搖旗呐喊:“先太祖爺給咱們大明朝留的遼東多大,現在就剩巴掌大幾座城,說到底,還是跟曆代先帝的軟弱有脫不掉的關係,都說內修德政四夷賓服,我看啊,這就是典型的自欺欺人,這種事情上決不能學趙宋,學不出個好來,隻能把祖宗留的江山全讓出去。”“鄭部堂說的對。”“對,就應該強硬些,也是時候強硬些了。”不少官員出言支持,但卻又全部的偏離主題,讓陸遠皺起眉頭敲桌子。“本輔的問題是,各位可有推戴的合適人選。”讓你們舉薦沒問你們支持與否,擱這表哪門子忠心。見沒人說話,陸遠隻能看向胡宗憲二人:“兩位閣老可有覺得妥當的。”張居正嘴唇動了動,終還是沒能開口。胡宗憲則道:“太師,下官覺得兵部尚書譚綸譚部堂最合適。”此話一出,不少人都齊刷刷看向譚綸,後者也是麵露幾分詫異。陸遠麵無表情:“說說你的原因。”“譚部堂的能力眾人皆知,而且譚部堂做事剛柔並濟、張弛有度,下官覺得沒有比譚部堂更合適去往遼東的了。”胡宗憲微笑道:“最主要一點,譚部堂帶過兵打過仗,就算真到了兵戎相見那一步也不怕。”陸遠看著胡宗憲,隨後目光移向譚綸,語氣平淡。“譚部堂。”“下官在。”“胡閣老舉薦你去遼東,你什麼意見。”“下官才疏學淺,恐怕會辜負太師的期許。”“謙虛了。”陸遠言道:“本輔也覺得譚部堂你很合適,若是讓你去,願意否?”譚綸臉上露出些許猶豫之色,最後一咬牙起身作揖。“蒙太師如此信任,下官願意一試。”陸遠依舊是麵無表情,隻是點頭。“好,那就這麼定了,等譚部堂你功成回京那日,本輔為你慶功。”“是,多謝太師。”(今天是七七事變八十七周年,勿忘國恥,銘記於心。)(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