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嘉靖的問題,陸遠也不由陷入了苦思之中。
正麵回答、單刀直入?
那就相當於挽起袖子直接去打嘉靖的臉,肯定不行!
有的事能做不能說。
大腦飛速運轉,能有那麼幾個呼吸的時間,陸遠才開口。
“內閣幾位閣老以及臣等之所以覺得就開海的事需要再三斟酌也是為了朝廷著想。”
“陸卿細說說。”
“早年成祖之時,使三寶太監鄭和下西洋通貿萬國、揚我國威,然今時不同往日,成祖之時,我大明朝國力正盛,府庫充盈,有的是貨物賣往海外,然今我朝先後經曆了汪逆倭患和庚戌虜亂,國家疲弱,府庫空虛。
就算開了海,朝廷也一時間拿不出什麼貨物向外賣,而一旦打開海禁,則又給了沿海商人明目張膽聯係外夷的機會。
早在嘉靖十四年時,海禁鬆弛,便給了汪直南下廣東經商的機會,不消十年,汪直便壯大到可以危害我大明朝的地步,前車之鑒猶在眼前,是因此,臣的打算是,先緩一緩,等朝廷府庫充盈的時候,再行開海。”
對陸遠這種極其官方的回答,嘉靖顯然是不會滿意的,可他又無處反駁,因為這是事實。
如果不是當年海禁鬆弛,汪直憑什麼坐大。
嘉靖道:“朝廷完全可以嚴加管控,限製這些沿海的商人出海。”
陸遠歎氣道:“正所謂堵不如疏,更何況海疆沿線浩蕩何止萬裡,朝廷堵不住的。與其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強行管控,倒不如有序引導,真等開了海禁的時候,以朝廷為主,地方海商為輔,共同經營海洋,他們賺到錢的同時,朝廷也可以從他們身上征稅,這樣才最是妥當。”
嘉靖又道:“既然陸卿家不著急開海,那為什麼去年要先行籌備四個海事司呢。”
對此陸遠自然有話說。
“有道是萬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雖然臣目前不支持全麵開海,但海禁早晚是要開的,既然如此當然應該未雨綢繆,四個海事司位置都極好,且容易擴修出大港,將來我大明朝的商品貨物想要大量出海,自然要裝大船、走大港,隻靠著民間那一兩塊小舢板,就算走私又能走出多少東西。
慢說小船小舟,就算是廣船,也隻能在內流保證安全,大海洋流洶湧,廣船同樣有傾覆的風險,因此民間海商想要出海就需要大型海船,而大型海船是需要走港口的,與其放任民間自行建港出海,不如國家提前準備,隻好管住出海的關口也就管住了民間的海商,因此臣也將海事司稱之為海關。”
嘉靖聽的連連點頭。
“果然還是陸卿家做事有條理、夠周全,不過朕還是想要儘快打開海禁。”
說到這嘉靖語氣一頓,長歎一聲:“唉。”
陸遠見狀連忙道:“皇上有何憂心之事?正所謂君憂臣辱,見皇上憂心,臣實覺乃臣的奇恥大辱。”
“還不是為了這兩年國家的財政問題。”黃錦這個時候插了一句話:“陸大人有所不知,這兩年國家財政越來越艱難,雖說江南這兩年稅賦有所提振,但前些年的虧空太大,一直都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撐著。
這日積月累下來到了今年,實在是頂不住了,官員欠俸、邊軍欠餉,遼東又不安寧,籌措遼東軍鎮的事情迫在眉睫,可朝廷卻又拿不出銀子來,主子的心裡,急啊。”
廢了那麼大的勁,轉了那麼多圈,可算是聊到銀子上了。
陸遠沒有急著回答,而是看向嘉靖。
既然是唱雙簧,那該你這個皇帝開口了。
果然,嘉靖雖然有些麵熱,但還是不得不厚著臉皮說話。
“真是讓陸卿看笑話了。”
“皇上這是說的哪裡話。”陸遠忙道:“朝廷艱難如此,都是臣這些個做臣子的無能,不能替皇上分憂,有愧於列祖列宗、皇恩浩蕩,既然剛才黃公公說了,那臣沒有什麼好說的了,一定全力支持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