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刺韓案的真相
陸遠為什麼要安排人刺殺自己,這件事還要從嘉靖下聖旨決定在六省推行考成法那日說起。
從那個時候開始陸遠就知道嘉靖要親自下場對付自己了,但是嘉靖的手段到底會是什麼,陸遠猜不到,也沒有絕對把握應對。
人的名、樹的影,陸遠對嘉靖的認知就是一個標簽。
權謀大師。
陸遠知道自己應該早做謀劃,可嘉靖隻出了一招,自己也沒必要就驚慌失措,因此隻能沉住氣的等待著。
趕在這個時候,楊旦死了,南京百官參加了楊旦的葬禮。
在葬禮的過程中,陸遠乾了這麼一件事。
他帶著楊寅秋這個小家夥來到萬鏜等人麵前,並在眾人的見證下,認下楊寅秋作為自己的義子乾兒。
這是陸遠對楊旦的承諾,是他倆之間的事,為什麼陸遠非要做給大家夥看呢。
這是一種態度。
我陸遠和楊旦私交並不深厚,但是楊旦生前很看好我陸遠,並且支持過我,所以我陸遠知恩圖報,並且兌現對楊旦的承諾,楊寅秋這個孩子雖然不是楊旦的子孫,隻是楊士奇的後代,是楊士奇的後人托付給楊旦,楊旦又托付給的陸遠,繞了這麼幾圈可我陸遠一樣會照顧。
認楊寅秋做義子乾兒,楊寅秋的未來一定是光明的。
所以萬鏜等人感慨陸遠的厚道和仗義。
為什麼要展露出這種態度,就是為了團結。
陸遠不知道嘉靖會怎麼對付自己,但自己一個人對抗嘉靖肯定是不現實,所以要團結。
先展示自己的厚道和仗義,後麵才好做謀劃應對。
但這個時候這些人因為楊旦的病亡,加上歲數也都很大了,因此傷春悲秋感同身受,失去了進取的銳氣,讓陸遠心生不妙。
如果這些人不願意支持自己或者說開始思考後路,想著明哲保身怎麼辦?
恰在這個時候,譚振鵠來了,帶來了浙直總督衙門的捷報,張經收複了雙嶼島,趕跑了汪直。
沒了雙嶼這個最重要的海上據點,汪直的覆滅隻在旦夕之間。
外患掃平之後,留給嘉靖的就是安內,嘉靖皇帝可以全身心的處理國內政局的不安定分子了。
陸遠心頭警鈴大作。
偏生這一刻,韓邦奇做了這麼一件事。
他說。
“報捷、快報捷,速往北京報捷!”
這是很平常的一句話,可是陸遠卻在當時就看向了韓邦奇,凝視。
韓邦奇不對勁了。
之前吳嘉大捷的時候,韓邦奇是什麼態度。
那一日韓邦奇的態度是第一時間問陸遠的意見,那個時候陸遠還沒有被確定成為江南黨魁,隻是作為黨魁的預選人,可韓邦奇依舊很尊重或者說他本身就是支持陸遠做黨魁的,所以他詢問陸遠的意見。
最後也是一切按照陸遠的態度和意見來向北京寫捷報。
可楊旦喪禮這一天,韓邦奇卻突然越過了陸遠,以自己兵部尚書的身份要求譚振鵠立刻向北京報捷。
這是急著邀功啊。
那一刻陸遠的心中起了殺心!
江南一盤棋,哪裡是你現在想抽身離開就離開的。
分銀子的時候你沒少拿,現在突然就想著安穩著陸,不想繼續和皇權對抗了。
天底下哪有這種好事!
可再三的猶豫思考之後,陸遠又放棄了刺殺韓邦奇的打算,轉而想到了另一種辦法。
於是陸遠借著致祭詞的機會安排人手刺殺自己。
前文提過,陸遠沒事的時候會去拜訪楊旦,因此楊旦家中附近的一切陸遠早已心知肚明,他這個吏部尚書、翰林學士來拜訪楊旦,楊旦家附近住著的這些官員哪一個不想和陸遠親近一番。
吳修德這個舉人更不用多提。
楊旦喪禮當日,陸遠並沒有多說什麼,隻是問吳修德借了他家閣樓一用,吳修德不明所以哪有拒絕的道理,當然是欣然允下。
於是一出自導自演的刺殺大戲展開了。
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陸遠穿上了軟甲,還讓行刺的劍十七的準備了一把十幾年前的舊式弩機,所以說天下的事無巧不成書,陸遠也沒想到吳修德閨女的閣樓內竟然會有這種舊式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