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文淵閣內。
通政使張文憲躡足輕蹤走進這裡,眼神便自動聚焦到主位上伏案閱本的嚴嵩身上,用餘光掃了左右一番,並沒有看到張治的身影,心中鬆出一口氣來。
踱步來到公案前停下,輕聲呼喚。
“閣老。”
嚴嵩的手頓住,緩緩抬起頭來:“哦,是文憲啊,有事嗎?”
看到嚴嵩如此蒼老的姿態,張文憲不由得心生悲涼。
去年陸遠那一刀,可把嚴嵩捅的太狠了些。
一根獨苗的嚴世藩被判了充軍,雖說如今還在北京沒動身,但到底是隻能苟活著,其他的門生黨羽也大多折了進去,尤其是重用的鄢懋卿。
那是嚴嵩用來掌控都察院這一國家糾察黨爭機器的重要人物。
鄢懋卿一倒,從此彈劾嚴黨的奏疏便可暢行無阻的進入大內,同時也讓嚴嵩失去了製約官僚的一個重要監察陣地。
想到江南很多嚴黨同僚倒台或者倒戈,張文憲又是一歎。
那自己呢?
算了吧,自己受了嚴嵩那麼多恩德,背叛他,自己的良心也說不過去,大不了就一條道走到黑吧。
穩定住心神,張文憲答了話。
“閣老,通政使司剛剛收到鳳陽來的幾道劾疏。”
“劾疏?為什麼不送去都察院啊。”
“是鳳陽巡撫何鼇還有幾位稷丞送上的,明陳要直入內閣,因此這劾疏下官不好再轉送都察院。”
嚴嵩哦了一聲:“看了嗎?是彈劾誰的?”
“太子少傅、南京吏部尚書陸遠。”
聽到這個名字,嚴嵩的眼神恢複幾分清明,很快又重歸渾濁,便嗯了一聲。
“彈劾哪方麵的。”
“何鼇彈劾陸遠藐視祖宗成法,在江南悖反朝廷、頒行私法。”
說罷,張文憲將奏本雙手呈遞到嚴嵩案上,後者伸手拿起翻看。
片刻之後,悵然一歎。
“革新吏治,這算是個什麼罪過,老夫當年做吏部尚書的時候,也在南京動吏治,想著做出一番成績來,不枉皇上的一番厚望期許。”
“說是這麼個理不錯,但他的考成法,要汰撤成績最差的官員,這一條我大明律裡可沒有,官員稱職與否最多無過是權罷官職待起候複,哪有他這般直接革名的。”
嚴嵩不做正麵回應,反問道:“那這事除了這個何鼇上疏彈劾外,南京翰林院、國子監那麼多生員,可有一個為國發聲的?”
“沒、沒有。”
“他們為什麼不彈劾啊。”
張文憲垂下頭:“陸遠這麼做,對監院那些生員最是有利,他們都盼著這麼做可以尋得外放的機會。”
“最重要的是這麼一來,他們都看到了升遷的機會,一個不靠關係就能升官的坦途。”
嚴嵩不得不承認陸遠的高明:“此法固然嚴苛,但對監院生員們來說卻是最好的,若有朝一日,南直隸推行開來,十四個府隻有一個被汰撤,三個被降級、四個被記過留任,卻有兩個被直接提拔,四個等待提拔,對那些年輕的生員來說,晉身的機會遠大於被革除官身的風險。
換老夫年輕五十歲也會因此激動難耐、躍躍欲試的。”
被提拔的機會有接近百分之五十,可被直接開除的風險隻有十四分之一,這還怕個屁啊。
話再說回來,寧願外放接受這種考成的驚險刺激,也不想一輩子留在監院孤獨終老啊。
看看那些沒有關係、沒有背景的生員,四五十歲了才熬到一個官缺,好一點混個一府同知或者主事,差一點的還不是知縣、文書這種七品小官。
埋頭乾上六年熬到京察,沒有關係還是無法評優提拔,想要越過京察直接提拔,那就需要吏部有關係。
要有那關係門路,誰還在監院熬到四五十歲啊。
所以這就是個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