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最新的一章,內容有些陰暗,因此作者君也認真翻看了每一條評論,果然,批評的聲音有很多。
實話實說,作者君很高興。
批評的聲音越多,越說明現在的讀者群體三觀還是很正的。
尤其是以黃賭兩種方式來聚斂錢財的行為,確實是低級甚至是下流。
再回應這些評論之前,作者君先闡述一下動筆寫這本書之前的準備和考慮吧。
怎麼塑造本書的主角或者說作者想要塑造一個什麼樣的主角。
一開始確定這本書名叫做首輔的時候,作者君當然是想塑造一個三觀很正的主角,可是轉念一想,這和《大明太師》起了衝突。
同質化就沒勁了。
這一犯難就足足半個多月。
想不明白就去看電視劇找靈感。
當然是《大明王朝1566》這部作者君心中的神劇。
四刷還是五刷記不清了。
看這部電視劇的過程中,作者也會去去看《明世宗實錄》來進行史獻和文學作品之間的對比印證,電視劇對嘉靖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美化,但也更立體的塑造了嚴嵩、徐階、高拱和張居正等人的人物形象。
當然,嚴嵩成了絕對反派,徐高張成了正派。
這種就是文學作品必須要存在的塑造性,不然照搬史獻複製粘貼,就沒人看了。
和電視劇對比,《明世宗實錄》就像是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一大段一大段的文言文,隻有分段還沒有標點符號,讀起來又累又折磨人。
但也是通過看這種最原始史獻,作者君發現了一個關鍵點。
那就是在史獻的絕大部分篇幅中,是隻記載能和嘉靖皇帝答上話的內容。
從楊廷和一直到最後的徐階,前後曆任十幾名輔臣,隻有這些輔臣在史書中存在感比較強。
哪怕是大名鼎鼎的張居正,在《明世宗實錄》的記載中,也是一丁點出場記錄都沒有,最多就是吏部的任命公文中會例行公事的提起這個名字,某年某年某日,張居正任某職,沒了。
連個標點符號都不給。
沒有任何關於張居正的禦前奏對、進言上疏。
為什麼,因為張居正的身份資格不夠。
他在嘉靖朝這一段曆史中沒有任何存在感。
難道這幾十年,張居正什麼事都沒做嗎?
張居正一道奏疏都沒有給嘉靖皇帝寫過嗎?
他想要改革救國的心,是到了萬曆時期做了首輔才有的嗎?
顯然不可能,隻是因為他的身份、資格太低,所以從內閣到司禮監沒人搭理他,史獻也懶得記載。
而到了隆慶、萬曆朝,張居正的出場紀錄瞬間就多了,史獻中開始記載他說過哪些話、做過哪些事、製定過哪些政策。
因為張居正入閣了,他的身份夠了,有資格對這個國家指手畫腳了。
張居正在嘉靖朝時期最大的官隻當到了右春坊右德諭,翰林院的侍讀學士,正四品還是正五品來著,離著電視劇中的兵部尚書差出十萬八千裡。
即使存在如此巨大的史獻偏差,我們也不能否認《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極好極好的曆史權謀劇,因為我們喜歡這部劇,看的不是曆史本身,而是從嘉靖到一眾官員之間的鬥爭。
在合作中保留鬥爭、在鬥爭中求取合作。
如此一來,作者君就有了塑造主角的靈感。
一個通過鬥爭和合作走上曆史舞台的官僚。
官僚。
一個拋開理想化、完全現實的官僚。
所以就有了這本書之前這一百多章毀譽參半的內容。
其實細琢磨的讀者已經看出來了,這本書寫到今天,咋感覺主角什麼都沒做?
還有的看到最近幾章頗為氣憤,覺得主角穿越過去,沒有說救國救民,反而乾的全是現代社會公序良俗不能接受的壞事,盤剝民財。
能看到這種評價,作者君挺高興的,說明這個官僚形象塑造的還算成功。
感覺主角什麼都沒做,那是因為主角身份不夠。
在其位謀其政,主角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不該自己做的,一件都不做。
書中這個國家會走到哪一步、該走到哪一步不是目前階段下主角有資格去插嘴的。
就算主角說出口,也沒人會關心。
比如庚戌之變。
主角上過疏,有用嗎?
曆史依舊發生。
因為坐在文淵閣裡決定國家走向的不是主角陸遠,而是嚴嵩父子。
嚴格來說,這一百多章內容,主角隻乾了一件事。
兩個字概括。
團結。
陸遠在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和力量,這是官僚的必備技能,無論想做好官還是貪官,團結都是前提。
不團結就沒有行善或者作惡的能力。
無論製定的政策到底是好還是壞,首先需要施行出去、下麵的人執行起來才能看出是好政策還是壞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