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張治代表百官說出的三個選擇,嘉靖再次做出了明哲保身的選擇。
“眾卿的意見呢?”
百官一聽此話頓時了然。
得,皇帝又想把自己給摘出去。
實在不行你這皇帝退位吧,我們乾脆學習周公共和,再不行靠投票也能治理國家。
逼你視朝就是讓你拿主意,結果可好,你又讓我們自己決定,若是決定錯了再把鍋甩給我們。
這個時候嚴嵩不得不站出來說話了。
總不能皇帝、首輔全沒主意吧。
“皇上、眾同工,無論是遷還是和,都不利社稷,隻有戰,隻能戰!
當年土木之變,也先也曾打來北京,可結果還不是無功而返,俺答所部不過區區幾萬賊虜,勢遠不如當年也先,動搖不了我大明朝的江山社稷。
宣大離著北京最近,急詔宣大總兵仇鸞帶兵回援,有其三萬精兵支援,萬無一失。”
一提仇鸞,百官中便有一人站出。
“皇上、閣老,仇太保身為宣大總兵,為何會坐看俺答攻克古北口入關,這件事還沒有查,下官諫言,應立刻將仇鸞拿入京師問罪,另擇良將統率宣大之兵回防京師。”
嚴嵩以目視之,是兵部車馬司員外郎楊繼盛,南京兵部尚書韓邦奇的學生。
“對,此事確實有蹊蹺。”
眼見百官議論聲起,嚴嵩低喝一聲。
“奉天殿議事,又有皇上在,要有規矩!”
百官頓時噤聲。
嘉靖看了看楊繼盛,開口言道:“這件事確實有蹊蹺,閣老可知道是什麼原因啊。”
嚴嵩答道:“自俺答部入關後,仇太保便已書信內閣闡明原委,時六月二十五日,俺答率眾十萬犯大同,仇太保親鎮大同,亦思慮到小鶯圪塔墩口及古北口防務,乃請宣大總督郭宗皋、巡按禦史陳耀往赴小鶯圪塔墩口及古北口駐守。
熟料二人見敵攻勢甚猛,竟棄守城關逃回大同,致使兵心渙散,才導致兩關失守、俺答破關而入,此事,宣大上下數萬人皆可為證。
適才楊繼盛所言,不過是妄加揣測之言,不可為信。”
嘉靖聞聽勃然大怒:“竟有此事,來人,速往宣大,詔仇鸞率兵回防京師,令將郭宗皋、陳耀二人鎖拿回京,交刑部督辦。”
楊繼盛剛欲再言,卻見張治回頭看了他一眼,便緘口。
“閣老,你繼續說。”
嚴嵩於是言道:“除了讓仇鸞回防,另也需陝甘、山東兵往來勤王才能確保萬無一失,且先和俺答打上一陣,挫其銳氣後再談議和之事。”
“決不可議和!”
說話之人自百官中站出自報家門。
“臣右春坊右允中兼國子監司業事趙貞吉叩見皇上。”趙貞吉跪地叩首,而後抬頭大呼:“皇上,絕不可議和,城下之盟,豈不辱哉啊。”
嘉靖再次沉默。
嚴嵩於是喝問:“此如何算是城下之盟?老夫已經言明,調兵勤王挫敵銳氣,所謂議和,不過通關邊貿事宜,勸敵自退何謂城下之盟。”
趙貞吉跪在地上毫不留情的當殿詰問:“俺答者,虜酋也,悖逆天道犯我郊畿、虔劉人民、揉踐土地,其罪所當必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