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禮部之困與民間轉機
林詩雅的思緒在月色中漸漸明晰。
她知道,要想女子科舉得到真正的支持,必須先解決禮部的阻撓。
因此,第二天一早,林詩雅便來到了禮部。
禮部的建築古樸莊嚴,門口的石獅威風凜凜。
林詩雅深吸一口氣,踏進了這個充滿權力與陰謀的地方。
通往禮部正廳的走廊兩側,站滿了麵無表情的官員,他們的目光或冷淡或輕蔑,仿佛在無聲地表達對林詩雅的不信任和敵意。
張侍郎早已在正廳等候,他見到林詩雅,臉上浮現出一抹假意的笑意,拱手道:“林大人,有何貴乾?”
林詩雅沒有被張侍郎的態度所迷惑,她的眼神冷靜而堅毅,緩緩步入正廳,環視四周。
禮部官員們的目光依舊冷淡,仿佛在無聲地支持張侍郎,營造出一種冷漠和敵對的氛圍。
林詩雅的心中越發清晰,這場戰鬥注定不會輕鬆。
她走到張侍郎麵前,聲音堅定而有力:“張侍郎,關於女子科舉的籌備事宜,我想聽聽你的看法。”
張侍郎的笑意戛然而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副為難的表情。
他輕輕歎了一口氣,慢悠悠地說道:“林大人,此事非同小可。資源有限,且無先例可循。再說,女子科舉的推行需謹慎,不可草率行事。”
林詩雅微微皺眉,心中的怒火漸漸升起,但她仍舊保持冷靜:“張侍郎,資源有限和無先例都不是不可克服的難題。既然女子也能通過科舉考試,證明她們的才學,為何要否認她們的機會?”
張侍郎的女子乃細軟之身,應專注於家事,而非外界紛爭。
更何況,民間對此多有反對,若強行推行,恐引民怨。
”
林詩雅的目光變得銳利,她緊緊盯著張侍郎,聲音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堅定:“張侍郎,民怨並非無解。若能證明女子科舉的正當性和必要性,百姓自會逐漸接受。然而,若因私心而刻意阻撓,那才是真正的民怨之源。”
張侍郎的臉色陰晴不定,眼角的皺紋因憤怒而更加明顯。
他試圖再找借口推脫,但林詩雅的眼神如同鋒利的劍,刺破了他虛偽的外殼。
禮部官員們也紛紛感受到了林詩雅的氣勢,悄悄交換著不安的眼神。
就在此時,趙太監從門外匆匆走進來,低聲對張侍郎耳語了幾句。
張侍郎微微一愣,隨即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看向林詩雅。
“林大人,”張侍郎的聲音突然變得溫和了許多,“有件重要的事情,恐怕需要您親自去處理……”
林詩雅的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但她並未退縮,而是堅定地走向門外,迎接新的挑戰。
林詩雅迎著張侍郎那意味深長的笑容,心中警鈴大作。
她沒有立刻追問,而是緩緩環視一周,將禮部官員們臉上的表情儘收眼底。
他們的目光躲閃,竊竊私語,顯然剛剛趙太監的耳語,引起了他們的注意。
她嘴角微揚,露出一個自信的笑容。
既然對方想耍花招,她就奉陪到底!
她從袖中取出一份明黃色的卷軸,展開在眾人麵前,清亮的聲音如珠落玉盤般響起:“張侍郎,我手中這份,是陛下禦筆親書,對女子科舉的期望與支持。其中,‘巾幗不讓須眉’,‘女子亦可為官’等字句,字字鏗鏘,擲地有聲。”
林詩雅的目光如炬,緊緊鎖住張侍郎的眼睛:“張侍郎,你說資源有限,無先例可循,需謹慎而行。莫非,你認為陛下也過於草率,不顧大局嗎?”
張侍郎的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如同被人當麵扇了一記耳光。
他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眼神中滿是驚慌。
周圍的禮部官員們也紛紛倒吸一口涼氣,原本冷漠的目光中,也開始出現一絲動搖。
他們沒有想到,林詩雅竟然有皇帝的支持,而且是以如此直接的方式擺在他們麵前。
大殿內的氣氛瞬間凝滯,空氣仿佛都變得稀薄起來,隻剩下眾人此起彼伏的喘息聲。
林詩雅沒有給張侍郎喘息的機會,她擲地有聲地說:“張侍郎,你口口聲聲說為民著想,卻處處阻撓女子科舉,這難道不是陽奉陰違,對皇上不敬嗎?還是說,你背後另有指使,想要借此打壓陛下新政?”
她的話如同驚雷,震得張侍郎雙腿一軟,差點跪倒在地。
他結結巴巴地辯解道:“林……林大人,下官不敢!下官絕無此意!”
就在此時,一個侍衛快步走進大殿,將一封用火漆封好的信件遞到林詩雅手中。
她接過信件,指尖感受到信紙的厚重和細膩,一股淡淡的龍涎香氣息縈繞鼻尖。
她小心地拆開信封,一行行熟悉而遒勁的字跡映入眼簾。
信中,慕容複沒有華麗的辭藻,隻有簡潔而有力的鼓勵:“詩雅,朕信你。放手去做,無須顧慮。” 寥寥數語,卻字字飽含深意,仿佛一股暖流,瞬間湧入林詩雅的心田。
她緊緊握著信紙,心中的感動如潮水般湧動。
她知道,在背後,始終有一雙堅實的手在默默支持著她。
她的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一抹溫柔的笑意,眼神中閃耀著堅毅的光芒,那是一種被愛意滋養的堅定,溫暖又強大。
她抬頭,看向禮部眾人,眼神銳利如劍。
此時,站在一旁的趙太監見狀,眯起了眼睛,嘴角勾起一絲詭異的笑容:“林大人,請隨我來,有件事,或許你應該知道。” 他說完,便轉身向殿外走去,腳步匆匆,似乎迫不及待。
趙太監尖細的聲音在宮廷的回廊中回蕩,如同毒蛇吐信,陰冷而刺耳。
“林詩雅,不過一介女流,竟敢如此囂張跋扈!她目無尊長,不將禮部官員放在眼裡,如此行徑,豈能容忍?”他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周圍官員的反應,眼中的狡黠一閃而過。
這些話語,如同病毒般迅速傳播開來,在官員之間發酵蔓延。
原本一些支持林詩雅的官員,也開始動搖起來。
他們竊竊私語,
“趙公公所言當真?林大人真的如此囂張?”一位年輕官員低聲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惶恐。
“千真萬確!”趙太監信誓旦旦地說道,“咱家親眼所見,林詩雅在禮部大殿上,對張侍郎大聲斥責,毫無尊敬之意。如此目無尊長之人,怎能勝任朝廷重職?”
他的話,如同在平靜的湖麵上投下一顆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官員們的神色各異,有的半信半疑,有的則深信不疑。
一時間,林詩雅的形象在他們心中變得模糊不清,充滿了爭議。
就在這時,一個洪亮的聲音打破了宮廷中的沉悶氣氛。
“趙公公此言差矣!”周禦史大步流星地走來,他身穿緋袍,腰懸玉帶,目光如炬,渾身散發著一股凜然正氣。
他環視四周,聲音鏗鏘有力:“林大人為國為民,鞠躬儘瘁,何來囂張跋扈之說?女子科舉,利國利民,乃千秋大業,林大人力排眾議,推動改革,實乃功臣!”
他頓了頓,目光直視趙太監,語氣中帶著一絲質問:“趙公公,你如此詆毀林大人,究竟有何居心?”
趙太監臉色一變,眼中閃過一絲慌亂,卻很快鎮定下來,陰陽怪氣地說道:“周禦史,咱家隻是實話實說,你又何必如此激動?莫非,你和林詩雅之間,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秘密?”
周禦史冷笑一聲:“趙公公,你休要血口噴人!林大人光明磊落,坦坦蕩蕩,豈是你這種小人可以汙蔑的?” 他從袖中取出一疊奏折,高舉過頭頂:“這些,都是林大人為了女子科舉,嘔心瀝血寫下的奏折!每一份,都飽含著對國家和百姓的深情厚誼!你們看看,這難道是囂張跋扈之人的所為嗎?”
官員們紛紛圍上前來,仔細翻閱著奏折,他們的臉上露出了驚訝和欽佩的表情。
林詩雅的字跡娟秀工整,每一份奏折都邏輯清晰,論證嚴密,充滿了智慧和遠見。
趙太監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沒想到周禦史竟然早有準備。
他張了張嘴,想要辯解,卻發現自己無言以對。
周禦史看著趙太監,眼中充滿了不屑:“趙公公,你還有什麼話說?”
趙太監咬了咬牙,狠狠地瞪了周禦史一眼,拂袖而去,留下一個充滿怨毒的背影。
“林大人,宮裡傳來消息……”一個侍衛匆匆跑來,在林詩雅耳邊低語了幾句。
林詩雅的臉色微微一變,
林詩雅謝過周禦史,將禦賜的信件妥帖收好,轉身離開喧鬨的宮廷。
她知道,禮部的事情隻是暫告一段落,真正的挑戰還在民間。
馬車轆轆,載著林詩雅駛向城郊。
微風拂麵,夾雜著淡淡的泥土氣息,遠處傳來孩童嬉鬨的歡笑聲,這讓她原本緊繃的神經漸漸放鬆下來。
林詩雅掀開車簾,看到路邊田埂上,幾個農婦正圍坐在一起,一邊做著針線活,一邊閒聊著。
她讓車夫停下,緩步走到她們身邊。
“各位大姐,你們在聊些什麼呢?”林詩雅溫和地問道,聲音如春風般和煦。
農婦們抬頭,看到一位衣著樸素卻氣質不凡的公子,都有些驚訝。
其中一位年長的婦人笑著答道:“公子,我們在聊女子科舉的事情呢!”
“哦?”林詩雅故作驚訝,“你們怎麼看這件事?”
“我們都盼著能有個機會讀書識字呢!”一位年輕的婦人眼中閃爍著希望的光芒,“要是女子也能參加科舉,那該多好啊!”
“是啊!我們也想為國家做點貢獻!”另一位婦人附和道,語氣中充滿了憧憬。
林詩雅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民間的希望之火已經點燃,這是對抗李富商等反對者的有力武器。
她鼓勵道:“各位大姐,你們的想法很好!女子也能頂半邊天!相信不久的將來,女子科舉一定能夠實現!”
告彆農婦們,林詩雅的她仿佛看到,無數女子像春日破土的嫩芽般,在陽光下茁壯成長。
然而,女學資源匱乏的問題,始終像一塊巨石,壓在林詩雅的心頭。
她想起孫先生那張充滿無奈的臉,心中不禁升起一絲擔憂。
“駕!”林詩雅輕喝一聲,馬車再次啟動,朝著城郊的女學駛去。
馬車停下,林詩雅走下車,映入眼簾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