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兵製改革之起步遇阻
慕容複的話讓林詩雅心中一凜,她明白,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翌日,林詩雅帶著精心擬定的兵製改革方案來到兵部。
方案中,她詳細闡述了當前大梁軍隊存在的弊端,並提出了具體的改革措施,包括精簡軍隊、提高士兵待遇、改進訓練方法等等。
方案一呈上,兵部衙門裡頓時像炸開了鍋。
官員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人對改革表示支持,但也有人持觀望態度,更多的是反對的聲音。
楊將軍等一眾保守派更是毫不掩飾臉上的不屑,仿佛在看一個天真的孩子在玩過家家。
“林大人,這兵製改革可不是兒戲,祖宗定下來的規矩豈能說改就改?”楊將軍語氣沉重,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林詩雅毫不畏懼地迎上楊將軍的目光:“楊將軍,正因為是祖宗定下的規矩,才更要根據時代的變化進行調整。如今,周邊各國都在厲兵秣馬,我們若固步自封,隻會落後挨打!”
“一派胡言!”楊將軍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來,“我大梁軍隊戰無不勝,何須改革?你一個黃口小兒,懂什麼兵法韜略?”
“兵法韜略並非一成不變,將軍可曾想過,為何近年來我軍屢次與北燕交戰都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林詩雅不卑不亢地反駁,語氣堅定而有力。
“那是因為……”楊將軍一時語塞,他心中清楚,大梁軍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礙於麵子,不願承認。
林詩雅見他語塞,趁熱打鐵,繼續說道:“如今,我軍士兵待遇低下,訓練方法落後,軍備老化,這些都是亟待解決的問題。若不及時改革,後果不堪設想!”
楊將軍臉色鐵青,他沒想到一個文弱書生竟然敢當眾反駁他,這讓他感到顏麵儘失。
他剛要發作,卻聽到一個熟悉的聲音傳來——
“林大人的改革方案,朕也看過……”慕容複不知何時出現在了兵部衙門,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林詩雅身上,“朕覺得,這方案……還有待商榷。”
慕容複的出現讓原本劍拔弩張的氣氛稍有緩和,卻也讓林詩雅的心懸了起來。
她原以為慕容複會堅定地站在自己這邊,卻沒想到他會說出“還有待商榷”這樣的話。
不過林詩雅很快便明白了慕容複的用意,他這是在安撫以楊將軍為首的保守派,以便更好地協調推進改革。
“皇上聖明。”楊將軍立刻順著杆子往上爬,“這兵製改革事關重大,還需慎重考慮。”他語氣中帶著一絲得意,仿佛已經贏得了這場辯論的勝利。
林詩雅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失望,繼續說道:“皇上,諸位將軍,我並非要全盤否定舊製,而是希望能夠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大梁的軍隊更加強大。”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不知諸位可還記得五年前的雁門關之戰?我軍以絕對的兵力優勢卻未能攻破北燕的防線,最終隻能铩羽而歸。原因何在?便是因為我們的兵製過於僵化,無法適應新的戰爭形勢!”
她字字鏗鏘,擲地有聲,在場的年輕軍官們紛紛點頭,他們也曾親身經曆過那場慘烈的戰爭,自然明白林詩雅所言非虛。
“還有三年前的雲州之戰,北燕以少勝多,打的我們措手不及。為何?因為他們采用了新的戰術,而我們的軍隊卻還在墨守成規!”林詩雅再次拋出一個例子,每一個字都像重錘一般敲擊在眾人的心頭。
楊將軍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張了張嘴,卻無力反駁。
林詩雅所列舉的戰例都是他心中永遠的痛,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大梁軍隊存在的問題,隻是礙於麵子,不願承認罷了。
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落針可聞。
年輕的軍官們竊竊私語,他們的目光中充滿了對改革的期待,也帶著對未來的擔憂。
林詩雅看著眾人,心中燃起一絲希望。
她知道,變革的種子已經種下,隻待時機到來,便會破土而出,茁壯成長。
突然,慕容複開口打破了沉默:“林大人,你的改革方案朕會仔細考慮,不過……”他的目光落在林詩雅身上,帶著一絲意味深長,“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他說完,便轉身離開了兵部衙門,留下林詩雅獨自麵對眾人複雜的目光。
楊將軍冷哼一聲,拂袖而去,其他官員也紛紛散去,隻留下幾個年輕的軍官還留在原地,他們走到林詩雅麵前,其中一人開口道:“林大人……”
慕容複離開兵部衙門後,林詩雅站在原地,心中五味雜陳。
她知道,改革之路遠比她想象中要艱難得多。
正當她準備離開時,一隻溫暖的手輕輕搭在了她的肩上。
她回頭,看到慕容複關切的目光。
“詩雅,不要灰心。”慕容複的聲音低沉而溫暖,宛如一縷春風,驅散了她心頭的陰霾。
他輕握林詩雅的手,她感受到那股溫暖的力量,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兩人之間的曖昧氣息在空氣中彌漫,仿佛時間在這一刻靜止了。
“我知道,這是一條漫長的路,但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慕容複溫柔地說道,他的眼神堅定而充滿鼓勵。
林詩雅點了點頭,心中燃起新的希望。
她知道,有了慕容複的支持,她一定能克服眼前的困難。
告彆了慕容複,林詩雅轉身前往新兵招募處。
一踏入招募處,她便聽到了趙官員的抱怨聲。
趙官員坐在辦公桌前,一臉疲憊,隨手翻動著桌上的名冊,顯然對工作缺乏熱情。
“林大人,這兵源實在難招啊,現在的年輕人誰願意吃這份苦?”趙官員無奈地歎氣道,語氣中充滿了消極。
林詩雅上前幾步,眼神堅定地望著趙官員,聲音透著不容置疑的堅定:“趙大人,這兵製改革關乎大梁的未來,你身為一名官員,怎能如此消極?我們不主動尋找辦法,難道就等著大梁一步步衰落嗎?”
趙官員被林詩雅的話激怒了,臉上閃過一絲怒色:“林大人,這可不是說說就能解決的。現在的年輕人不像我們當年,他們更願意安逸度日,誰願意上戰場搏命?”
林詩雅冷哼一聲,目光如炬:“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既然年輕人不願意來,我們就主動去招他們,讓他們看到參軍的好處,而不是在這裡抱怨。”她的話語擲地有聲,充滿了力量。
趙官員被林詩雅的氣勢壓得說不出話來,隻好低頭沉思。
林詩雅轉身,走向門外,心中已經做出了決定。
她停下腳步,回頭看向趙官員,語氣堅定而果斷:“今天,我就親自去村落宣傳,讓那些年輕人知道,參軍不僅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他們自己的未來。”
趙官員看著林詩雅堅定的背影,心中不禁生出一絲敬佩和慚愧。
林詩雅邁步走出招募處,朝著第一個村落的方向走去,她的身影在陽光下顯得格外堅定。
林詩雅回到招募處,決定以自己的行動來改變現狀。
她讓人搬來桌椅,擺放在招募處門口,然後站到桌上,清了清嗓子,朗聲說道:“各位鄉親父老,大梁需要你們!”
她的聲音清脆而有力,在人群中回蕩,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圍觀。
林詩雅看到人群聚集過來,便開始講述參軍的好處,她聲情並茂地描繪了保家衛國的榮耀,以及軍隊提供的優厚待遇,還有機會建功立業,光宗耀祖。
人群中,一個名叫李新兵的年輕人聽得入了神。
他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一直夢想著能夠出人頭地。
林詩雅的話語仿佛一顆種子,在他心中種下了希望的火苗。
他握緊拳頭,心中暗自思忖:或許,參軍真的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林詩雅的演講持續了很久,她口若懸河,旁征博引,將參軍的好處娓娓道來。
一些原本猶豫不決的年輕人也開始動搖,他們眼中閃爍著光芒,似乎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演講結束後,一些人走到林詩雅麵前,詢問具體的參軍事宜。
林詩雅耐心地解答他們的疑問,並鼓勵他們加入軍隊的行列。
李新兵也擠到前麵,他漲紅了臉,有些不好意思地問道:“林大人,我…我想參軍!”
林詩雅看著眼前這個充滿朝氣的年輕人,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拍了拍李新兵的肩膀,鼓勵道:“好!有誌氣!我相信你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士兵!”
處理完一些報名事宜,林詩雅準備離開招募處。
她走在街上,聽到身後傳來一陣竊竊私語:
“這林大人說的倒是好聽,可是……”
“是啊,誰知道是不是真的?”
“要是去了軍隊,吃不飽穿不暖怎麼辦?”
林詩雅停下腳步,眉頭微微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