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朝堂暗鬥終落幕,改革之路再起航
林詩雅緊握著手中的信箋,上麵的“北燕細作”四個大字猶如一把鋒利的刀,割裂著她內心的平靜。
她知道,這不僅僅是一場朝堂上的較量,更是一場關係到家族榮辱和個人命運的殊死搏鬥。
她深吸一口氣,將信箋小心翼翼地收入袖中,眼神中透露出堅定的光芒。
夜幕漸漸降臨,庭院中的涼風帶著一絲寒意,吹動著窗簾,發出沙沙的聲音。
林詩雅坐在書桌前,麵前的燭光微微搖曳,映照出她略顯疲憊卻堅定的臉龐。
她迅速整理好思緒,重新拿起毛筆,在信紙上寫下了一行行字,字跡娟秀而有力。
第二天清晨,皇宮裡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
朝堂上的官員們陸續到來,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或焦慮或期待的神情。
林詩雅穿著一襲素色長袍,步履從容地走進大殿,她的出現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她的眼神堅定,仿佛能夠穿透一切虛偽與陰謀。
楊丞相和何太尉早已在大殿內等候,他們的臉上帶著得意的笑容,仿佛已經勝券在握。
楊丞相輕咳一聲,打破了朝堂上的寂靜:“啟稟陛下,臣有要事啟奏。”
皇帝慕容複微微點頭,目光在林詩雅身上停留片刻,示意楊丞相繼續。
楊丞相清了清嗓子,語氣嚴厲地說:“臣近日發現,新科狀元林詩雅竟然暗中勾結北燕細作,意圖顛覆我朝,罪大惡極,實不可饒!”他的話音未落,朝堂上頓時響起一陣嘩然,官員們議論紛紛,目光紛紛投向林詩雅。
何太尉隨即站了出來,補充道:“不僅如此,林詩雅還擅自挪用國庫銀兩,資助私學,嚴重擾亂朝綱,其罪行更是罄竹難書!”
林詩雅心中雖震驚,但麵上卻不動聲色。
她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聲音平靜而堅定:“在座諸位都是朝廷重臣,今日我林詩雅在此,願意接受一切調查。但在此之前,我希望你們能夠聽我一言。”
她的話語猶如一記重錘,砸向朝堂上的每一個人。
楊丞相和何太尉的臉上露出了驚異的神情,但他們很快恢複了鎮定,準備進一步發難。
林詩雅的嘴角輕輕上揚,心中已經有了應對之策。
她深吸一口氣,目光如炬,緩緩開口:“要說勾結北燕細作,我心中有幾份證據,足以證明有人在幕後操縱這一切……”她的話音未落,朝堂上的氣氛瞬間凝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靜靜地等待著她接下來的話。
林詩雅不慌不忙,從袖中取出幾封信箋,一一展開。
信上字跡各異,卻都指向同一個目標——楊丞相和何太尉。
貪汙受賄的賬簿,結黨營私的密信,甚至還有何太尉意圖謀反的書信草稿,樁樁件件,鐵證如山。
“諸位大人請看,”林詩雅的聲音清亮而堅定,在大殿中回蕩,“這些,便是楊丞相和何太尉的‘豐功偉績’!”
朝堂之上,一片嘩然。
官員們交頭接耳,竊竊私語,目光在林詩雅、楊丞相和何太尉之間來回逡巡。
楊丞相臉色煞白,嘴唇顫抖,卻無力反駁。
何太尉更是汗如雨下,雙腿發軟,幾乎站立不住。
皇帝慕容複接過信箋,仔細閱覽,臉色越來越陰沉。
他猛地將信箋擲於地上,怒喝道:“大膽楊丞相、何太尉,竟敢如此欺君罔上,罪不可赦!”
楊丞相和何太尉癱倒在地,不停地磕頭求饒,但皇帝心意已決,當即下令將二人革職查辦,抄家流放。
曾經煊赫一時的兩位重臣,轉眼間淪為階下囚,被侍衛拖出大殿。
他們的黨羽也受到牽連,一時間,朝堂之上人心惶惶。
林詩雅站在大殿中央,身形挺拔,目光堅定。
她知道,這場鬥爭遠未結束,但她已經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她抬頭望向龍椅上的皇帝,慕容複的目光與她交彙,其中蘊含著讚賞和信任。
這場朝堂風波過後,林詩雅的聲望達到了頂峰。
她趁熱打鐵,提出了水利工程改革的方案,並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
她開始著手組建新的團隊,招募人才,為即將到來的改革做準備。
夜深人靜,林詩雅獨自一人站在書房窗前,望著窗外的明月,心中思緒萬千。
突然,一陣輕微的腳步聲傳來,她轉過身,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門口。
“事情都處理好了?”一個低沉而富有磁性的聲音響起。
林詩雅微微一笑,“一切都在計劃之中。”
慕容複的目光始終追隨著林詩雅,從她從容應對楊丞相的指控,到她擲地有聲地拿出證據,再到她侃侃而談改革方案,他的他知道,這個女子不僅擁有過人的智慧和勇氣,更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他仿佛看到她站在金鑾殿上,接受萬民朝拜,母儀天下的景象,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林詩雅走下朝堂,慕容複早已等候在側。
他張開雙臂,將她緊緊擁入懷中。
“詩雅,你做得很好。”他的聲音低沉而溫柔,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林詩雅將頭埋在他的胸膛,感受著他溫暖的懷抱,心中充滿了安全感和幸福。
這一刻,他們之間的感情更加深厚,仿佛沒有任何力量可以將他們分開。
“接下來,我打算著手水利工程的改革。”林詩雅抬起頭,目光堅定,“長久以來,水患一直是困擾百姓的大問題,我希望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慕容複輕輕撫摸著她的頭發,給予她最大的支持:“我相信你,放手去做吧。”
回到府邸,林詩雅立刻召集了自己的幕僚,開始商討水利工程改革的具體方案。
她仔細聆聽著每個人的意見,認真分析每一個細節,力求做到儘善儘美。
夜深了,書房裡仍然燈火通明,林詩雅伏案工作,不知疲倦。
她知道,肩上的責任重大,她必須全力以赴,才能不辜負百姓的期望。
突然,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破了書房的寧靜。
“大人,宮裡來人了。”侍衛的聲音帶著一絲焦急。
林詩雅心中一凜,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她放下手中的筆,起身走到門口,“讓他進來。”
一個身穿黑衣的太監快步走進書房,神情慌張地跪倒在地,“林大人,大事不好了!楊丞相和何太尉……”
楊丞相和何太尉的殘餘勢力糾集了一批死士,夜襲皇宮,意圖劫獄救出二人,並挾持皇帝,重新奪回權力。
林詩雅早有預料,提前在皇宮周圍布下天羅地網。
叛亂很快被平息,楊、何二人及其黨羽儘數伏誅。
消息傳出,百姓們歡呼雀躍,稱讚林詩雅是國家的守護神。
金鑾殿上,皇帝慕容複親自為林詩雅加官進爵,並賜予她“護國功臣”的稱號。
林詩雅身著緋紅官袍,站在百官之首,接受著眾人的敬仰。
她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責任,心中充滿了豪情壯誌。
宮宴上,絲竹之聲悠揚,觥籌交錯,熱鬨非凡。
林詩雅舉杯向皇帝敬酒,感謝他的信任和支持。
慕容複回以一笑,眼中滿是讚賞。
他深知,林詩雅的才能遠不止於此,她的未來將更加輝煌。
宴席散後,林詩雅獨自一人漫步在禦花園中,清冷的月光灑在她身上,更顯其清麗脫俗。
她望著遠處燈火通明的宮殿,心中思緒萬千。
這場朝堂暗鬥終於落下了帷幕水利工程建設迫在眉睫,資金不足、技術難題、地方勢力的乾擾,都將是她要麵對的難題。
一陣夜風吹過,帶來一絲涼意,林詩雅不禁打了個寒顫。
她緊了緊身上的披風,轉身朝著自己的府邸走去。
她知道,前方的道路充滿了荊棘,但她不會退縮。
為了百姓的安居樂業,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她將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回到書房,林詩雅立刻召集了負責水利工程的官員,開始商討具體的實施方案。
她攤開地圖,指著一條蜿蜒的河流,語氣堅定地說:“這條河是整個工程的關鍵,必須保證它的暢通無阻……” 官員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然而,當林詩雅詢問工程的預算時,一個官員麵露難色,吞吞吐吐地說:“林大人,這個……下官有件事要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