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議事廳內破困局,逆襲之路展新途
議事廳內,檀香嫋嫋,氣氛卻凝重得令人窒息。
林詩雅步入其中,環視四周,隻見幾張熟悉的麵孔——劉禮部侍郎,陳老學士,李禦史,還有幾位不曾謀麵的大臣。
他們的目光如同探照燈般,在她身上來回掃視,讓她感到如芒在背。
“林狀元,你可知為何來此?”陳老學士率先發問,語氣中帶著一絲不悅。
林詩雅心知肚明,這議事廳,便是她新一輪考驗的戰場。
她微微躬身,語氣恭敬:“學生不知,還請大人明示。”
“哼,明示?”王競爭者冷笑一聲,從袖中掏出一張紙,“你文淵閣的回答,句句迎合上意,莫非是想以此討好考官,獲取不當利益?”他將那張紙甩在桌上,紙張滑過桌麵,發出刺耳的聲響,如同一道驚雷,在寂靜的議事廳炸開。
趙謀士隨即附和:“不錯,林狀元的回答,看似高深,實則空洞,不過是些華而不實的辭藻堆砌,毫無真才實學。”他言辭犀利,句句直指林詩雅的要害。
幾位大臣開始竊竊私語,質疑的目光紛紛投向林詩雅。
她感到一股寒意從腳底直竄頭頂,仿佛掉入了一個精心布置的陷阱。
她深吸一口氣,努力保持鎮定,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王競爭者臉上,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
“王大人此言差矣,”林詩雅的聲音清脆而有力,在議事廳內回蕩,“學生所答,皆出自肺腑,何來討好之說?”她頓了頓,目光轉向趙謀士,“至於趙先生所言‘華而不實’,學生不敢苟同。不知趙先生可否指出,學生哪些言辭空洞,哪些論述缺乏真才實學?”
趙謀士臉色一僵,他本想借此機會抹黑林詩雅,卻沒想到她會如此反問。
他支支吾吾,一時語塞。
王競爭者見狀,連忙上前解圍:“林狀元,你巧言善辯,顛倒黑白,莫非是想蒙混過關?”
“蒙混過關?”林詩雅冷笑一聲,“王大人未指出學生何處‘巧言善辯’,何處‘顛倒黑白’,便如此武斷,未免有失公允。”她眼神銳利,直視王競爭者,“莫非,王大人是心虛了?”
王競爭者臉色漲紅,怒目圓睜:“你……”
“夠了!”一直沉默不語的李禦史突然開口,他目光如炬,掃視眾人,“此事,還需仔細調查,切不可妄下結論。”他轉向林詩雅,“林狀元,你且先退下,等候傳喚。”
林詩雅微微躬身,轉身離去。
走到門口時,她突然停下腳步,回頭說道:“諸位大人,真相終會大白,學生拭目以待。” 她的聲音平靜而堅定,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寒意。
林詩雅走出議事廳,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冰冷的空氣灌入肺腑,讓她略微混沌的頭腦清醒了幾分。
她沒有直接回府,而是轉身走向禦花園,她需要一個安靜的地方,好好思考接下來的應對之策。
議事廳內,林詩雅一番“示弱”之舉,令原本胸有成竹的王競爭者和趙謀士如同被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他們精心策劃的攻勢,如同打在棉花上,軟綿綿的,毫無作用。
“諸位大人,學生的回答或許確有不足之處,”林詩雅語氣誠懇,眉宇間帶著一絲自省,“但學生敢問,這世上可有完美無缺的答卷?”
眾人麵麵相覷,一時語塞。
陳老學士捋了捋胡須,目光中閃過一絲疑惑。
就連一直咄咄逼人的王競爭者,也愣住了,他沒想到林詩雅會如此坦然地承認自己的不足。
林詩雅頓了頓,語氣逐漸變得堅定:“科舉取士,貴在公平公正,更在於選拔人才的多樣性。學生的回答,或許不夠完美,但它體現了學生獨特的見解和思考方式。這不正符合科舉選拔人才的初衷嗎?”
她環視眾人,目光灼灼:“諸位大人皆是飽讀詩書之士,想必都明白,‘儘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墨守成規,隻會扼殺創新,阻礙進步。今日諸位大人以‘迎合上意’、‘華而不實’等莫須有的罪名指責學生,難道就不怕寒了天下學子的心嗎?”
林詩雅的話擲地有聲,在議事廳內回蕩。
大臣們開始竊竊私語,他們重新審視林詩雅,眼神中多了幾分欽佩和讚賞。
陳老學士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林狀元所言,確有幾分道理。科舉取士,不應拘泥於形式,更應注重實質。”
劉禮部侍郎也點了點頭:“林狀元的回答,雖然有些不合常規,但也展現了她獨特的才華和見解。”
眼見局勢逆轉,王競爭者臉色鐵青,他狠狠地瞪了趙謀士一眼,低聲怒斥:“廢物!” 趙謀士臉色蒼白,汗如雨下,他絞儘腦汁,也想不出任何反駁之詞。
林詩雅嘴角微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她知道,這場危機,她已經成功化解。
李禦史清了清嗓子,說道:“此事,還需要進一步調查,林狀元,你先回去等候消息吧。”
林詩雅微微躬身,轉身離去,走到門口時,她停下腳步,回頭說道:“諸位大人,學生相信,公道自在人心。” 語畢,她不再停留,徑直離去,留下議事廳內眾人麵麵相覷。
陳老學士看著林詩雅離去的背影,撚須沉吟:“此女,不簡單啊……”林詩雅離開議事廳後,幾位老臣仍舊心有不甘。
一位須發皆白的老臣重重地哼了一聲:“不過一介黃毛丫頭,如此狂妄!我朝向來注重資曆,豈容她如此輕視!”
另一位老臣附和道:“正是!想我等寒窗苦讀數十載,才得一官半職。她年紀輕輕,就妄想一步登天,簡直是癡人說夢!”他用力地將茶盞頓在桌上,茶水濺出,在光滑的桌麵上蕩漾開來,如同他此刻波動的情緒。
“諸位大人所言,學生不敢苟同。”林詩雅去而複返,清脆的聲音在議事廳內響起,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堅定。
她緩步走到廳中,脊背挺直,目光炯炯,如同一位即將出征的將軍。
“資曆固然重要,但並非衡量人才的唯一標準。”林詩雅的聲音擲地有聲,“古往今來,多少英雄豪傑,年少成名,為國家建功立業。難道就因為他們年輕,就否定他們的功績嗎?”
“薑尚八十遇文王,方拜為相,最終助周伐紂,成就一代霸業。”林詩雅侃侃而談,聲音中充滿了力量,“甘羅十二為秦相,出使趙國,不費一兵一卒,便使趙國割讓五城。難道他們是因為資曆深厚才得以建功立業嗎?”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眼神銳利:“諸位大人飽讀詩書,難道不知‘時勢造英雄’的道理?如今我朝百廢待興,正需要新鮮血液注入,正需要敢於打破常規的人才。難道諸位大人要因為墨守成規,而錯失良機嗎?”
老臣們被林詩雅的氣勢震懾,一時語塞。他們麵麵相覷,
陳老學士撚須沉吟片刻,緩緩開口道:“林狀元所言,確有幾分道理。我等固然應該重視資曆,但也不能因此而故步自封,埋沒人才。”
劉禮部侍郎也點了點頭:“林狀元年輕有為,才華橫溢,我等應該給予她更多機會,讓她能夠一展所長。”
林詩雅微微一笑,向眾人躬身行禮:“多謝諸位大人理解。”
李禦史看著林詩雅,”
林詩雅再次行禮:“學生愧不敢當。”
“好了,今日之事就到此為止。”李禦史宣布道,“林狀元,你可以回去了。”
林詩雅再次行禮,轉身離去。
走到門口時,她突然停下了腳步,卻沒有回頭,隻是淡淡地說了一句:“明日午時,文淵閣見。”
禦花園中,午後的陽光透過枝葉,灑下斑駁的光點。
林詩雅漫步其中,微風拂過臉頰,帶來陣陣花香,讓她緊繃的神經逐漸放鬆下來。
她閉上眼睛,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著這難得的寧靜。
此時此刻,她想起了慕容複,那個在她身後默默支持她的男人。
想起他溫暖的笑容,鼓勵的話語,林詩雅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她都不是孤軍奮戰。
回到府邸,林詩雅沐浴更衣,換上一身素雅的衣裙。
她坐在窗前,望著窗外漸漸西沉的夕陽,思緒萬千。
今天在議事廳的交鋒,讓她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朝堂的複雜和險惡。
但她並沒有因此而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
她要查清家族冤案的真相,要為女子爭取更多的權益,要在這亂世之中,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夜幕降臨,府邸內燈火通明。
林詩雅正在書房看書,突然,一個身影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她身後。
“小姐,宮裡來人了,說是皇上召見。”丫鬟的聲音低沉而急促,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張。
林詩雅心中一凜,皇上的召見來得如此突然,讓她有些意外。
她放下手中的書,起身跟著丫鬟來到前廳。
隻見一個身穿太監服飾的男子站在那裡,手裡拿著一卷明黃色的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太監的聲音尖細而高亢,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刺耳。
林詩雅跪下接旨,心中卻充滿了疑惑。
聖旨的內容很簡單,隻是讓她明日午時前往文淵閣。
文淵閣是皇家藏書之地,也是皇帝處理政務的地方。
皇上為何要在這個時候召見她?
難道是因為今天在議事廳的事情?
送走太監,林詩雅回到書房,心中卻久久不能平靜。
她總覺得,這次的召見並不簡單。
一種莫名的不安,在她心頭蔓延開來。
她走到窗前,推開窗戶,望著漆黑的夜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夜風習習,帶來一絲涼意,卻無法驅散她心中的煩躁。
突然,一個黑影從窗外閃過,快得如同一道閃電。
林詩雅心中一驚,連忙轉頭看去,卻什麼也沒看到。
她心中疑惑,難道是自己眼花了?
她再次看向窗外,卻發現一個紙條不知何時出現在了窗台上。
林詩雅走過去,拿起紙條,展開一看,隻見上麵寫著幾個字:“小心,這是最後的考核。” 最後的考核?
這是什麼意思?
林詩雅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
她緊緊地攥著紙條,指尖微微發白。
這究竟是誰在暗中幫助她?
而這所謂的“最後的考核”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