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有的表示支持,覺得這樣最公平,也最能體現大寧的誠意。
有的則表示反對,認為這有失國體,有損大寧國威。
大皇子和二皇子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一絲驚訝和警惕。
他們沒想到,葉雲會提出這樣一個出人意料的建議。
但轉念一想,兩人又都自信滿滿地相信,以自己的才貌和地位,烏雅公主一定會選擇自己。
宣帝沉吟半晌,目光在大皇子、二皇子等人身上來回掃視,最終緩緩點了點頭,“此法,倒也……可行。”
“諸位愛卿,意下如何?”
群臣們麵麵相覷,一時間,金鑾殿上安靜得落針可聞。
大家都沒想到葉雲會提出如此大膽的建議,更沒想到宣帝竟然會同意。
畢竟,這關係到皇室的顏麵和奪嫡之爭,也關係到大寧與突厥的和親大計。
誰也不敢輕易表態,生怕說錯了話,惹來殺身之禍。
這時,一直默不作聲的丞相張啟年緩緩站了出來。
“陛下,臣以為,葉大人此議——甚妙!”
張啟年作為文臣之首,位高權重,一向不參與皇子之間的爭鬥,是朝堂上出了名的中立派。
此刻,他站出來支持葉雲,讓所有人都感到有些意外。
張啟年頓了頓,繼續說道:“烏雅公主遠道而來,和親乃是為了兩國邦交,理應尊重她的意願。”
“讓公主自行挑選,既能體現我大寧的誠意,又能避免皇子之間爭風吃醋,傷了和氣。”
“更何況,此舉也能讓烏雅公主對我大寧心生好感,有利於兩國長久結盟。”
張啟年心中所想,並非僅僅是和親本身。
他更關心的是,大寧與突厥和親結盟之後,該如何應對突厥這個強大的敵人。
畢竟,突厥狼子野心,從未放棄對中原的覬覦。
和親隻是權宜之計,最終還是要靠實力說話。
張啟年作為文臣之首,向來不參與皇子之間的爭鬥,他的話,自然更有分量。
他這一表態,原本還心存疑慮的官員們,也紛紛轉變了態度。
“張相所言極是,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時間,附和聲此起彼伏。
大皇子李源和二皇子李澤的臉色,卻是變得有些難看。
他們原本還指望著父皇能直接賜婚,沒想到,竟然會橫生枝節。
不過,兩人也都是心高氣傲之輩,自然不會輕易認輸。
“哼,比就比,我這個嫡長子,還怕了他們不成?”李源暗自冷哼。
“本皇子才貌雙全,烏雅公主一定會選我的!”李澤也是信心滿滿。
宣帝見狀,心中暗自得意。
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既能顯示大寧的“公平”,又能讓兩個兒子有點危機感,免得他們整天隻知道爭權奪利。
“好,既然諸位愛卿都無異議,那就這麼定了。”
宣帝一錘定音,朗聲宣布,“等大宛烏雅公主率領使團覲見時,讓她親自挑選夫婿。”
眾人躬身領旨。
這時,早就等的不耐煩的武敏,蓮步輕移,從武將隊列中走出,英姿颯爽地向宣帝下拜,聲音清脆道:“陛下,臣有要事稟奏。”
宣帝微微頷首,“哦?武愛卿你有何事?”
武敏將葉雲在軍器監研製出八牛弩一事,原原本本地稟告給了宣帝。
她著重強調了八牛弩的射程和威力,以及它在戰場上的巨大潛力。
“陛下,此物名為八牛弩,射程超過一千步,威力巨大,可穿透敵軍重甲,乃是戰場上的大殺器!”
此言一出,滿朝文武一片嘩然。
“一千步?這怎麼可能?”
“莫不是在說笑吧?”
“如此神兵利器,當真存在?”
群臣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臉上寫滿了難以置信。
畢竟,在他們的認知中,床弩的射程能達到三四百步,就已經是極限了。
而這八牛弩,竟然能射出一千步開外,簡直是聞所未聞。
就連一向穩重的宣帝,此刻也坐不住了。
他從龍椅上霍然起身,臉上露出難以抑製的驚喜之色。
“此話當真?!”
宣帝的聲音都有些顫抖,可見他內心的激動。
大寧與突厥常年交戰,邊境百姓深受其害,宣帝做夢都想擁有一支戰無不勝的軍隊,徹底解決邊患問題。
葉雲之前發明的,適合單兵作戰的長臂弓和馬鐙,讓宣帝看到了希望。
現在又拿出八牛弩這種重型大殺器,怎能不讓宣帝感到欣喜若狂?
“臣豈敢欺瞞陛下?”武敏不卑不亢道。
“此物確為葉雲所造,現已安置在軍器監演武場。”
“軍器監正趙文元,想要組織人手大量生產,緊急送往邊關。”
“因此讓臣向陛下上報求援。”
“好!”
宣帝雙眼放光,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他迫不及待地想要親眼見識一下這八牛弩的神威。
“傳朕旨意,擺駕軍器監!朕要親眼看看這八牛弩!”
宣帝大手一揮,當即下令。
就在這時,丞相張啟年再次站了出來。
“陛下,且慢。”
宣帝一愣,轉頭看向張啟年,問道:“丞相有何見教?”
張啟年躬身一禮,勸道:“陛下,臣以為,此時前往軍器監,恐有不妥。”
“哦?此話怎講?”
宣帝眉頭微皺,有些不解。
“陛下,大宛使團午後便會抵達京城,烏雅公主也會隨行。”
張啟年侃侃而談。
“此時前往軍器監,一來時間倉促,二來恐有失禮數。”
“臣有一計,不如將八牛弩移至皇宮演武場,待大宛使團覲見之時,當眾演示其威力。”
“如此一來,既能震懾大宛使團,又能讓烏雅公主親眼見識我大寧的強盛軍力,為接下來的和親談判,爭取更多的主動權。”
張啟年此言一出,群臣們紛紛點頭稱是。
“丞相所言極是!”
“此計甚妙!”
“既能展示我大寧國威,又能震懾宵小,一舉兩得!”
……
宣帝聽了,也覺得張啟年說的有道理。
“丞相所言甚是,就依丞相之計。”
“傳朕旨意,命軍器監將八牛弩、長臂弓、馬鐙等新式兵器,儘數運至皇宮演武場。”
“午後,朕要與諸位愛卿,還有大宛使團,一同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