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紅樓:割據江東,從水匪開始 > 第二百五十五章,驅佛趕道

第二百五十五章,驅佛趕道(1 / 1)

推荐阅读:

到了隔日,徐少寶果然如林麟所料,帶著千餘信眾棄城而逃。

林麟氣的直拍桌子。

他猜測徐少寶必定是逃往紹興,於是再次獻計,請求帶人從水路追擊截堵。

魏興聽後再次拒絕,道:

“未免中伏,不可輕動,待我書寫戰報與將軍後再做定奪。”

說著,魏興書寫戰報。

他在戰報中大力表彰眾將功績,包括林麟獻的火攻之計也絲毫沒有隱瞞。

他向方永請示,如今已經拿下杭州,奈何徐少寶太過狡猾,提前逃走,是否追擊?

同時,魏興還請求方永派送大量糧食和官吏……

林麟不知道魏興書寫的戰報內容,他隻覺得魏興簡直是不可理喻。

徐少寶一共就帶了一千多人狼狽逃走,能埋伏什麼?怎麼埋伏?

彼時,草原。

多雷屈辱的答應了方永提出的條件。

薛蝌滿臉笑意的看著多雷簽署了協議。

協議中,方永需要派兵幫助多雷奪取大汗之位。

而多雷則需要每年貢送給方永五萬隻羊、兩萬匹馬、以及一萬頭牛。

同時,多雷還要以大汗的名義,將草原上從陰山到岱海之間的百裡疆域無償贈送給方永,用來修築草原與中夏的共同繁榮之城,方永將在這裡擁有永久駐兵的權利。

另外,多雷還要將自己的妹妹伊敏送給方永聯姻,作為雙方友好聯盟的見證。而且等多雷成為大汗後,還要將子嗣送往京城,作為質子……

可以說,多雷已經是把他能答應的條件全都答應完了。

多雷此時已經走投無路。

阿狄爾部族不久前已經決定和拓雷和解,要將他交給拓雷以平息戰爭。

多雷沒有了任何退路,他唯一的機會就隻有靠方永來翻盤。

這是他唯一的希望。

薛蝌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作為商人世家的他利用這一點將多雷極儘壓榨,幾乎讓多雷答應了他任何可以答應的條件。

終於,協議達成,薛蝌滿意而歸。

“快點派兵過來啊!”

多雷叮囑道。

七天後就是阿狄爾部族和阿布卡部族的再次結盟儀式。

到時候他就會被當做禮物送給拓雷,那樣的話就全都完了。

薛蝌笑了笑道:“放心吧,多雷可汗。”

多雷聞言稍微愣了一下,隨後心怒放,仿佛已經看到了自己當上大汗的那一天。

如果真能當上大汗的話,那些條件也不是不行……

京城。

又一次大朝會召開。

不同於以往,這次的大朝會氣氛有些緊張。

首先是毛成投降,馬老黑帶兵返京。

淮陰軍的勢力更進一步。

程範本以為毛成投降後他已經勝券在握,畢竟毛成投降他在裡麵起了極大的作用。

他自以為是這樣。

然而方永卻毫不留情的選擇卸磨殺驢。

公布的兩個軍機大臣的名單中,一個是孟申,一個是忠順王。

沒有程範的名字。

程範失勢,和程範相同派係的官員全都人心浮動起來。

程範沒有當場發作,他甚至還出言祝賀孟申和忠順王,但他實際是怎麼想的眾人就不得而知了。

另外除了軍機大臣之外,賈赦被任命為順天府尹。

這是個非常特殊的位子。

其權力可大可小。

順天府負責京城的民政、治安、司法等諸多事務。

往大了說,除了紫禁城外,京城所有的事務都要歸屬順天府管理。

但是現實中,京城的人家非富即貴。

一般情況下,涉及到權貴的案子順天府都是處理不了的,隻能在眾人中間斡旋,當個受氣包。

賈赦如今被突然提拔到這個位置,顯然是一個非常明顯的信號,很多人都意識到,方永要對京城的官吏出手了。

隻是不知道這次出手的輕重高低,該如何應對……

此外,還有賈璉被擢升為山西糧儲道,王熙鳳賜予四品誥命夫人,賈蓉、柳湘蓮、馮紫英被調入錦衣衛等等。

這些小事基本上沒什麼人去關注。

人們的目光大多的都集中在進入軍機處的孟申和忠順王身上,最多再加一個賈赦。

官職的升降代表的不僅僅是職權的變化,更多的是利潤的劃分。

孟申和忠順王一躍成為軍機大臣,那他們身後的那些官員自然也要跟著喝湯吃肉。

而相應的,資源總共就那麼多,你多喝一口,其他人就少喝一口,爭鬥自然也就隨之開始。

方永默默坐視著這些狗官爭鬥。

鬥的越狠越好。

他打算先從程範下手,先將程家把控的糧食渠道收回國有,這也是為什麼他升賈璉為山西糧儲道的原因。

這是他對賈璉能力的認可,和王熙鳳無關。

程家識相最好,不識相的話就彆怪他狠辣無情了。

至於忠順王和孟申,他們兩個是方永放在明麵上的靶子,等搞倒了程氏,就輪到他們兩個了。

除了朝堂上魅魅魎魎之外,還有一件事,就是之前方永借題發揮,抓捕全城和尚道士的事情。

一開始方永並沒有將這件事放在眼裡。

畢竟隻是幾個和尚道士罷了。

然而令方永沒想到的是,京城附近的和尚竟然多的離譜。

僅僅和尚的數量就超過了四萬人,這些人中不乏有人選擇違抗命令,和方永的軍隊發生衝突,若不是方永軍力龐大,隻怕一時間還製止不住這些和尚。

道士的數量相比起來倒是還好,隻有六千多人,不過也有點太多了。

要知道,這才隻是京城附近的一些區域啊!

亂世荒年,難道活不下去的百姓都去當和尚了嗎?

那怎麼能行!

和尚不納稅,不娶妻,還不尊王法,數量少點還能接受,一旦數量過多,那將成為社會上一個的巨大毒瘤!

方永如何能接受這種事情?

當然,這些僧道之中肯定也不免有些是真修士。

超然物外,修真養性。

對於這些人,方永也是欽佩的。

但是現實中不可避免的就是,真修士寥寥無幾,盜世欺名之人卻招搖於市。

方永本人也是“敬重道祖、信仰佛陀”之人,也正是因此,他才不能允許有人玷汙他心中的信仰。

他決定給這些和尚道士謀劃一個去處,來考驗他們的向佛向道之心。

有句話說的好,勞動最光榮。

恰好,在大同到草原之間的這條路段,方永準備修建道路,然後在陰山到岱海之間建造一座城池出來。

城池總不可能平白無故的建造出來。

而這就要看佛祖和道祖的努力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