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魔人阮真君看著遠處忽然開闊的視野,道“這裡就是地下魔窟禁地,我們前幾次在遠處觀察過很久,那些元嬰級彆的魔屍幾乎都聚集在裡麵。據說萬靈花就生長在禁地最裡麵的那處靈眼位置,不過這些信息都是從前人的記載中了解到的,真假還需要驗證。”
既然大家選擇則了跟他們一起來,也就是選擇了相信他們的話,都已經到了這一步,自然不會半途而廢,雷羽妖王道“你們確定這魔窟之中隻有二十三隻元嬰魔屍,不會再有其他魔屍隱藏暗處?”
阮真君道“絕對不會有問題,我們四人找到這個地方其實並沒有花費多長時間,之前的大半年都是用來調查魔窟禁地的情況,我們使用了不少秘術,再三確認之後才出去找幫手,絕對不會有錯。”
對方都這麼說了,雷羽妖王也不好再說彆的,何況到了這步田地,也隻能選擇相信對方,雷羽妖王道“既然如此,事不宜遲,咱們就直接闖入魔窟禁地,擊敗魔屍找到萬靈花,免得夜長夢多。”
紅衣鬼王則道“雖然知道有些話現在說不合適,但是我還是要重複一遍,按照之前的約定,我們這些幫忙的每人一朵萬靈花,你們侏魔人取了那萬靈花伴生之物,其他的收獲大家平分,是吧?”
阮真君道“正是如此,那伴生之物是我侏魔人必得之物,除此以外都先可以先由你們挑選,剩下的大家一起分配。”
紅衣鬼王道“好,一言為定,不過我倒是有些好奇,究竟是什麼寶物居然引得你們侏魔人如此大動乾戈,連萬靈花都不看在眼裡。”
阮真君隻是訕訕的一笑,並沒有細說,而是道“那東西本身並不貴重,隻是因為牽涉到我們侏魔人的傳承,紀念意義比較大,多年前被遺落在了地下魔窟之中,所以我們無論如何都要帶回去。”
既然是侏魔人的傳承之寶,對侏魔人來說肯定很重要,大家雖然好奇,卻也無意深究這一點,於是一行人小心翼翼的向前走去。
魔窟禁地幾乎已經是整個魔窟的最底部了,整個區域極其廣闊,放眼望去看不到邊界,方圓至少一兩百裡,而且這裡的陰冥鬼氣也比外麵濃鬱了很多,紅衣鬼王、青屍上人等幾個鬼道修士不由得心中感歎,難怪這地下魔窟會有這麼多魔屍,那些元嬰魔屍也都集中在此處,這麼好的地方,也隻有萬靈密境才會有,若是他們以後都能在這裡修煉,這輩子不說化神境界,起碼修煉到元嬰圓滿不成問題。
不過他們也就是想一想,卻也知道這個想法不現實,因為這裡麵的魔屍數量實在太多了,以他們這群人的能力,暫時抵擋一陣奪取萬靈花可以,想把這裡的魔屍全部清理掉根本就不可能。何況這萬靈密境試煉的時間隻有六十年,到期之後無論是誰都會被傳送出去,六十年的時間能提升多少修為?能突破到元嬰後期就算不錯的了。
一行人小心翼翼的往前走著,元嬰魔屍並沒有如他們想象中的那樣,闖入禁地就大規模的撲上來,反而一個個躲在暗處,似乎在醞釀著什麼陰謀,整個禁地範圍內靜悄悄的,靜的讓人害怕。
大家都是修煉了數百年的老怪物,曆經各種風雨,自然不會被這點小事嚇倒,魔屍不出現正好,大家可以先把周圍的情況摸清楚,熟悉地形才能更好戰鬥,若是等大家找到了萬靈花之後那些魔屍們還不出現,那就更好了,可以免除一場惡戰,誰也不想太過冒險。
一行人走走停停,終於來到了魔窟禁地的中心,濃鬱的陰冥鬼氣到了這裡,忽然就變得稀薄起來,取而代之的則是越來越濃的靈氣,而且越往前越明顯,後麵陰冥鬼氣完全消失,全是濃鬱的靈氣。
這下輪到雷羽妖王等人感慨了,在他們前麵不遠處有一個百丈方圓的水潭,仔細一看才發現,哪裡是什麼水潭,完全就是一個靈潭,因為底部的靈氣太過濃鬱,幾乎變成了水,看起來就像是灌滿了水的水潭一般,而在靈潭的一側,有一處泉眼正不斷地往外冒著靈氣,如同流水一般,不斷的注入到那靈潭裡麵,補充著靈氣的消耗。
看著這靈潭裡濃鬱的靈氣,雷羽妖王眼睛都直了,他活了這麼多年,還從來沒有見過靈氣如此充足的地方,若是能夠在這裡修煉到萬靈會結束,自己的修為絕對能夠提升到元嬰六層圓滿,若是運氣足夠好,突破元嬰後期都不是問題,隻可惜這裡是魔屍的地盤,他們沒有能力趕跑這裡所有的魔屍,更不可能長期占據這個地方。
哪怕雷羽妖王從來沒有來過此處,也一眼就認出來了,那泉眼肯定就是侏魔人所說的靈眼,那麼萬靈花應該就生長在附近了。
雷羽妖王朝著旁邊看了看,果然發現,在靈眼的周圍,生長了不少靈草,左邊怪石旁邊那顆一尺多高,根莖手指粗細,葉子猶如手掌,上麵開了一朵紅豔豔大花的,不是傳說中的萬靈花又是什麼?
在這株萬靈花的旁邊,有一株其貌不揚的靈草,年份也不是太高,但是仔細一看才發現,這竟然是一株傳說中的淨魂草,淨魂草是對鬼修用處極大的靈草,據說在渡靈智劫的時候服用,不僅開啟靈智的幾率大增,還能幫助恢複一定的前世記憶,在鬼修之中極為搶手,隻是這淨魂草生長條件苛刻,平時極少見到,不想會在這裡遇到。
雷羽妖王等人隻是隨便掃了一眼,就發現了好幾株平時難得一見的靈草,而且萬靈花的數量也不止是一朵、兩朵,光是靈眼百丈範圍之內,萬靈花的數量起碼在十朵以上,若是不算那四個侏魔人,雷羽妖王和紅衣鬼王他們兩幫人絕對夠每人分上一朵,由此看來,侏魔人的消息還是很準確的,並沒有欺騙大家,不枉他們冒險一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