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尼爾最近搬到了馬拉巴爾山附近的新家,他終於實現了無數印度人的終極夢想,住進南孟買的富人區。
那棟公寓雖然有些老舊,正前方還有幢醜陋的粉色建築不假。
可除此以外,自左手邊起是一望無垠的大海。
屬於他的大海,他可以放心打開窗戶,再也不會有垃圾飄飛進來,頭頂是遼闊的藍天。
他的新居乾淨整潔,實木家具大氣優雅,更緊要的是室內光線充足。
整個下午,光影不斷變化著,怎麼變都怡人,明亮而不刺眼,即便是雨季也有溫柔的光照。
廚房裡彌漫著咖喱魚的香氣,他新娶的妻子正在攪動勺柄,等著熱騰騰的美食出鍋。
周日的時光仿佛流淌得格外緩慢,蘇尼爾不,巴尼亞半躺在沙發上不禁想起了從前。
蘇尼爾是他的中間名,周圍的朋友,以及生意上的夥伴,更習慣叫他巴尼亞。
但最近巴尼亞執拗的要求他們改口,這事關他的發財大計。
是的,發財,這是他多年來苦苦追尋的夢想。
巴尼亞剛來孟買時,身無分文,是個地地道道的窮小子。
他踏實肯乾,靠賣苦力、跑腿攢了一點錢。
他原本以為靠自己的雙手,就能融入這座城市,但事實並非如此。
他一次次被拒之門外,聽到的最多回答就是“不”。
“能幫我開通一下液化氣嗎?”
“不行。”
“訂張火車票可以嗎?”
“不行。”
巴尼亞發現,印度是一個喜歡說“不”的國家。
這一個個“不行”是對你的考驗,它們就是印度的萬裡長城,把外來入侵者統統拒之門外。
如果你要在這裡立足,那就絕不能氣餒,要愈挫愈勇、鬥誌昂揚地衝向它、征服它。
巴尼亞真正被這座城市啟蒙,是因為某次辦理液化氣的遭遇。
印度能源緊缺,政府對液化石油氣供應采取絕對壟斷,民用燃氣裝在笨重的紅色鋼瓶裡,分送到每家每戶。
他去片區指定的液化氣供應站,工作人員卻告知他“沒有配額了”。
孟買政府口口聲聲的“五年規劃”,竟無法為居民提供足夠的燃氣。
“什麼時候才會放出配額呢?”
“或許要到8月份吧。”
那時才5月,難道他們一家四口要啃三個月的冷麵包嗎?
於是有人建議他,不妨到黑市碰碰運氣。
他不知道黑市在哪兒,隻能在供應站附近轉悠,試圖攔住送液化氣的夥計。
他果然看到一個搬運工正騎著車沿哈克尼斯路走,巴尼亞上前截住夥計,問他買一罐液化氣要多少錢。
對方說液化氣不是問題,接通才是關鍵。夥計向他保證:如果能在黑市找到肯來安裝的人,馬上打電話給他。
還是黑市,巴尼亞悄然記住了這個詞。
可他家沒有電話,最後隻能去另一處供應站。
他走進供應站的辦公室,對工作人員說,“我要一罐液化氣。”
然後解釋了上一個供應站沒有配額的問題。
“你在聯邦院有關係嗎?”工作人員問他,對方指的是印度國會的上議院。
“沒有啊,怎麼了?”巴尼亞傻乎乎的回答。
“如果你認識裡麵的什麼人,事情就好辦多了。每個議員手上都有可以自主分配的液化氣名額。”
這時,邊上一個大嬸插話了,“他有兩個孩子!”
她看著那名女性工作人員,情真意切地說,“兩個嗷嗷待哺的孩子。沒有液化氣熱牛奶,孩子們一直哭,你讓他這個做爸爸的怎麼辦?自己的孩子連口熱牛奶都喝不到!”
工作人員心軟,最終同意第二天會送一罐液化氣到巴尼亞家。
走出辦公室,巴尼亞對那位好心的大嬸千恩萬謝。
結果對方卻說了一句,讓巴尼亞銘記於今的話。
“孟買這座城市毫無誠信可言,有時候你必須說謊。”
巴尼亞最終拿到了那罐液化氣,他沒有規規矩矩走流程、填表格,而是充分利用了那名女員工的惻隱之心,誰家沒有小孩子呢。
一旦突破了這道關口,工作人員也就不再為難,還主動告訴了他這樣一個漏洞:如果他買的是商用液化氣罐,而不是供應站裡的民用品,那麼他立即就能拿到配額。
商用液化氣罐當然比民用的更大也更昂貴,但卻不會遇到“配額”問題。
說白了,當你去供應站買價格便宜的民用品時,會遭到故意刁難。
他們逼著你去黑市買商用液化氣,為此不惜編造各種理由。
即使你曆儘萬難,最後拿到了帶有福利性質的民用液化氣。
卻發現理應能維持三個月的用量,實際最多隻能撐三周。
巴尼亞就遇到了這種尷尬境地,那罐從供應站送來的液化氣,隻用了不到二十天就沒了。
當時他正宴請老家來的親朋好友,做了一半的宴席草草收場,這讓他倍感丟臉。
事後巴尼亞通過打聽才知道,供應站的某個環節出了紕漏,導致絕大多數液化氣罐都被打開抽過氣。
而這部分被抽出的液化氣,會拿到黑市以高價出售,這就是所謂商用液化氣的由來。
這結結實實給巴尼亞上了一課,在孟買這座城市,靠賣力氣永遠沒有出路。
他開始擁抱黑市,想方設法鑽營其中的門道,最先嘗試的就是液化氣黑市。
他發現普通人家唯一能保證家中液化氣不斷的辦法,是同時訂兩罐。
這自然要通過暗箱操作,要麼把其中一罐液化氣登記在彆的住址下,要麼向官員行賄好達成目的。
巴尼亞先充當掮客,以替黑市介紹客戶賺取傭金。後來乾脆賄賂官員,自己搞了個供應站。
他一次次說謊,一次次不擇手段,也一次次成功。
巴尼亞重新認識了這座城市。
孟買是騙術之城,城裡的每個人都是同謀。
辛勤勞作賺取報酬之人,遠沒有坑蒙拐騙獲取利益之人受尊重。
因為在孟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而坑蒙拐騙正是向上爬的捷徑,這樣的人頭腦靈活,是做生意的好手。
老實賺錢誰不會呢,又有什麼了不起?
但一個精心設計的善意騙局,那是一種藝術!
終於在五年前,巴尼亞攢夠資本,開始當起了工廠主。
黑市終究隻能賺些蠅頭小利,想要真正成為大人物,讓那些官員把你奉為座上賓,你得有自己的事業。
事實證明,他想的沒錯。
這幾年雖然經營中有諸多不易,風神電風扇的質量,也乏善可陳。
但印度人不挑剔,也沒資格挑剔,他的產品賣的不錯。
如今不僅搬進了多數人夢寐以求的馬拉巴爾山公寓,還換了更漂亮、更年輕的老婆。
嗯,看起來比之前的黃臉婆順眼多了。
以後遲早有一天,他要搬到馬拉巴爾山上去,在那裡買一棟彆墅。
然後再換個嫩模,這樣人生就完美了。
也憑借那些賺來的利潤,巴尼亞搭上的關係越來越深。
最近那個經常和他合作的官員,答應巴尼亞,會把他介紹給“老虎”薩克雷。
巴尼亞為此手舞足蹈,興奮了很久。
那可是薩克雷,站在孟買最頂端的人。
巴尼亞深知自己工廠最近的動作,會引來哪些人的敵意。
蘇爾醫生的名頭他聽過,當然也知道對方和“老虎”薩克雷之間的傳聞。
不過巴尼亞並沒有被嚇到,隻要他也搭上薩克雷的線,那一切就好辦了。
水空調的生意他也眼紅,畢竟全印電視台的廣告天天放。
據說對方還去北方邦開了分工廠,這才多久?
從水空調出現到現在廣告天天放,也不過半年時間。
對方半年的擴張速度,就遠遠超過巴尼亞五年的積累,他能不眼紅嗎?
恰巧蘇爾電器最近又開始涉足傳統電風扇市場,這讓巴尼亞更加有下場的底氣。
你能來搶我的生意,沒道理我不能去奪你的利潤。
水空調這玩意兒,並不複雜。他工廠的人拆了幾台,就大概搞清楚了原理。
他不需要做的像蘇爾電器那麼精美,能用就行,多了純屬浪費。
最重要的是便宜,巴尼亞太清楚印度人的消費習慣了。
大多數人連吃飯都挑最便宜的飯館,更何況是買昂貴的家用電器。
依靠價格優勢,想分一杯羹不難。
他還摸清了蘇爾電器的供貨渠道,於是有樣學樣,也找了新加坡的路子。
這種事情根本瞞不住,畢竟海關那裡天天有船來,稍微打聽一下就知道。
最讓巴尼亞自得的一招,當然是改名了。
他的中間名和蘇爾發音很近,這下連廣告宣傳都免了。
全印電視台天天放,你指望那些大字不識幾個的人,能分得清誰是誰?
整個產品,從造型、顏色、lo、名字全部雷同。
他甚至拿著樣機去問了自己的鄰居,五個人裡麵沒有一個發現,那是假冒的贗貨。
妙哉,這下穩了!
巴尼亞看了窗外,他無比期待雨季快點過去。
潮濕的空氣,無法讓他的水空調發揮優勢,他在等一個最佳時機。
叮咚門鈴響了。
巴尼亞揮手讓自己十二歲的兒子去開門,這個點,必定是報童無疑。
果然,兒子很快就抱了幾份報紙進來。
巴尼亞早就養成了看報的習慣,那裡麵往往藏著商機。
他愜意的翻開一份,然後就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