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村改製,效果很好。
整個村子就像是嚴密的器械一樣運轉起來。
源源不斷的原材料從村外運輸進來,然後變成精美的貨物運輸出去。
以渭南為中轉站,其中六成的商品運往京城,餘下四成則是運往大江南北。
再加上渭南縣百姓日後隻能培育雜交水稻稻種,又免除農稅,將徭役變為種田,極大程度的減輕了渭南百姓的壓力,所以渭南接下來必然迎來騰飛。
秦牧在村子裡轉悠了一圈,帶著二牛等人來到了渭南縣。
徐子陵走馬上任一月,有劉力行留下的資源,整個渭南都被他掌控。
原本的渭南隻有一道低矮的城牆,但閒雜,縣城擴建,城牆也在重修。
以後衙門不收農稅,不用催人徭役,所以未來隻能收商稅。
得知秦牧抵達渭南,徐子陵也是放下手中公務,急忙陪同恩師,“老師,您怎麼來了。”
“出來透透氣。”秦牧笑了笑,“還適應吧?”
“托老師的福,有師弟留給我的資源,一切都好,再加上老師的幫助,渭南縣上下俱服!”
說起這件事,徐子陵嘴角也是抑製不住的上揚,有劉力行打下的底子,再加上他上任後不斷地發福利,百姓直呼他是劉令君第二,也是一個青天大老爺!
“陪我走走。”
“是,老師!”
渭南縣的路麵是夯土,還鋪了一層石子,不過大風天,還是容易塵土飛揚,“城內的路麵要硬化,這樣的環境怎麼招商?”
“老師,已經在安排了,不過,縣城房屋低矮,百姓生活普遍不是很富裕,我也準備仿照流民村”
徐子陵知道自己步子邁的太大,也是有些緊張的看著秦牧。
“飯要一口一口吃,城市規劃更不能著急,先把路麵硬化,營造一個好的經商環境,秦家村也還有一些企業要放出來,到時候可以推動渭南的經濟發展。”
“是,老師!”
“另外,渭南縣收商稅的事情,你上報了嗎?”
“這個,暫時還沒有!”說起這件事,徐子陵心裡很沒底氣。
“先跟你師弟通個氣,然後上報就行,渭南接下來會有大發展,絕對超乎你的想象。”
徐子陵眼前一亮,“請老師指教!”
秦牧也沒隱瞞,把雜交水稻的事情說了一遍。
徐子陵一喜,“老師的意思是,渭南縣從今以後百姓便可以免除農稅和徭役?”
“差不多。”
“這可是天大的好事!”徐子陵激動的滿臉通紅,“不過,這培育種子不容易,朝廷肯定有任務下來,風調雨順還好,可若是碰上荒年,種不出糧食怎麼辦?”
“關中大旱,可影響到了秦家村?”
“沒有。”
“彆的地方糧食顆粒無收,為何秦家村今年又高產?”
“那是因為老師未雨綢繆。”
“那你現在該做什麼?”
徐子陵低著頭,“開渠,修水庫蓄水,以備不時之需”
“一旦免除農稅和徭役的消息傳開,會如何?”
徐子陵思索片刻,“必然天下大震!”
“還有呢?”看著記名大弟子,秦牧也是一步步的引導他思考。
“我會承受很大壓力,甚至會有人過來摘桃子。”徐子陵說道:“自古以來,征稅養國,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免除農稅,徭役,卻是亙古未有。
我可能會被彈劾”
“那是政治層麵的。”
秦牧摸出一根煙,徐子陵也是急忙點煙。
“我記得你以前不抽煙。”
“壓力太大,解解乏。”徐子陵乾笑一聲,當官不是容易的事情,當一個好官更不容易,不是每日奔波,就是流連於案牘。
相較於他人千裡當官隻為財,徐子陵簡直就是當牛做馬。
當官一個月,他感覺自己老了兩三歲不止。
可越是如此,他才越是崇拜秦牧。
老師從無到有養活這麼多人,他根本比不上。
“一旦農稅的事情確定,會有很多人想來這邊落戶。”
“怕是沒那麼容易吧?”徐子陵皺眉,隨便落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朝廷準備放開戶籍限製,隻要買得起房,就可以在京城落戶。”秦牧呼出一口煙氣,會先從長安縣試點,你也可以爭取一二。
“您的意思是,借這個機會,把渭南的市場扶持起來,也要鼓勵這些人落戶渭南?”
秦牧點點頭,“人口是一種資源,未來幾十年,人口代表著潛力,渭南人太少,甚至還比不上一個流民村,這極大程度的限製了渭南的發展。
想要渭南騰飛,發展成全國中轉站,就必須要更多的人口,十萬打底!”
“十,十萬?”
徐子陵艱難的咽了口唾沫,“這也太多了,渭南這小破城,哪裡容納的了這麼多人?”
“所以接下來,你要拓寬城池,修建新城,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可以提供幫助,首先,把在渭南經商的人吸引過來,讓他們留下來,發展渭南。
隻等政策公布,渭南的門檻都會被那些人給踏破,明白了嗎?”
徐子陵稍稍一想,渾身便抑製不住的顫抖起來,“謝謝老師!”
秦牧淡淡一笑,“這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渭南能不能從你手中起來,就看你自己了,抓住這一次機會,一飛衝天,抓不住,渭南幾十年內不會再有第二次機會。
這件事,你可以寫信跟你師弟多商量,要是有什麼困難,也可以寫信回來,或者派人過來送信。”
“請老師放心,學生一定不會讓老師失望!”
老師都把飯喂到自己嘴巴裡,要是這都不能辦好這件事,他還不如買塊豆腐撞死算逑。
“你也莫心急,畢竟才剛上任,先跟渭南縣的百姓打好關係,讓他們信任你。”
秦牧說道:“至於這些計劃,還是等你師弟那邊實行後你在跟著效仿,前期先招商,把城內的路麵硬化做好來。”
秦牧絮絮叨叨說了不少,就是害怕徐子陵沒有頭緒,他畢竟年輕,也沒有當官的經驗,如果有他的協助還辦不好這件事,那他就真的不適合當這個縣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