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春和打開拜帖,皺起眉頭,“蜀王,他來做什麼?”
此時此刻,他齊春和幾乎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整個府邸都臭不可聞,根本沒人敢靠近,而這時候李克卻敢上門,不管他什麼來意,都足夠讓齊春和感動,“快開中門,把蜀王殿下迎進來!”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快步走了出去。
來到正廳,便看到一身常服的李克,也是急忙行禮,“微臣見過蜀王殿下!”
“齊公,不必多禮!”李克也是急忙攙住了他。
一番寒暄之後,齊春和也是把李克帶進了書房,正廳沒法待,太臭了。
進到書房後,齊春和給他煮了一壺茶,問:“不知殿下前來,有何指教?”
“我不是在拜帖中說了?”李克笑了笑,“京城流言蜚語,我很是擔心齊郡公,這才特地來拜訪。”
齊春和有些感動的說道:“多謝殿下關心,微臣還好。”
“齊公,百姓大多愚昧從眾,聽風就是雨,豈不知若非齊公仗義執言,為民請命。
若非有齊公出頭監督秦達,怕是這流民村也沒有那麼快修建好。
按理說,他們應該給齊公塑像立廟的,沒想他們居然惡言相向,著實不該!”李克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
“哎,百姓被人惡意引導,我不怪他們。”齊春和擺擺手,“些許風霜罷了,我也不在乎!”
李克聞言,嘴角一抽,這老家夥還挺能裝的。
不過他此次來,可不是純粹為了捧臭腳,“本王敬仰齊公的精神,所以特地懇求父皇,讓齊公當蜀王府邸的長史,這是父皇的聖旨。”
齊春和一愣,剛想行禮接旨,就被李克給拉住了,“不用多禮,坐著看就好。”
“多謝殿下。”
接過聖旨,齊春和看了看,的確是陛下親筆的聖旨,他有些費解的看著李克,“殿下,微臣此刻名聲狼藉,擔任蜀王府長史,恐怕會給殿下招來罵名!”
“你覺得本王會怕?”李克搖搖頭,“我看重的是齊公一心為民的公心,更是敬佩齊公的為人,所以,我這才求父皇下旨。
我不僅要讓齊公為王府長史,我還要為齊公洗刷冤屈!”
齊春和一愣,旋即急忙道:“若殿下能為微臣洗刷冤屈,微臣為殿下肝腦塗地!”
李克想要的就是他這句話,他身份尊貴,兼具兩朝血脈,可是大家都防備著他,瞧不起他。
越是如此,他就越是要證明給彆人看!
他李克,能行!
而齊春和,雖然名聲受損,但他背後的齊氏力量不能小覷。
眼下無人敢沾惹,正是收為己用的好機會。
他握住了齊春和的手,笑著道:“齊公,都是自己人,何必如此。”
齊春和也不傻,哪能不明白李克的意思,但自己出事後,皇帝冷淡他。
太子更是從頭到尾都沒有出麵。
他一心一意的,不都是為了大貞?
可他得到了什麼?
竟無一人為他說話!
徹底讓他心寒。
而李克素來賢名,又有慧眼能識人,若是能上位,必是聖君!
“微臣所言都是肺腑之言,若為蜀王府長史,必將窮儘畢生所學,輔佐殿下!”
與此同時,世家也盯上了流民村。
短短兩天時間,秦家村就讓他們見識到了恐怖的吞吐客流能力,以及質量上佳,廉價的商品。
不僅品種多,樣式還特彆的新穎。
進流民村的人,都是大包小包的回家。
要說這背後沒有推手,誰信?
他秦達能吃下這麼多的肉?
就算這背後還有高聖元幾個人的身影,如此之大的市場,也不是他們幾個人能吃下的。
而皇帝又不在宮中,奏折都遞不上去。
他們隻能去找獨孤信。
獨孤信雖然被貶為了定遠郡公,但齊國公府的牌匾沒摘,也沒人送匾過來,都不傻,沒人認為獨孤信已經失寵。
“齊國公,這八個流民村十二三萬的百姓,陸陸續續的還有人加入,再過些日子,怕不是十四五萬了,陛下可有指示?”說話的是衛家的衛光,衛貴妃的叔父,衛家當代的話事人,被李玄明封為南河郡公!
“這八個流民村人數雖然多,但人多地少,我蕭氏願意貢獻良田千頃,給百姓解決無地可種之煩。”蕭渠乃當代蕭氏話事人,蕭貴妃的叔父,李克的二外祖,北朝時官至司馬,被李玄明封為蕭國公。
“我姬氏不僅願意貢獻良田千頃,還願意獻出三萬石糧食,三萬貫銅錢,三萬匹布!”應國公姬華說道。
眾人聽了都是紛紛側目。
誰不知道姬家商賈發家,太上皇起兵,姬家資助頗多,要不然他一屆商賈,豈能跟他們這些百年大族同坐一屋?
“姬家出多少,我盧氏也跟著出!”戶部侍郎,盧慎說道。
“盧家出得起,我鄭氏也出得起!”通事舍人,鄭基說道。
“之前陛下為流民的事情操碎了心,也沒見你們盧氏和鄭氏這麼上心。”衛光冷冷一笑,“現在跑過來,豈不是馬後炮?”
“沒錯,我等為了陛下,為了大貞,可謂是傾其所有。”蕭渠沉聲道:“這流民村,輪不到你們來染指!”
“陛下都沒發話,輪得到你們插嘴?”盧慎官職比不上他們,但底氣卻比他們還足,“有我盧氏和鄭氏支持,流民村必然飛黃騰達!”
獨孤信看著他們掐架,則是怡然自得的喝著茶,他其實也不知道皇帝準備怎麼處置流民村。
他甚至沒來得及問李玄明,李玄明就出宮了。
他也想分一杯羹,正愁不知道該怎麼辦呢,這些人就自己上門了。
剛想瞌睡,枕頭自己送上門來了!
眼看他們越吵越凶,獨孤信放下茶杯,“諸位,說話就說話,彆吵架,傷了和氣就不好了。”
“齊國公,我也不貪心,八個流民村,我倆家隻要四個!”盧慎道:“條件隨便開!”
鄭基也附和道:“沒錯,隻要不過分,我們都能答應!”
蕭渠氣笑了,“還隻要四個,你們怎麼不全要走呢?”
正說著呢,管家走到獨孤信跟前道:“公爺,趙郡李氏和太原王氏也來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