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蒲潼和薑思榭緣分不淺,這位老前輩不僅賞析了很多他拿出來的詩詞,就連蒲潼那次在未名湖“論詩”,碰到的也是薑思榭的學生。
當時一句“未若柳絮因風起”,可是給這位老前輩留下了極深的印象……若非如此,也不會有後麵的征文比賽。
“咳咳。”
蒲潼也有點尷尬,老一輩人的思想都比較傳統,這麼大半夜的,給他打個電話居然是餘紈紈接的,很難不會被想歪。
但蒲潼也不想多做解釋,畢竟他們兩本來也挺歪,想歪就想歪吧。
一旁的餘紈紈尷尬至極,尤其是聽說人家詩詞協會副會長這個名頭以後,直接縮在角落裡跟鵪鶉一樣。
她幫蒲潼接過兩次電話,一次是央視負責人,一次是詩詞協會負責人……刺激,真是太刺激了,每次都有種被大人物抓奸在床的感覺。
不接了,以後她都不敢再接了,這兩位已經很頂級了,要是自己再接,怕不是會遇到領導班子。
蒲潼一遍接電話,一邊瞟了眼餘紈紈,瞧給她嚇得。
“蒲潼小友,老實說,我們詩詞協會幾個老家夥都比不上你的造詣,你不需要詩詞協會來提升個人價值,但我們詩詞協會卻需要你。”
雖然是恭惟,但薑思榭老師這句話實在說的有些大,饒是蒲潼臉皮厚都有些繃不住。
“薑老師有些謙虛了,衡量一個文化人的可不隻有作品,研究方向也是很重要的一點。”
現如今,很多詩詞領域的從業者,可不一定都是寫詩的,很多人擅長的其實是賞析和拆詩。
舉個例子,你讓蒲潼拿這些詩出來容易,但他隻是依葫蘆畫瓢直接背,但不一定理解其中的深意。
寫詩難,但鑒賞詩歌也並不容易。
為什麼考試作文要專門標出來,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除了篇幅問題,很大層麵上還有詩詞鑒賞層麵的問題。
雖然寫詩不容易,但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全國這麼多考生,總會有一兩個才華橫溢的。
萬一詩寫出來了,閱卷老師看不出好壞來不就尷尬了嗎?
詩人很重要,鑒賞詩詞的人也很重要,如果不是他們把晦澀難懂的詩詞解釋剖析給大家,那詩詞文化也很難普及。
在一個安靜的雨夜,置身在安靜的書房,聽著窗外的雨聲,看著眼前的孤燈,漫漫長夜,仔細品讀著一首詩或者是詞,仿佛回到千百年前,置身於李白、歐陽修、李清照所處的那個年代。
才子佳人、帝王將相、落魄書生、股肱之臣,他們的溫暖、哀愁、曠達,在心中流淌出一股莫名的哀愁或悲傷。
很多人之所以能直觀地感受到更多詩詞之美,這些研究詩詞的專家學者在其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或許詩詞協會這些老前輩們並沒有什麼作品,但蒲潼對他們的敬意可絲毫不少。
比起拿著現成古詩詞出來的他,這些真正為中華詩詞文化做出貢獻的老師們,不是要比他更偉大嗎?
蒲潼的一番見解說的電話裡薑思榭滿麵潮紅,他實在沒想到,這小家夥居然有著這樣的遠見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