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給朕看看,朕要知道這些流寇到底想乾什麼?”
崇禎說著,往下走了幾步。
“是,皇爺。”太監急忙答應了下來,小心翼翼地從懷裡拿出了一封密信,然後往前一遞。
崇禎急忙接了過來,打開觀看。
這封信正是洪承疇的親筆信,信中的內容大致與這名太監說的一致。
此時,崇禎心中有一種不太好的預感,這絕對不是好事。
這些流寇,現在不能小視,沒有一個是省油的燈。
既然事情發生了,那就想儘一切辦法來處理,這才是當前最應該做的事情。
不過,這個洪承疇,能力不小,鬼點子也不少,但是有一點,不能放在遼東,一到遼東他就會投降建奴。
想到了這些,崇禎倒是冷靜了下來,現在一切都還來得及。
“大伴,立即擬旨,朕準了,準他從山西、陝西甘肅等地隨意調撥援兵。”
崇禎歎了口氣,語氣開始堅定起來。
“是,皇爺,奴婢遵旨。”王承恩答應著,開始擬旨。
沒多大一會兒,王承恩就擬好了一道聖旨,然後遞給崇禎查看。
崇禎點了點頭,滿意地笑了笑,“可以,大伴,你做事,朕是越來越滿意了,立即令人把這道聖旨送給洪承疇。”
“是,皇爺,奴婢遵旨。”王承恩急忙答應了下來,然後交給了身邊的心腹太監。
乾清宮內,隻剩下崇禎和王承恩,其他的太監等都已經陸續離開。
“大伴,立即擬旨給孫承宗,告訴他,全麵監視魏藻德,如果有必要的話,讓他親自見一見祖大壽和建奴,朕倒是要看看他的忠心和決心。”
崇禎倒背著手,表情凝重。
“是,皇爺,奴婢明白了。”
王承恩答應著,又開始忙活起來。
沒多大一會兒,王承恩就完成了任務。
“還有,立即擬旨,朕要給藩王們陸續下達聖旨,提前告知他們,俸祿以後會正常發,不過隻發2成。”
“是,皇爺,奴婢明白。”王承恩答應著,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忙碌。
這一刻,王承恩更忙了,這一下的寫好多聖旨。
大明末年的藩王太多,如果算上藩王的子孫們,粗略統計有160萬左右。
整個大明帝國所有的百姓、達官貴人等全算上大約是一個小目標——1億人。
而藩王就占據了其中的很大一部分,大明帝國還要養活大量的地主、達官貴人,又趕上小冰河時代。
想到這裡,崇禎的心裡咯噔一下,他明白百姓的苦,也知道自己未來的路注定不是一條坦途。
不過,崇禎已經有了心理準備,對於未來這場沒有太多硝煙的戰爭,他決定大乾一場。
從藩王們下手,這是崇禎多次權衡利弊之後做出的決定。
此時,崇禎必須規劃好下一步的計劃,目前來看,形勢不太好,但是樂觀的一麵也有,至少此時的大明良將很多。
這個巨大的優勢,也是崇禎堅持下去的最大動力。
如果此時的大將都是戰神李景隆,那麼崇禎就是有衝天的鬥誌也能被氣死了。
李景隆這個戰神,除了堡宗能媲美,放眼整個大明,沒有第二個。
崇禎很清楚,自己想取得全麵勝利不容易,此時必須繼續搞錢,給藩王們的福利降低,這就能極大力度地省下一大筆的錢。
崇禎想了很多,整整兩個時辰,王承恩不停地擬旨,而崇禎則是拿出了一張紙條,不停地在紙上畫著些草圖,計劃等。
隻是,這個毛筆實在是不太方便,看來得把這個鋼筆給製造出來,在鋼筆出來之前,至少先搞一些替代品。
“大伴,給朕搞些羽毛筆來,就是字跡比較小的那種,速度要快。”
“是,皇爺,奴婢遵旨。”王承恩答應著,轉身出去,沒多大一會兒就回來了。
王承恩的手中還真的多了一支羽毛筆。
“對,就是這種,朕暫時先用著。”崇禎接了過來,非常熟練地在紙上比畫著。
“朕已經畫了一個草圖,裡麵有詳細的設計步驟,令工部兩周內給朕生產出來一支鋼筆來。”
崇禎說著,把畫好的草圖放在了龍書案上。
“是,皇爺,奴婢明白。”擬好最後一份聖旨後,王承恩伸了個懶腰,急忙答應下來,從龍書案上拿起了草圖。
這個問題難度不是很大,有了草圖,王承恩有信心。
“你先去工部,讓他們立即加班加點,把這個給製造出來。”崇禎擺了擺手,然後拿起了羽毛筆繼續開始比畫了起來,“對了,大伴,等會把周延儒給朕叫來。”
“是,皇爺,奴婢遵旨。”王承恩答應著,轉身下去了。
看著王承恩離去的背影,崇禎明白,祖大壽那邊的問題不是很大,隻要聖旨下達,相信孫承宗一定會妥善處理的。
隻是藩王這邊,還是有些問題的,所以此時喊周延儒繼續商討一些細節。
過了不到半個時辰,周延儒與王承恩一起來到了乾清宮外。
“啟稟皇爺,周閣老正在大殿外等候。”
“宣!”
崇禎淡淡地說著,把手中的紙張隨意地放在龍書案上。
“吱呀”一聲!
王承恩領著周延儒走了進來。
“微臣參見陛下。”周延儒急忙跪倒在地,向崇禎行禮。
“周愛卿,免禮平身。”崇禎擺了擺手,指著旁邊的凳子語氣緩和,“周愛卿,坐吧。”
“謝陛下。”周延儒答應著,緩緩坐了下來,心裡很是忐忑。
“知道,朕為什麼叫你來嗎?”崇禎眉毛一挑,拿起了龍書案上的水杯,輕輕抿了一口。
“微臣愚鈍,還請陛下明示”周延儒有些忐忑地看著崇禎,微微一欠身。
“這些藩王可都是皇親國戚,朕從皇親國戚下手,你有什麼想說的嗎?”
崇禎微微一笑,神色淡定而從容。
周延儒一愣,此時的他有些懵,不太明白陛下的意思,於是他微微抬頭,忐忑地詢問:“陛下,您的意思是?”
“朕的意思?”
崇禎抬起了頭,“朕的意思是,大明如今的窘境,與這些藩王也是脫不開關係,你也是任重而道遠啊。”
“陛下放心,隻要您一句話,微臣一定全力以赴,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周延儒急忙從凳子上起身,向崇禎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周愛卿,坐下說話,不要緊張。”崇禎嘴角勾出一抹弧度,“如今的局麵是,如果隻發兩成,藩王們會不會有意見,朕宣你來,正是為了此事。”
周延儒的腦袋嗡的一聲!
他當然想到了這一點,這可不是小事,將來這些藩王怪罪下來,首先遭殃的就是他周延儒。
一時之間,周延儒神情緊張,半天都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