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天,蘇宇都在陪家人,直至下午傍晚,老支書來了,送來了一封信。
蘇宇打開,發現是人民文學寄來的,大致內容就是對蘇宇提交的稿件非常感興趣,希望可以征得他的同意,在他們的期刊上發表。
作為中篇裡最長的,想要發表,那就隻能選擇期刊。
若換成其他稿件,可能要分更多期,當成是小故事連載,但蘇宇寫著這篇【烏托邦城下的烏雲】內容十分精彩,劇情緊湊,勾人心弦,要是分為多期,可能會被讀者罵。
所以人民文學上層決定直接拍板,放在一期內發表。
人民文學一期月刊大概有一百頁左右,是可以放下八萬字內容的故事的,隻是突然加進來,可能需要重新排版。
對此蘇宇當然沒有意見,他回信表示同意發表,稿費通常是千字2元到7元,八萬字,也就是160至560之間。
蘇宇對此並不感冒,雖然信中提到了,他會為蘇宇爭取更多的稿費,但蘇宇本人並不在意,當然他也不會傻乎乎的說我不在意,你不用那麼麻煩。
蘇宇回信裡當然是表示感謝,然後隻求儘早發表,他沒有多提其他,怕引起懷疑。
寫封信被寄回去,即便加急信件,以當前的郵局能力,大概也需要四五天才能抵達。
蘇宇又去了一趟市裡的郵局,給人民文學發電報,讓他們可以安排排版了,信件已經在路上了。
這是為了不耽誤時間,電報要相對來說比信要貴,但為了達到目的,蘇宇並不在意這幾塊錢,那時候發電報是按字數收費的。
蘇宇今天發的電報,第二天人家就收到了,對方沒想到蘇宇回信了的同時,還發了電報,以為是蘇宇第一次被簽約發表內容,有些興奮,這種情況實屬正常。
也沒在意,按照規矩,又給蘇宇回了一份電報,是編輯自己做主,自掏腰包回複的,就幾個字,“收到,已經安排排版。”
就這樣,時間一晃,五月一日,人民文學正式發表,同時郵局也給蘇宇寄回來了幾份月刊。
由於是提前寄出去的,所以蘇宇收到時,剛好也是發表的日子。
人民文學寄過來的郵件,被送到了公社,由公社下發到村支書手裡再交給蘇宇。
如此一來,這件事就瞞不住了,原本蘇宇就是風雲人物,又和人民文學扯上關係了。
那就更不得了了,村支書更是盯著蘇宇拆包裹,仿佛不滿足好奇心,就不死心的樣子。
蘇宇隻好破罐子破摔,拆開包裹,裡麵有三套月刊,還有編輯的一封回信。
村支書接過去,仔細詢問蘇宇緣由,其實倒不是他好奇,而是這件事郭書記知道了。
也就是代替秦書記的那位新書記,他是秦書記的左膀右臂,許多觀點都不謀而合,這才幫了他一把,讓他上位了,同時也是提防政敵半路使絆子。
畢竟如果因為幫助蘇宇的一些事被抖摟出來了,他的名聲也會受影響,交給自己心腹,就沒有這層後顧之憂了。
郭書記是老人了,比秦隊還大,行事作風也是穩重求行,可能不是開闊者,但守江山肯定手拿把掐,畢竟這裡麵的門道,人家經營數十年,門清。
郭書記之所以那麼好奇,也是因為秦書記臨走有交代,多關注一下蘇宇,這人能幫大忙,但看不好,也容易惹大禍,讓他多加關注。
二人彼此之間的關係,郭書記門清啊,亦師亦友,彼此欣賞,可以說相當不錯。
郭書記當然不會因為秦書記走了,就故意刁難蘇宇,反而謹聽教誨,對蘇宇格外關注。
這不,聽說有蘇宇的郵件,還是人民文學寄過來的,他頓時好奇了,特意讓郵報員給村長說,問清楚到底啥事?
這種事,倒不是郭書記沒有邊界感,而是這個時代,你想有邊界感也不允許。
像是大學錄取通知書,第一個收到的一定是村支書,你考入大學啦,公社,甚至縣裡必然瞞不過,人家會親自上門恭喜,你說有什麼邊界感?除非是家信。
“烏托邦城下的烏雲?你寫的?可以啊。”
“想不到咱們村還出了你這麼一個大才子,了不起。”
“這份月刊就送我了,回頭我組織人學習學習。”
蘇宇趕忙攔住,心說你自己看看就得了,要是弄得全村人都知道了像什麼樣子?
村長雖然答應了,可蘇宇還是低估了他這一本稿件帶來的影響。
當天先是全家都知道了,老娘更是要組織全家聚會,慶祝,轉過天也沒瞞住,全村都知道啦。
原因也很簡單,村支書這人藏不住喜事,蘇宇畢竟是他們村子的,又跟他一樣姓蘇,屬於他的晚輩,那種自豪感是由內而外的,藏不住。
彆人問起,他說幾句,倒也沒什麼,巧就巧在,公社組織宣傳隊給村民宣傳政策,弘揚雷鋒精神等。
一個宣傳員,女同誌,得知了此事,問了村支書,這老頭子一時沒忍住,拿出來月刊。
結果這位女同誌是一個文青,平時就喜歡讀讀書,看看報,對文學的東西格外喜歡。
說是借去閱讀一下,村支書就借了。
結果這位宣傳員在給村民演講時,把蘇宇寫的作品,拿出來朗讀了。
其實人家也是出於好心,村民都知道蘇宇寫了一篇故事,還上了報紙,嗯哼,老百姓分不太清啥是報紙,啥是月刊。
總之很牛逼,為了滿足大家的好奇心,也為了同時滿足自己的好奇心,還不耽誤宣傳任務,她就直接朗讀起來。
其結果就是台下聽的迷迷糊糊不明所以,而幾個宣傳員則聽的淚流滿麵,可歌可泣,形成了詭異的畫麵。
聽得懂的,心痛如絞,聽不懂的,不明覺厲,迷迷糊糊,具體說了啥,一句沒聽懂。
老百姓雖然沒聽懂,但這篇故事以主頁排版,放在最關鍵,最亮眼的位置,加上他們自己的理解,瞬間覺得,這篇故事不簡單。
回去後就通報了郭書記,至此全公社都知道了。
這件事也不知是從下往上傳的,還是上麵接到了什麼消息得知了此事,但不到一周時間。
公社了竟然要對蘇宇提出口頭表揚,還要組織人學習他。
同時縣裡,市裡的記者也風雲而來。
雞窩裡飛出個金鳳凰,這下徹底炸了。
彆人牛不牛逼不知道,但本人有這麼牛逼的,那必須拿來這份作品欣賞一下。
各大學校,從高中到小學,甚至是賦閒在家的大學老師都聽說了。
炸了,徹底炸了,雖然大部分人看了,也不知道具體寫了什麼,但就是覺得很牛逼,不然怎麼可能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