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 第六十五章 薛仁貴這個人,你怎麼看?

第六十五章 薛仁貴這個人,你怎麼看?(1 / 1)

推荐阅读:

劉玉的娘親是柳氏是一個三十歲出頭的婦人,衣著樸素,見到公主殿下十分拘謹,一句又一句的懊悔自己家中太過寒酸,玷汙了公主殿下的鞋子。

好在太平並未在意,隻是和煦的坐在那張墊了布帛的椅子上,微笑道。

“玉兒很懂事,並未給本宮添麻煩”

“倒是本宮今日前來,怕是要叨擾了。”

柳氏連忙搖頭,有些手足無措。

麵對這位僅比她女兒大上幾歲的公主殿下,她卻是緊張的連話都說不出來。

不過好在太平也沒有為難這位淳樸的婦人,轉而跟劉玉聊起天。

柳氏便退到廚房裡準備飯菜了。

紅袖也沒有閒著,拿著裝著年貨的籃子跟了過去。

楊易並未打擾公主殿下和劉玉交談,隻是笑眯眯的看了一眼難得露出溫柔之色的公主殿下,便轉頭走出去,準備去把馬牽到一邊吃點嫩草。

這匹來自大宛的極品寶馬,是他從薛紹手中得來的,耐力極強,體格健壯,卻也要精心照顧。

他剛準備牽動馬繩,便聽到旁邊一個聲音冷不丁的響起。

“閣下便是楊家令?”

楊易眉頭微微挑起,旋即又舒展開來。

他轉過身來,一個身材高大,頭發斑白的老人。

這老人雖然年事已高,但是身軀依然挺拔,一張濃眉大眼的國字臉上,飽含風霜。

他的眸子和藹,卻隱有鋒銳,鼻梁高挺,眼角處,一道寸許長的疤痕增添了幾分肅殺。

楊易若有所思。

這匹大宛良馬過於乍眼,從入坊間開始,周圍圍觀的百姓不知有多少。

等到將這馬車停在劉玉家門前,遠處偷瞄的也不在少數。

不過他都沒有在意,畢竟這可是常人一輩子都看不到的極品純血寶馬。

被吸引過來很正常,不過這個老人是怎麼知道他是誰的?

他心裡閃過這個念頭,旋即笑了笑。

“是我。”

這老人笑眯眯的指了指劉玉家。

“老朽就住在隔壁,這丫頭與我相熟,剛剛咋咋呼呼的,老朽就聽見了”

“倒是冒昧上前,叨擾了楊家令。”

“老人家這是說的哪裡話。”楊易認真道:“在下是晚輩,談不上什麼叨擾,不知道長者貴姓?”

老人搖了搖頭。

“什麼貴姓不貴姓的,老朽就是個種地的”

“你就叫我老薛就好了。”

楊易從善如流,他笑道。

“老薛,那我就冒昧了。”

老薛笑嗬嗬道:“楊家令爽快,我就討厭那些麵上一套套的,還是直爽些好。”

“楊家令是個真性情的,前幾日應對吐蕃使臣,可謂是名震長安,讓老頭子我可是大為敬仰啊。”

楊易無奈的擺了擺手。

“長安多豪傑,我不過是個小官,算不得什麼名震長安。”

老薛臉色嚴肅。

“再多豪傑,也隻有楊家令能夠在元日這樣的喜慶日子還記得那些為大唐拚死的士兵們”

“咱們這些泥腿子,在大人物眼裡就是根草,折了再長便是。”

“朝廷諸公們爭權奪利的時候麵紅耳赤,卻不肯為兒郎們在吐蕃使臣麵前多費半句口舌。”

“楊家令雖然官小,但是在老頭子眼裡,卻是個一等一的英雄人物。”

楊易笑了笑。

“你過獎了。”

老薛歎了口氣,幽幽道。

“劉玉這丫頭的父親是個夥長,青海打敗仗的時候,音信全無。”

“她娘就一直跟她說,她爹還活著。”

“現在那些被俘的將士們有機會回來,這丫頭自然是高興的”

“就是不知道那批人裡,到底有沒有她爹。”

“當然這話我不敢說,她娘也不敢說。”

楊易沉默。

老薛隨即又歎道。

“一將無能,害死三軍。”

“李敬玄那個狗娘養的,不是好東西,要不是他,咱大唐將士怎麼能敗這麼慘?”

楊易深以為然。

“確實如此。”

“一軍之將,若是出半點差錯,便是影響千萬人的生死。”

老薛忽然沉默下來,臉上的皺紋微微顫動。

“要說青海大敗,也不是一回了。”

“大非川戰敗,可比這個難看多了。”

他嘴角咧開一個難看的弧度,飽經風霜的臉上帶著一絲複雜。

“楊家令啊,你覺得這大非川之戰的主將薛仁貴,跟這個李敬玄,有沒有區彆?”

“我感覺都是一樣的蠢,甚至薛仁貴更蠢。”

“他那一戰,可是大唐自立國對外作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失敗,把安西四鎮都給丟了。”

“楊家令,你怎麼看此人啊?”

楊易笑了笑,棱角分明的臉龐上露出一絲認真。

“老薛,你這就是說笑了”

“那大非川之敗,跟薛仁貴有什麼關係?”

老薛一愣,旋即似有些激動。

“怎麼跟他沒關係?”

“數萬人死在了那,他是主帥,他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楊易看著有些激動的老薛,心裡尋思這老頭是不是有親人死在了大非川,所以才對薛仁貴這麼痛恨。

他沉吟片刻,迎著老薛滄桑的眸子,緩緩道。

“主將是薛仁貴,但是責任卻不在他。”

“第一,副將郭待封,自恃名將郭孝恪之子,不聽軍令,薛仁貴給他留兩萬人在大非嶺上設柵以保護輜重,結果他卻不肯,帶著輜重部隊擅自行動,最後被吐蕃二十萬大軍包圍,這等勳貴子弟,神仙難救。”

“第二,論欽陵占據吐穀渾,除了吐蕃自己的軍隊,還可以驅使吐穀渾的人,加起來足足四十萬多萬人馬,絕非薛仁貴不到十萬的兵馬可以抗衡。”

“第三,大非川地勢高峻,氣候惡劣,我大唐將士生活在中原地區,在那等地方作戰,本就是失去天時、地利,而論欽陵則是對當地地形無比熟悉。”

“這些因素累積在一起,縱然是薛仁貴當世名將,也無力回天。”

老薛眸中滿是複雜。

“你覺得他是名將?”

楊易笑了笑。

“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

“這等人物,怎不是當世名將?”

老薛咧開嘴,似哭似笑,聲音沙啞。

“薛仁貴兵敗回來,皇帝把他從軍中除名了。”

“大唐百姓均以他為恥,因為大唐從未經曆如此失敗,大唐失去了安西四鎮,吐蕃占據了吐穀渾,控製青海湖,跟大唐搶奪隴右和河西走廊等地的控製,自此西域諸國便不受大唐控製”

楊易沉默了一會,笑道。

“後人會給他中肯的評價”

老薛沉默了一會,忽的嘿嘿一笑。

“可惜他一輩子再也領不了兵了。”

楊易思索了一番,旋即認真道。

“他還會上戰場的”

老薛臉色古怪。

“他被貶了,今年都六十七、八歲了”

楊易笑了笑。

“薑太公八十歲才遇到周文王。”

“重耳六十三歲才繼承大位成為春秋霸主。”

“百裡奚在齊國要飯,周國放牛,七十歲才成為秦國大夫”

“漢高祖四十七還在村頭看狗打架,五十五平定天下。”

“六十多正是闖的年紀”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嘛。”

老薛麵露古怪,旋即哈哈大笑起來,把眼淚都快笑出來。

“好,說得好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