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大唐:太平公主飼養指南 > 第五十二章 母女之間!武皇後的震怒!

第五十二章 母女之間!武皇後的震怒!(1 / 1)

推荐阅读:

兩日後。

含元殿內。

武皇後笑眯眯地摸著手裡的繡牡丹花飾的紅色手套,聽著太平嘰嘰喳喳地描述著這件手套的來曆,威嚴冷豔的俏臉上帶著一絲柔和。

“太平,你有心了……這禮物,母後很喜歡。”

太平紅潤的唇角得意地翹起。

母後果然喜歡,那廝說的沒錯。

她抱著武皇後的胳膊,笑嘻嘻道:“母後,那廝弄出了一種叫做火鍋的吃法,味道十分不錯,配上母後送過去的辣腳子更是香辣爽口,不如母後去公主府陪兒臣一起嘗一嘗……”

武皇後有些無奈地摸了摸太平的腦袋。

“這幾日母後怕是抽不出時間,吐蕃的使者來訪大唐,事關重要,母後可脫不開身。”

見到太平眼中難掩失望之色,武皇後又忍不住捏捏太平的臉蛋。

“過些日子母後再去公主府坐坐吧。”

太平這才露出笑臉,隨即她將腦袋縮在母後的懷裡,枕在母後柔軟豐碩的胸脯上。

“母後,吐蕃怎麼會派使者前來?去年,我們不是剛跟吐蕃打了一仗嗎?”

武皇後輕柔地撫摸著太平早上足足紮了一個時辰的發髻,麵上帶著微笑,眸中卻是寒光閃爍。

“不錯……去年,李敬玄率領十八萬兵與吐蕃將論欽陵戰於青海之上大敗,我大唐工部尚書、左衛大將軍、行軍總管劉審禮,副總管王孝傑被吐蕃俘虜……所以此次吐蕃使者出使我大唐,恐怕是敵非友……”

她眉宇間透著一絲憂慮,自然不是太平所能察覺到的。

太平乖巧地點點頭。

她安慰武皇後道:“區區吐蕃,如何能夠比肩我大唐?一時勝敗證明不了什麼,還請母後寬心。”

武皇後微微一笑,摸了摸女兒的腦袋,並未說話。

………………

三日後。

長安城內,一支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南門進來,往皇城的方向駛去。

這支隊伍的所有人均是著異族服飾打扮,頭發梳成辮子,身穿袍服,披著羊皮披肩,腳穿長靴,神色傲然,輕蔑地打量著周圍圍觀的長安百姓。

他們後麵還拉著一輛囚車,囚車裡麵坐著一個披頭散發的中年男人。

因為去年大唐戰敗於吐蕃,大唐的百姓對於這些吐蕃人眼中滿是憤恨之色。

那些吐蕃人卻毫不在意,麵帶微笑,在眾多百姓憤怒的眼神中怡然自得。

幾十年前還需要他們仰望的大唐,如今已經被他們數次擊敗。

曾經伏低做小的自卑心理,讓他們此時麵對曾經不可戰勝的宗主國越發膨脹起來。

路邊的眾百姓議論紛紛。

“聽聞吐蕃使者要出使我大唐,應該就是這一支了。”

“這是出使大唐嗎?看他們的樣子像是來耀武揚威了。”

“成王敗寇,又有什麼辦法,誰讓咱們的將領不爭氣呢。去年敗給吐蕃,連先鋒總管、副總管都被俘虜了,簡直是太丟臉。”

“說起這個,聽聞吐蕃這次來訪大唐,說是要歸還行軍副總管王孝傑將軍,那囚車上的是不是王孝傑?”

“歸還我們的將軍?吐蕃有這麼好心?”

“……”

………………

含元殿。

殿內一片肅穆,寂靜。

武皇後神色冰冷。

“本宮給他們開了西門,他們卻從南門一路穿過長安,這是在給我們示威?”

旁邊的眾人默然無語,心裡也是倍感恥辱。

曾幾何時,吐蕃不過是仰望他們的一個小國罷了,幾十年過去,吐蕃卻已經是跟他們分庭抗禮、不可忽視的一方大國了。

甚至於他們現在不得不承認,吐蕃在軍事上絲毫不遜色於大唐,甚至猶有過之。

武皇後按捺住內心的憤怒,淡淡道:“此次吐蕃來訪我大唐,必然是敵非友,來者不善。稍後還請諸位不要懈怠,以免墮了大唐國威。”

眾人紛紛拱手:“是,天後娘娘。”

………………

半個時辰之後。

在眾人的等待之下,一個太監快步走進來,恭敬道:“吐蕃使者讚悉若率一眾吐蕃使者前來覲見天後娘娘。”

武皇後微微頷首:“讓他進來吧。”

那太監隨即退下。

片刻之後,一個身著吐蕃服飾、頭發紮成辮子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

他麵容硬朗,濃眉大眼,皮膚黝黑,一抹八字胡卻是給他增添了一絲狡猾的色彩。

他領著一眾使者,朝著武皇後行了一禮。

“噶爾·讚悉若多布見過大唐天後娘娘。”

武皇後神色平靜:“諸位使者免禮。”

“前些日子聽說貴國讚普身體不適,偶感風寒,不知如今狀況如何?”

讚悉若微笑道:“多謝天後娘娘關心,讚普身體已無大恙。此次微臣來訪大唐,帶來了讚普的書信,還請天後娘娘一觀。”

他說著掏出一封書信,旁邊的上官婉兒上前將這封信接過,檢查了一番,隨即拆開遞給武皇後。

武皇後看了幾眼,鳳眉微微挑起,珠圓玉潤的鵝蛋臉上透著一絲若有若無的譏笑。

“貴國讚普的問候,本宮已經收到。讚普希望兩國和平,這也正是本宮以及陛下所希望的。”

“隻是吐蕃屢次侵犯我大唐邊疆,如何能算得上和平共處?”

裴行儉等武將紛紛轉過身來,目光冷然地盯著一眾吐蕃使者,鐵血肅然的氣息瞬間彌漫開來,讓人喘不過氣的壓力向著這些吐蕃使者撲麵而來。

不少吐蕃使者麵色微微一變,頓時反應過來,大唐雖然敗給了他們吐蕃幾次,但是仍然是那個東方最強大的國家,不容他們小覷。

不少人心裡微微凜然,將心頭的那一絲輕視撚去。

讚悉若神色不變,不慌不忙道:“兩國邊疆征戰,亦非我讚普所願。隻是邊疆混亂,有時候誤會頗多,容易起紛爭。”

“去年我吐蕃與大唐戰於青海之上,兩國刀兵相向。我吐蕃讚普十分傷心……今年特地命微臣前來,將貴國大將王孝傑歸還大唐,以示我吐蕃願與大唐和平共處的誠意。”

殿內文武百官一愣,眉頭緊鎖。

他們當然知道吐蕃此次前來是帶了王孝傑,隻是沒想到吐蕃居然就這麼輕易地把他們這邊的大將放回來?

武皇後鳳眉微微蹙起。

她是從大唐政治博弈中殺出來的天後娘娘,可不是十幾歲的少女那般好蒙騙,吐蕃會有這麼好心?

她冷冷地注視著讚悉若。

“條件呢?”

讚悉若搖了搖頭,一臉人畜無害。

“天後娘娘誤會了,我國讚普是真心的希望能夠跟大唐建立良好的關係,和平共處,絕無任何要求。我國將貴國大將王孝傑也是毫發無傷地送回來了。就在殿外,娘娘現在就可派人將他帶走。”

眾人麵麵相覷,吐蕃真的就這麼好心?

武皇後深深的看了一眼讚悉若,淡淡道:“隻要邊疆穩定,我大唐自然也不希望和吐蕃產生矛盾。諸國安定,和平共處是我大唐一直所提倡的。”

讚悉若麵帶微笑。

“如此,那便再好不過了……兩國和平是我國讚普一直所期望的。讚普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希望能夠跟大唐的關係更加親密。”

“當年太宗皇帝嫁文成公主,今昔,何不親上加親?我國吐蕃王子,正值當年,仰慕大唐太平公主許久,今日微臣前來,正是向天後娘娘提親。”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