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團仿佛銀河一般的液體不斷在天工造化爐中閃爍,見狀,李昭心知這是天工造化爐不知道哪種兵刃最適合自己,但材料又不足生成所有自己能用的兵刃。
看著兩團液體,李昭心念一定,下一刻,液體緩緩凝形,變成了兩柄星光熠熠的兵刃。
一刀一劍。
劍者,長逾三尺七寸,劍身銀亮,其上輝光浮動,又有星辰鬥轉,視之仿佛仰觀星河。
刀者,長逾四尺,刀身筆直呈紫黑色,幽冷如淵,又深沉如夜,一如深不見底的幽淵直欲吞噬一切。
刀劍成型一瞬,無邊雷光瞬間如天柱倒轉,瘋狂朝著二者傾瀉。
雷光如柱如牢,將二者死死困在雷光之中,不住嗡鳴仿佛要將其摧毀。
李昭看到這一幕,心不由得懸了起來,剛出爐的兩把兵刃,在雷光中不斷哀鳴,雷光仿佛道道巨挫,將兩柄剛出爐的兵刃摧的火光四濺。
此時李昭身處深山,所以並不擔心這等異象會引人窺伺。
但卻害怕自己這兩柄兵刃就此毀在雷劫之中。
隨著時間推移,雷柱已經持續三日許,仍自不消。
而兩柄寶兵也到了極限。
刃身鮮紅欲滴,隨時要化為液態。
危機時刻,李昭福至心靈,並指如劍劃過自己手腕。
鮮血飆出直衝兵刃而去,瞬間將其冷卻,而血液中蘊藏的元氣仿佛給兩柄兵刃注滿了動力,一刀一劍,猛地掙開雷劫壓製。
呼嘯升空,如兩道利箭在烏雲中穿梭,隻是轉眼,漆黑如墨的烏雲便被這一刀一劍澆滅。
隨後刀劍遁至李昭身側,親昵的蹭著他的大手。
看著手中兩柄無比和手的兵刃,李昭心中滿是暢意。
兩柄兵刃宛如自己延伸的手臂甚至心意相通,揮動之間,空氣都被無聲割裂久久不能複原。
“好兵刃!”李昭耳邊忽然傳來一道欣慰的讚歎。
得兵狂喜的李昭瞬間感覺一頭冷水當頭澆下。
“什麼人?!”
話音未落,李昭雙手一空,一刀一劍已然消失不見。
下一刻,李昭麵前出現了一個黑衣白發的老人,正饒有興致的打量著手中刀劍。
老人須發皆白,但是麵如孩童稚嫩,渾身更是沒有任何氣機顯露,但卻輕而易舉的踏足虛空。
老人看向李昭笑問道“隕星玄鐵老夫也有,但是這玩意老夫都難以鍛造,沒成想你小子倒是將之鍛造成兵。”
“少年郎不錯,這雙兵刃可有名字?”
感受著與兵刃莫名的聯係,李昭沉聲道“劍名鬥移天淵,刀名掩日伐冥”
老者咂咂嘴道“有品,
名字不錯,這兵刃也不錯,若不是認主了老夫都想收入囊中了。”
隨後鬆開兵刃,刀劍自動回到李昭身側。
老人看著李昭讚歎道“小小年紀實力不俗,氣運更是曠世罕見,可惜老夫不收徒了,不然還真想把你小子收入門下,順便看看你能折騰出什麼動靜”
對方實力深不可測,給他的感覺甚至要強於楊之煥,這老頭到底什麼來路?
“不知前輩是?”李昭謹慎的問道。
老者大笑道“人間一散人罷了,今日感受天機異動,想著是天下有大變,就起意出來走走,沒想到是你小子在鍛兵,不過見到這一刀一劍,倒也不虛此行。”
“好了,老夫就不打擾你行程了。”
說完,老者便如從未來過一般,驟然消失在李昭眼前,給李昭的感覺就像天地把此人刪除了一般。
看的李昭臉色難看無比,大乾怎麼還藏著這麼個玩意?這老家夥哪裡蹦出來的?!
遠處,老者聽著李昭心底腹誹失笑搖頭。
你小子堂堂一國之君卻有這麼深的江湖糾葛,你這皇帝當得也夠累的。
掐指一算,老者臉色一僵,隨後有些晦氣的甩甩手。
“怎麼這兩個逆徒也摻和進來了?”
見對方徹底沒有蹤跡,李昭這才鬆了口氣。
感受著兩柄寶兵親昵的意識,李昭這才徹底安心。
正想著收入儲物袋,下一刻,儲物袋便被二者身上的氣息撕碎。
看的李昭相顧無言。
感情隻能帶在身邊不是?
也罷
招搖就招搖一點反正自己進入先天的契機儘在眼前!
有了先天大宗師的實力,隻要楊之煥不出,誰能動自己的兵刃?
隨即李昭腰橫刀劍,朝武當山疾馳而去。
徐盈盈洗白給的獎勵,加上下階段商店開啟,給了李昭步入先天大宗師的契機。
天地本源便是李昭進入先天的契機。
但想要用這個契機還必須要近距離觀摩先天強者交手,才能從中窺得那一縷先天靈機。
以這屢先天靈機為引,使用天地本源,才能讓李昭一窺先天神異,沒有這屢引子,即便用了天地本源,也不過是隔水觀花霧中看月。
所以武當山一行,似乎還真有必要。
想到交予徐盈盈那封信,李昭心底微微一軟,他是在賭,賭徐盈盈看到自己為大乾儘心甚至赴死,會改變自己心底的態度。
如今看來,自己賭對了。
大宗師實力全力趕路,很快,李昭便看到了人影攢動的武當山。
呼~
李昭飄然落在武當金頂之上。
眾人看到這位不良司天罡校尉之時,眉頭不由的緊蹙。
“不良司之人也想來為大乾武林出手麼?”
“難說,此人氣息酷烈是一位大宗師不假,可不一定是為了大乾武林哦”
“可不麼,你忘了小皇帝成立不良司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鎮壓武林麼?”
“前番把各大宗門的殘脈救走,全部收歸洛京武院,現在恐怕是想借楊之煥之手,讓我等低頭呢”
“但如果真有朝廷助陣”
正議論著,忽然眾人腳下微微一顫,一股莫名的波動,從西南方向傳來。
下一刻,七道身影閃身而出,高懸武當上空。
蕭青雲看著西南方向沉聲道“天台山裂了,那人恐怕走出來了!”
“宗師以上者,隨老夫前往蜀中!”
“是~”
回應衝天而起,隨後一道道身影站在蕭青雲七人背後,足足千人,其中宗師九百餘,大宗師也有數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