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長?!”
李汲眼神微動,萬聖書院隻有一位山長,那邊是書院的創立者。
這位萬聖書院的創立者據說自大乾立國之初便存在了。
現在還存在著?
上官庭芝眼神悠遠道“是啊,山長也說當今聖上,有聖君之姿,可為大乾中興之主”
“那書院的意思?”李汲緊張道。
“放心,山長隻是覺得陛下為君之道高妙,但仍自是一個腐朽的帝王”
“如今的大乾什麼都缺,唯獨不缺一個帝王”
“即便再賢明的帝王,也不過是橫亙在大時代前的阻礙”
聞言,李汲心頭微微一鬆,歎道“可惜了我那手段驚人的侄兒了”
上官庭芝點點頭“如此英才,若是歿了著實可惜,老夫倒是想跟他聊聊了”
另一邊,看著緊隨身後,欲言又止止言又欲的於廷於首輔。
李昭笑道“怎麼了?也有於首輔不敢說話的時候?”
於廷聞言苦笑道“陛下明鑒,江南道如今的狀況,臣確實不知道說什麼的好”
“但臣覺得不能讓寧王殿下去南夷”
“去了,南夷就成我大乾的心腹大患了!”
李昭止步,反問道“現在就不是麼?”
“首輔還沒看出來麼?”
“萬聖書院與朕的皇叔已經沆瀣一氣,已經是我大乾的心腹大患了!”
“既然他們不想放棄這十萬鎮南軍,那朕就給了!”
“不是喜歡永鎮西南麼?就去鎮著南夷吧!”
於廷苦勸道“陛下勿要鬥氣啊,彼時寧王坐鎮鎮南關與南夷暗通曲款還有收斂”
“若是陛下讓寧王去南夷駐軍,那他們”
“朕就是等著他們聯合,等他們揭竿而起”李昭冷冷道“但是在這之前,朕還有事要做”
“成興,把伯顏溥花請來,首輔,你也一起就坐吧”
於廷有些不明所以的看著盛怒的李昭,小心道“陛下有何打算?”
李昭吐出一口濁氣,冷笑道“給寧王找個好對手,他以為朕決議把伯顏溥花提到大乾是什麼打算?”
沒一會兒,成興帶著憔悴的伯顏溥花來到李昭麵前。
伯顏溥花看著眼前這個俊朗年輕的皇帝,心神一陣恍惚。
就是他派人輕而易舉的突破天塹阻攔,直接把洛都改為羅都?
如此年輕有為的君主這大乾未來會強大成什麼樣子?
大乾,當真得天佑?
李昭卻上前將其扶起,親熱道“伯顏國主免禮”
“你我兩國雖然多有桎梏,但朕覺得這些都是過去之事,如今你我兩國既然一體同心,當攜手共進才是。”
伯顏溥花有些茫然的看著李昭,有些不明所以。
他不理解,這個年輕的帝王為什麼會對自己這麼客氣?
但對方示好,自己一個敗軍之主也不好再端著,趕忙和氣道“今後南夷全憑陛下做主。”
李昭笑道“南夷朕可做不了主,當然,伯顏國主似乎也不行”
伯顏溥花麵色一僵想到設樓的態度,頓時有些頹敗。
下一刻,伯顏溥花心頭一動,這位年輕的帝王也不能對南夷令行禁止?
這是為何?
李昭溫聲道“伯顏國主不要氣餒,雖然南夷對國主多有失禮,但是在朕眼裡,你才是南夷之主。”
“陛下小王手無寸鐵,身無一兵一卒算什麼南夷之主啊”伯顏溥花苦笑道。
李昭神秘一笑“誰說國主身無一兵一卒?”
伯顏溥花不由得麵露不解,李昭笑道“江南道不還有國主數萬兵馬呢?”
“國主肯將這些兵馬讓渡回南夷麼?”
“若肯那朕也就沒有留下國主的必要了”
聽到這話,伯顏溥花眼睛亮了。
“陛下是打算讓小王統領這些士兵!?”
李昭輕笑反問“伯顏國主不願意麼?”
“願意!願意!”伯顏溥花忙不迭道。
“朕不僅還你士卒,還給你糧草軍械,還送你回南夷,而且今後但有所需,直接去信鎮南關便可”李昭大氣道。
伯顏溥花心頭卻一驚,如此多的好處,要是眼前人沒有彆的打算,騙鬼去吧!
“陛下請明言,小王需要做什麼!”
李昭輕聲道“不需要做太多,隻需要你繼續做你的南夷國主身份即可”
伯顏溥花卻有些不解“有了大軍,小王回南夷地位自然無可撼動,陛下此言”
“大乾的寧王,已經被派往南夷駐軍了”李昭平靜道“十萬鎮南軍已經儘數派往南夷”
“即日起,寧王與你共治南夷”
伯顏溥花臉色變了,他與寧王雖然暗通曲款,但可並不意味著對方會對自己禮遇有加!
如今更是同駐南夷
陛下這是讓自己跟寧王李汲對峙呢
“伯顏國主可願回南夷?”
伯顏溥花猶豫了,但是沒有猶豫太久。
在大乾,他頂多成為一個富戶,但是回到南夷,他就是三千裡河山的主人!
鎮南軍那又如何!
設樓又如何!
伯顏溥花躬身一禮,沉聲道“小王願為陛下效勞!”
“好!”
伯顏溥花離去後,於廷眼神有些恍惚。
“陛下,非我族類”
李昭打斷道“攘外,必先安內,眼下萬聖書院才是”
咚咚咚~
敲門聲打斷李昭的話,門外傳來成興不悲不喜的聲音。
“陛下,九先生請見”
李昭沉默片刻,輕聲道“讓他進來吧。”
話落,宮門打開,上官庭芝緩步走進。
“見過陛下”
李昭漫不經心道“聲名赫赫的九先生來訪,不知有何事?”
上官庭芝看看四周,自顧自道“陛下不賜座麼?”
李昭平靜道“三兩句話而已,站著說就行了”
上官庭芝輕笑“無妨,便依著陛下就是。”
聞言,李昭額頭青筋暴起,這老小子這姿態,是把自己當他那頑劣的子侄輩了!
“直說吧,尋朕何事?”李昭平靜道。但是任誰都聽得出,那平靜之下的滔天怒火。
上官庭芝笑道“在下來此就是想問問陛下,陛下對萬聖書院怎麼看?”
李昭聞言,雙目居高臨下,看著上官庭芝道“江南道洪澤遍地之際,不見你萬聖書院為民請命;江南道賊寇劫掠之時,不見你萬聖書院出人鎮壓;江南道勠力同心抗災之際,不見你萬聖書院前去馳援。”
“如今天災平定,百姓安然,倒把你們顯出來了”
“你覺得朕會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