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水根聽了點點頭,表示認同,說道:“是啊!我還沒來得及仔細看,但可以想象,經過這樣铇光後,樹紋肯定會非常好看!厲害啊……”
緊接著,他又說:“等你有空的時候,給我們做幾條板凳吧,正好可以檢驗一下你的手藝有沒有進步……”
鄒建民爽快地答應道:“好的,噓噓(叔叔)儘管放心,我的技術絕對沒問題,保證能讓你滿意……”
鄒水根對鄒建民的新派做法非常滿意,覺得這小子的想法和手藝都很不錯。
鄒建民足足花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叔叔家的房子裝修好了。
鄒水根在裝修好房子後,特意挑選了一個黃道吉日搬進了新房。
而原來的老房子則歸鄒水山一家所有。
鄒建民回到自己的房間,又動手製作了一個精致的茶幾。
悶子看到鄒建民的茶幾後,覺得非常好看,便邀請鄒建民幫忙給他家做一些家具。
鄒建民做的家具獨具特色,屬於新派風格,一般的木工根本不會做這種樣式的家具。他做出來的椅子、桌子、櫃子等都很精致,讓人眼前一亮。
不久之後,際頭山開始修建水電站。這個消息讓際頭山人興奮不已,因為這意味著他們即將迎來財富的機遇。隨著工程的推進,際頭山將麵臨拆遷和移民,而國家會給予相應的補償。
此外,大量的粗活也需要勞動力來完成,隻要家中有勞動力,都能找到工作掙錢。無論是男人還是女人,甚至連老人和孩子也能賺到錢,而且工資待遇相當不錯,比平日裡手藝人的收入還要高。
鄒建民也被舅舅叫到際頭山幫忙乾活,主要負責打石子。當時並沒有打石機這樣的工具,隻能靠人工把大石頭敲碎成小石子。這項工作非常辛苦,但需求量卻很大。
每天,鄒建民都會和表舅付正德一同工作。付正德雖然比鄒建民小一歲,但卻是個乾活的能手。由於兩人年齡相仿,有著共同語言,所以相處得十分融洽。每天晚上,鄒建民都會住在際頭山舅舅家。
鄒月紅,她每天都要辛苦地打石子、做家務,還得給大侄子鄒建民做飯……
工作期間,鄒建民不小心把錘子砸到了自己手上,疼得他直咧嘴,手指也變得又黑又腫,沒辦法隻能休息好幾天才能繼續工作……
就這樣,鄒建民在際頭山打石子的活一乾就是兩個月。
這天,薑論貴承包了電站立模的工程,想讓鄒建民幫著一起乾。畢竟這也是木工的活兒,而且工錢比打石子更高,一天輕輕鬆鬆就能拿到六十塊錢呢!
相比之下,打石子一天最多也就四十多塊錢,而當時木工的基本工資才二十五元一天呢。
所以,對於鄒建民來說,木工立模能拿到六十元一天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收入了。
不過,薑論貴作為小包工頭,他自己每天可以拿到一百元,其中二十元是從鄒建民那裡抽取的提成。
因為這個工程是由他承包下來的,所以他拿這二十元的提成也是理所應當的事情,如果換作其他人,說不定抽取得會更多呢……
因為親戚關係,再加上他們本身就玩得很好,所以鄒建民每天能拿到 60塊錢,而其他人隻有 50塊錢。就連甘坑村的木匠付新友也隻能拿到 50塊錢一天。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冬天來臨,天氣變得異常寒冷。由於山上結了冰,工作起來很不方便,所以一天實際上隻需要乾下午半天的活兒。沒過多久,新年就要到了。
隨著新年的到來,鄒建民又長大了一歲,已經年滿 18歲,成為一個成年人了。
新年過後,薑論貴邀請鄒建民和他一起從事木工工作。鄒建民考慮到自己目前並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便欣然答應了。
就這樣,鄒建民和薑論貴開始合作從事木工工作。首先,他們完成了際頭山剩餘的收尾工作。接著,薑論貴在張家灣的小料加工廠接了一批活兒。
薑論貴之所以邀請鄒建民一起乾活,是因為他不想再跟他父親一起做事了。這樣一來,他就可以避免被父親管束,可以自由自在地工作了。
鄒建民和薑論貴乾活的套路和薑論貴爸爸完全不同,他們更注重效率和速度。
儘管如此,最終出貨時,鄒建民和薑論貴總是能夠更快地完成工作,並且賺到更多的錢。
相比之下,薑經順帶著玉山的一個徒弟,無論如何努力都趕不上鄒建民和薑論貴的進度。
這段時間裡,薑論貴和方秀琴之間的關係變得愈發親密。他們時常一同外出遊玩,享受著彼此的陪伴。
然而,鄒建民對此一無所知,他仍然沉浸在與薑論貴一起玩耍的快樂之中。對於鄒建民來說,隻要有朋友相伴,他便感到滿足。
此外,鄒建民還會抽出一些時間前往盧川看望張龍英,但他卻漸漸察覺到自己與張龍英之間的距離似乎在拉大。見麵的機會越來越稀少,鄒建民始終不明白其中緣由,他無法找到問題所在。
在張家灣的工作尚未結束時,薑論貴又在長塘塢村接下了另一套活兒。因此,鄒建民和薑論貴決定轉移陣地,前往成塘塢繼續工作。這樣一來,他們距離棺山口更近了,出行也更為便利。
張家灣的活留給薑論貴爸爸乾。
這樣一來,薑論貴和鄒建民兩個人就有更多時間來做其他事情了。
不久之後,方秀琴又去給鄒貴芝當學徒,學習製作沙發的手藝。她在壩頭努力工作,不斷提升自己的技藝水平。
而鄒建民則每天都會和薑論貴一起回到桐聲村居住。鄒建民他自然而然地選擇住在小姑媽鄒小紅家。
桐聲李家隊迎來了一位新社員,名叫許根貴,是新安江移民。他的女兒許新華今年 16歲,因為沒考上高中,隻能在家裡玩耍。她經常會到鄒小紅家裡玩耍,漸漸成為了好朋友。
一天,鄒建民下班後回到小姑媽鄒小紅家住宿。許新華看到鄒建民後,心中不由自主地湧起了一絲好感。
這微妙的情感變化並沒有逃過小姑媽鄒小紅的眼睛,她笑著說道:"新華,你覺得我這個大侄子長得帥不帥呢?"
許新華聽到這句話,臉上泛起了一抹紅暈,有些羞澀地低下了頭,輕聲回答道:"嗯!"
鄒小紅見狀,故意調侃道:"哎呀,怎麼還臉紅了呢?"
許新華的心虛被識破,連忙解釋道:“才不會了,人家才不會臉紅了……”
然而,她的辯解卻顯得有些無力,反而讓自己的臉更紅了。
鄒小紅看著她害羞的模樣,不禁笑出聲來:“哈哈哈,還說沒有呢,看你這一臉桃花樣。”
許新華愈發感到尷尬,她試圖轉移話題,但心裡卻忍不住偷偷地想:是啊,他真的很帥呢……
鄒小紅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繼續逗趣道:“是不是看上了我們家大侄子了?哈哈……”
許新華被說中心事,臉色變得通紅,結結巴巴地回應道:“才沒有了……”
她心中暗自懊惱,為什麼自己總是這麼容易臉紅呢?
鄒小紅看著她那可愛的樣子,笑得更加燦爛:“你看看,又臉紅了,還不好意思了……這事包我身上,到時候我給你們做主……”
這時,鄒建民走了過來,好奇地問道:“誰姑(小姑媽),你們聊什麼呢?聊得這麼開心【表情】……”
許新華馬上說:“沒有,隨便聊聊…”他的目光卻一直停留在鄒建民身上,那眼神充滿了異樣,讓鄒建民感到十分不自在,甚至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
鄒建民沒有再多說什麼,便轉身離開去找村裡的薑論貴等人玩耍。
從那天開始,許新華變得異常殷勤,總是對鄒小紅阿諛奉承,時不時還會主動前往鄒小紅家中幫忙乾些雜活。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間已進入四月,天氣逐漸轉暖,夏日的氣息漸漸濃厚起來。此時,鄒國英需要鄒建民為她製作一些家具。
於是,鄒建民和薑論貴一同前往虹橋大隊大姐鄒國英家,幫助她製作家具。
碰巧的是,鄒建民的同學邱葉林也在虹橋擔任木工工作。午飯休息時,鄒建民會抽空去邱葉林的雇主家稍作停留,然後再回到姐姐家繼續乾活。
夜晚,當有空閒的時候,鄒建民會前往盧川找張龍英一起玩耍。
然而,這一次情況發生了變化。
張龍英突然對鄒建民說:“民哥哥,我們分手吧!”這句話如同一道晴天霹靂,讓鄒建民驚愕不已,連忙追問原因。
張龍英說:“主要是我媽不會答應我跟你的,說你住西山,又沒有出息…”
鄒建民心裡十分傷心,猶如萬箭穿心,又似寒霜侵骨。他咬著牙,心中暗暗發誓:“我一定要乾一番事業,讓那些瞧不起我的人看看,我是不是無能之輩…你等我有錢了再來找你…”
張龍英說:“民哥哥…對不起!我等不了你…恐怕…我…”
鄒建民說:“你什麼都不用說了,我明白…我會讓你們刮目相看的……”
鄒建民傷心地離開了張龍英,回到虹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意識到,要想改變現狀,必須要有自己的事業。於是,他開始暗中盤算著出去開店當老板。
有一天,鄒國英家的活兒乾完了,薑論貴提議去壩頭玩。鄒建民欣然同意,便跟著薑論貴一起前往壩頭。到了壩頭,鄒建民意外地看到政府門口貼著一張招標廣告:壩頭鎮文化商店招標。這個消息讓他心動不已。
當天,鄒建民就和薑論貴一起去了桐聲小姑父家。晚上,薑論標下班回家,鄒建民迫不及待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
薑論標聽後表示支持,並告訴他自己的戰友吳樟樹正好負責管理壩頭的文化部門。
於是,鄒建民和薑論貴決定立即行動起來。他們騎著自行車,連夜趕往壩頭茶場尋找吳樟樹。吳樟樹是壩頭鎮的武裝部部長,現在負責接管文化部門的工作。由於他的妻子在茶廠燒飯,所以他們在茶廠附近安了家。
到達吳樟樹家後,鄒建民和薑論標向他表明了來意。吳樟樹熱情地接待了他們,表示願意幫助,並提供一些相關的建議和指導。這對鄒建民來說無疑是個好消息,他感激涕零,同時也充滿了信心和希望。
吳樟樹滿口答應了,讓鄒建民明天直接去鎮裡找他,並告訴他辦公室在哪裡。兩人又聊了一會兒,薑論標就帶著鄒建民離開了。
薑論標和鄒建民回到桐聲的時候已經晚上 10點多了,兩人隨便洗漱了一下就上床睡覺了。
第二天一大早,鄒建民就起來了,簡單收拾了一下,騎著自行車去壩頭鎮了。到了鎮裡,按照昨天說的地址,鄒建民順利地找到了吳樟樹。
吳部長很熱情,叫來了主管文化部門的工作人員汪耿獻,說了鄒建民的來意。然後他們一起看了合同,沒有問題之後,鄒建民就在上麵簽了字。接著,吳部長又讓人拿來了公章,蓋在了合同上。就這樣,鄒建民正式成為了壩頭鎮文化商店的負責人。
鄒建民簽完合約,心情格外愉悅。他樂哈哈地騎著車回到西山,迫不及待地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爸爸媽媽。
付曬花笑著說:“我家兒子有出息了,以後就是老板了!”
鄒水金也笑著點點頭,表示支持。
爺爺奶奶知道這件事後,付金香還特地燒了一碗紅棗燉雞蛋給大孫子吃。
鄒森田則樂嗬嗬地囑咐鄒建民要好好乾。他們都很高興,但同時也有些擔心,畢竟家裡條件不好,不能給鄒建民提供太多幫助。
鄒建民明白家人的擔憂,他安慰大家不用擔心,他會努力工作,不辜負大家的期望。最後,他還提到了弟弟鄒建文,希望在壩頭能照顧好他。原來,鄒建文也在壩頭虹中讀書,這也是鄒建民選擇來壩頭的原因之一。
鄒建民第二天一大早就趕到了壩頭鎮。他原本打算直接到文化商店上班,但到了之後才發現店鋪還沒裝修完。無奈之下,他隻好去找在壩頭搞照相的同學葉東生。
葉東升在壩頭農戶家裡租了一間房子,專門用來給人拍照。這裡生意不錯,虹中的女學生們經常光顧。
鄒建民來到後,便開始幫助葉東升做一些拍照和洗照片的工作。
葉東升的照相店吸引了很多人前來拍照,其中包括一些高中生。在這裡,鄒建民結識了許多虹中的老師和學生。
同學們知道鄒建民馬上要到文化商店工作了,紛紛表示會前去支持。
告讀者,耐心的往下看,越後麵越精彩…錯過了就是一輩子…
下集更為精彩…每天都有更新,謝謝!真實故事。
作者:天外小神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