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章 上輩子的變數(1 / 1)

推荐阅读:

劉曉迪說了好幾句話,都沒聽到周輝回應,她心裡咯噔一下。

難道周輝對她變心了?

“周輝,你在聽我嗎?”

周輝收起嘴角那抹意味深長的笑容,說:“聽著呢,你費儘心思找到我住的酒店的電話,應該不是單純想敘舊吧?說吧,你到底有什麼事?”

沒有離開房間的葉蓮,聽到周輝這樣跟劉曉迪說話,心情頓時舒暢了。

電話那邊的劉曉迪,怔愣了好一會,才說:“周輝,你說得沒錯,我確實是費勁心思找到你的電話。電話是找你爺爺要到的,大概他也覺得我挺適合當你的合作夥伴。”

“合作?你不是有一份好工作嗎,隨時能接觸外賓,跟我這樣沒文化的知青,有什麼可合作的。”

劉曉迪深吸一口氣,努力地壓製住心中翻騰的情緒,說:“就是因為你沒文化,我可以補足。想必你去鵬城已經很多趟,應該知道現在掌握英語的優勢。你做外貿,我可以給你當翻譯。”

周輝說:“你給我當翻譯?你為什麼不給你那個商業奇才的哥哥當翻譯呢?你難道沒聽外麵的人說嗎,你哥的腦子特彆適合當商人,要是早幾十年出生,十裡洋場有一半的家業是他的。”

劉曉迪自然能聽出周輝語氣中的諷刺,她也終於意識到此時的周輝已經不再是以前暗戀她的周輝。

“周輝,我跟你說實話吧,我從來不覺得我哥在做生意方麵能跟你比。我也不認為我家裡人能看得到我的才華,所以我想跟你合作。”

聽到這句話,周輝的臉色緩和了許多,他嘴角勾起,正準備說些什麼的時候,才發現葉蓮居然還在房間裡。

“你出去!”周輝沉聲對葉蓮說道。

葉蓮咬著唇,像是在做什麼抉擇,她柔聲地說:“周總,剛才的燒餅是不是不合胃口?我再去幫你看看有沒有其他吃的?你最近一直東奔西跑,工作那麼累,要是再吃不好,身體垮了就不好了。”

聲音溫溫柔柔,語氣裡也全都是關心。

電話那邊的劉曉迪自然也聽得很清楚,她立刻問周輝:“周輝,誰在跟你說話?我怎麼沒有聽你爺爺說你有對象的事情?”

原本周輝對葉蓮的反應有些不滿,但是聽到劉曉迪的反應,周輝突然又覺得葉蓮做得不錯。

“你去幫我看看有沒有小餛飩,有的話就買,沒有的話就算了。也不用跑得太遠。”

“好的,那周總我先去了。”

周輝何嘗不知道葉蓮對他的那點小心思,兩個人住在酒店裡,隔著一堵牆,他想對她做點什麼其實也挺方便的。

但是之前葉蓮對他特彆拿喬,手可以摸一摸,再過分就不行了。

哼,他周輝也不需要強人所難。

此刻,周輝特彆享受兩個女人因為知道對方的存在,而發生的微妙變化。

兩個女人為了他爭風吃醋的感覺其實也挺好的。

……

葉蓮心裡那叫一個氣啊!

她先是氣劉曉迪居然冒出來想摘桃子,想著想著不知道怎麼的,又想起那個失之交臂的五十萬。

倘若那天能一舉拿下五十萬,周輝對她的能力絕對不會懷疑。

她也能大大方方地提條件,跟周輝分成。

五十萬,她怎麼也能夠拿到十萬吧。

倘若現在她手裡有十萬塊,也不至於那麼被動。

葉蓮腦子拂過這五十萬的時候,就聽到酒店的前台在聊天——

“對了,你看新聞了嗎?之前住在咱們酒店的那個港商,居然去一個小地方投資了。”

“是不是那個姓劉的港商?我看到報紙上他的照片了,但是他好像不太配合拍照,看得不是很清楚。”

“對,就是他。他的樣子看不清楚,但是他那個姓顧的助理,卻是可以看清楚的。”

“哇!投資了好幾百萬呢!那個地方的領導真是厲害,能拉到這樣的投資。”

“可不是厲害嘛!那幾天,咱們酒店住了好幾個外商和華僑,市裡招商的領導,都沒主動去找劉總,結果呢……看中的老母雞,沒一隻下蛋的。他們眼裡的瘟雞,卻跑到其他地方去下了大金蛋。”

“哈哈,你這個比喻還挺形象的。理兒就是這麼個理兒。領導肯定是覺得那個劉總說話傻氣,不像是能投資的人。”

葉蓮突然拐彎,朝前台走去,“你們是從哪裡看到的新聞?”

兩個前台先是嚇一跳,接著麵色都有些尷尬,“我們聊著玩的……”

要是讓人告狀,說她們前台說領導有眼無珠,她們的工作就有麻煩了。

“說啊!在哪裡看到新聞的?”

其中一個前台指了指接待的沙發旁邊的報紙架,“哪裡,但是不知道報紙還在不在。”

葉蓮立刻跑過去翻報紙。

翻了好一會,終於在一張上周的全國日報上看到了前台說的報紙。

報紙上的照片雖然是黑白的,並且拍照的時候姓劉的港商確實把臉轉到一邊,但是他身邊那個姓顧的助理卻五官清晰。

果然是那個溜走的五十萬!

再一看報紙的內容,葉蓮驚呆了。

姓劉的港商居然去柳城投資!

這是她以為的那個柳城嗎?

再看省份,沒錯,就是葉舟現在呆的那個山旮旯柳城。

報紙上還說,除了姓劉的之外,柳城之前還有外資來投資,並且投資的企業都已經進入正軌,開始盈利。

柳城甚至出現了國企職工跳槽到私營企業、外資企業的狀況。

報道裡重點表揚了柳城相關部門招商引資的成果,還說柳城是全省吸引外資最多的市。

這怎麼可能呢?

葉蓮努力地回憶上輩子的柳城。

上輩子,她雖然隻在柳城呆了半年,但是去的時候和離開的時候,柳城壓根沒什麼變化,也從來沒有聽說外商來投資的事情。

國企職工居然辭職去外資和私人企業上班?上輩子這樣的事情也不可能發生。

她在家屬院聽得最多的就是那些軍嫂為了工作的機會,鬥得跟烏雞眼似的。

現在報紙上說的似乎在柳城的年輕人,隻要勤勞踏實,都能找到工作的機會。

變數,這是區彆於上輩子的變數。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