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搞臭她(1 / 1)

推荐阅读:

薛文婷和劉曉迪一見如故。

經過一個小時的交流,薛文婷對葉舟的“了解”就增添了不少。

——搶了已經跟姐姐訂婚的老公。

——不孝女。為了達到搶姐姐老公的目的,往親爹身上潑臟水,親爹的工作都受到了影響。

——挑撥丈夫和親人的感情,霸占丈夫的外祖父家的資源。

——讀研究生沒有參加考試,也是丈夫給她運作。

劉曉迪還跟薛文婷說,她會成為她守護公平正義的幫手,無論是金錢方麵,還是人脈方麵。

薛文婷說:“劉同誌,回頭我會寫一份新聞稿,把葉舟的真麵目揭露出來,順便要抨擊一下現在高校的不公平招生。

你看能不能幫我找到一個願意署名字的記者,在他們報社發稿。

並且,還得是有影響力的報紙。

那些地方的小報,不行的。”

最近兩年,社會風氣發生很大的轉變,報社或者電視台的記者,都有成為無冕之王的趨勢。

記者們揭露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尖銳。

劉曉迪立刻說:“我在出版社工作,跟報社記者當然熟。不過,你寫的報道,真的夠吸引眼球嗎?”

薛文婷非常篤定地說:“那當然!半年前,不是有記者報道了冒名頂替讀大學的事情嗎?

很多學校看到新聞後,嚴格調查學生的情況和檔案,揪出不少冒名頂替的人。

這次的新聞,我要揭露的是研究生入學違法公平公正的原則,你難道不覺得這個跟那個冒名頂替的新聞,有異曲同工之處嗎?”

劉曉迪突然就想到了冒名頂替這個案子,是柳城大學發現的,也是柳城電視台先報道的。

她為什麼記得?就是因為周朗在柳城。

看到劉曉迪沉思的樣子,薛文婷又說:“你也記得這個新聞吧?

被發現的冒名頂替者,就是柳城大學的學生。

據說,事發後,柳城大學還召開師生大會,說了不少口號,大概就是要維護公平正義,維護學生受教育的公平性。

那麼現在,柳城大學的老師讀研究生,靠的是歪門邪道,擠占彆人受教育的機會。

你猜,這新聞得多轟動?”

劉曉迪看向薛文婷的眼神,已經完全變成看同類的眼神,她嘴角微勾:“交給我吧。”

薛文婷說:“那你要抓緊了。

後天,江教授他們會帶著葉舟一起去大禮堂參加全國經濟會議。

葉舟這種人,最擅長順杆爬。

據我所知,參加這次會議的,不乏一些位高權重的領導。

萬一葉舟又借這個機會,攀上各種關係。

到時候,上麵的領導給報社壓力,報道可能就發不出來了。”

劉曉迪對薛文婷有點說教的口吻有點不高興,她的語氣變得淡了些,說:“我心裡有數,這一點不用你教。你趕緊回去把稿子寫好了給我。”

兩人約定明天早上見麵的時間和地點後,就散了。

隨即,劉曉迪就去找趙小強。

關於這些,葉舟自然不知道。

會議結束後,學校領導就惦記上了她籃子裡那些東西,倒不是貪小便宜,而是想用這些農產品來當話題。

比如,彆人看到他拿著兩根苦瓜,會不好奇地問:“某某教授,您買菜怎麼就買兩根苦瓜啊?”

他就可以說:“不是買的,是人家送的。”

——誰送的呀?

——一個研究生去郊區調研,農民非得送她的,她吃不完,轉而送給我的。

——哪個研究生啊,那麼有本事?

——哪個啊?過兩天你看七點的新聞,就能看到啦。

雖然葉舟不是他們的學生,但是那又怎麼樣呢,一個學校的晚輩,四舍五入,也算他們的學生。

葉舟帶著籃子回到四合院的時候,意外地發現周朗回來了。

他那雙向來清冷的眼神,此刻卻有藏不住的喜色。

葉舟睜大眼睛,問:“是不是那個設備發揮作用了?”

葉舟猜的確實沒錯,昨晚,研究所做出來的最新排雷器,已經被送到前線。

今天中午,投入實戰。

有了這個設備,前線減少非戰鬥減員的情況,立竿見影。

但是關於細節,周朗不能跟葉舟透露。

他笑而不語。

她心領神會。

周朗轉而問她這菜籃和菜是哪裡來的,葉舟簡單地跟周朗說了一下。

“對了,你的事情辦完,是不是要歸隊了?”葉舟心裡是不舍的,如果能跟他一起回去,漫長的綠皮車才會相對好過一點。

周朗說:“暫時應該走不了。校長給軍裡打過招呼了,教材的事情,可能還需要我再騰出一個星期來。”

葉舟掐指一算,覺得自己一個星期也差不多完事了,還有唐教授也一樣,京城的事情基本都沒什麼事了。

唐教授在這裡一天,就被“薅羊毛”一天。

一個個都想把唐教授調回京,但是她已經非常明確地拒絕。

……

……

劉曉迪通過中間人,找到了全國日報社的一個記者。

據說,這個記者跟之前報道大學生心理問題,無意中給葉舟洗白的孫記者在單位是競爭的關係。

劉曉迪把薛文婷的稿子遞給對方,說:“柴記者,希望你能把握這個讓你一戰成名的機會。”

柴記者把稿子拿過來,看完後,眉心微微蹙起。

這新聞稿子,確實很會用那些博眼球的詞語和句子,也確實很會煽動情緒,但是從頭到尾,沒有數據支撐,沒有相關當事人的采訪。

除了所謂的走後門堵研究生的人,有明確性的描述,其他信息毫無說服力。

注意到柴記者蹙眉的表情,劉曉迪勾了勾嘴角,說:“柴記者,我聽說孫記者在跟您競爭同一個的職位,他各方麵都不如你,僅僅是因為寫了兩篇報道,就把本來應該屬於你的職位搶了,你甘心嗎?”

劉曉迪無論如何也沒想到,這篇稿子輾轉幾個小時,最後被放在京城大學校長的辦公室。

校長讓江教授也來到他的辦公室,“拜讀”這篇稿子。

江教授看完之後,氣得手都有點發抖,“有些人是不是以為,大字報的年代還沒過去呢!”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