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章 人活著,要隨心(1 / 1)

推荐阅读:

“天明說的對,這是您老親外孫家,有啥不好意思的,踏踏實實的住著,把身體養好了才是正經,往後享福的日子還長著呢。”

吃過晚飯,石淑玲和方豔梅陪著姥姥嘮家常。

“也不光是因為這個,家裡……”

“那就更彆惦記了,到了您老這個歲數,還管那麼多乾啥,兒孫自有兒孫福,有操心他們的工夫,還不如想想明天吃點兒啥呢。”

聽著寬心話,老太太心裡的那點兒顧慮也漸漸的消散了。

眾人一直待到夜裡八點多才散了。

宋曉雨收拾好,扶著姥姥躺下,回西屋帶孩子,今天李天明陪著姥姥睡,祖孫兩個有好些話要說。

“天明,看你這麼有出息,姥姥就放心了。”

隻要想到張翠娟剛過世那幾年,李翠和李天明兩個半大孩子,還要帶著三個小的,在後娘手底下討生活。

老太太的心裡就不安寧。

那時候,她也想伸把手,可大家夥的日子都不好過。

那邊還一大家子人呢,村裡分下的口糧從來沒有夠吃的時候。

大大小小十幾口子,每天為了口吃的,在地裡掙命,哪有餘力再去管這幾個外孫。

每每想起來,老太太也隻能咬著牙,默默流淚。

“天明,姥姥對不住你們幾個,更對不起你媽。”

“姥姥,說這些乾啥,都過去了。”

說起來,當時李天明也曾在心裡埋怨過,可後來長大了,也就想明白了。

就那麼半口吃的,顧得了這邊,就顧不了那邊。

誰還不是掙紮著活。

能顧好眼前的就不簡單了。

“現在日子都過好了。”

姥姥抹了把眼淚:“是啊!日子都過好了,姥姥看著高興,高興,就是……”

說著說著,又不禁想到了早逝的二閨女。

“你媽是個沒福氣的,她要是……不提她了。”

看看側頭看著趴在炕上抽煙的李天明,從他的眉眼中還是能依稀能看到張翠娟的影子。

唉……

二丫頭要是知道幾個孩子過得好,也該安心了。

“天明!”

“您說,我聽著呢!”

“姥姥有句話,人活著,要隨心,甭管彆人咋看咱,咱自己活得痛快,才是要緊的。”

李天明神情一怔,立刻便明白了姥姥這話裡麵的深意。

老太太這是擔心他會因為李學成傷神。

“您放心,我聽您的!”

對那個爹,李天明早就不在意了。

一個為了後老婆,能不顧親生兒女死活的人,根本不配為人父。

“姥姥,您睡吧,趕明兒天好,用那輪椅推著您出去轉轉。”

姥姥聞言笑了:“好,我這老婆子可真是得著外孫子的濟了。”

轉天吃過早飯,李天明便推著姥姥出了門。

村裡人已經知道他把姥姥接回了家,遇見了紛紛上前打招呼。

姥姥一一回應著,臉上的笑收都收不住。

她知道,這都是李天明在村裡的威風。

真要是個狗爛兒,親戚上門,有誰會搭理。

當天,得著消息的李翠也帶著兩個孩子回來了。

看著姥姥受傷的腿,李翠沒忍住哭了一場。

這麼大年歲還要受這場罪,誰見了不心疼。

“哭個啥,這下反倒是好了,啥都不用乾,往後我就往炕上一坐,光剩下享福了。”

姥姥這時候反倒說起了寬心話,可誰都知道,人老了以後,最不想的就是成為後輩兒孫的拖累。

以前雖然乾不了什麼重活,可農忙的時候幫著做做飯,帶帶孩子。

這下摔傷了腿,以後還得讓人伺候著,姥姥的心裡能不難受。

老太太昨天還對李天明說,人活著,要隨心。

可到了她的身上,卻又很難做到。

“快彆哭了,倆孩子呢,讓我看看。”

李翠趕緊把劉雯雯和劉冬冬叫了進來。

“叫人啊,這是你們太姥姥!”

雯雯從小就懂事聽話,乖巧的叫了一聲。

冬冬是個死猴子轉世,又是人嫌狗厭的年紀,正在院子裡玩,被叫進來還有點兒不耐煩。

剛想溜走,就見李天明正盯著他,頓時嚇了個激靈。

“太姥姥!”

雖然年紀不大,可這小子卻是個有眼色的。

打記事起,他最怕的就是這個大舅。

也看得出來,大舅對他和姐姐不一樣。

前年地震,他們姐弟兩個被接到李家台子住了幾個月,當時沒少被大舅收拾。

“去玩吧!”

劉冬冬一秒都沒敢多待,一扭身就跑了。

雯雯卻留了下來,還往跟前站了站。

“太姥姥,您還疼嗎?”

聽著小人兒關心的話,姥姥也是大為開懷。

“不疼了,看見重外孫女,就不疼了!”

說著,還笑了起來。

到了這個歲數,誰也不知道哪一天突然就沒了。

老太太之所以答應來李家台子住幾天,就是想看看這些後輩。

現在該見的都見著了,唯一遺憾的就是天亮兩口子都不在家。

“姥姥,您就在這兒住著,天亮是兩年有一回探親假,今年該回來了,到時候您就見著了。”

姥姥聽了,也沒說話。

一連住了一個星期,期間李學軍和嚴巧珍還回來了一趟,又帶回來不少營養品給姥姥補身體。

本想著讓姥姥再多住些日子,可姥姥卻說什麼都要回家。

李天明勸不住,又留了三天,隻能收拾好行李,送姥姥回了寶安。

“二舅,這錢你拿著!”

李天明在姥姥家住了一晚,轉天也要回去了。

臨走的時候,把張福學給叫到了一旁,從口袋裡掏出1000塊錢,遞了過去。

“天明,你這是乾啥,快收回去,你姥姥看病就是你花的錢,你再這樣……讓我和你大舅在村裡咋做人。”

“這錢是給姥姥補身子的,二舅,我們兄弟姊妹住的遠,這邊有啥事都搭不上手,還得您和大舅受累,您要是不要,我這心裡也不踏實。”

“可這……”

隻看那遝錢的厚度,就能猜到是多少。

“行了,您收好了,往後家裡有啥事,您就給我寫信,打電話也行。”

把錢塞進了張福學的手裡,李天明猶豫了一下道。

“家裡人要是有想進城攬工的,就去海城鋼鐵廠,找張學振和李光強,他們倆是我妹夫,在鋼廠幫著蓋廠房呢,要是有去的,提我的名字就行。”

這件事,李天明已經想了好幾次了,不管咋說,都是親戚,能拉一把就拉一把。

“這……合適嗎?”

在張福學看來,家裡要是去人的話,過去一個就得頂走一個,擔心會讓李天明落埋怨。

這年頭,誰找個活乾都不容易。

張福學是個厚道人,不想搶了人家的活,更不想讓李天明為難。

“沒啥不合適的,工地上也要用人,用誰都一樣。”

家裡這幫表兄表弟表姐夫又有多少人,就是都去了也能安排。

“那行吧,我和你大舅商量商量!”

說完正事,李天明又回了屋,他的三個姨今天都到了。

姥姥摔傷那天,三個姨還沒得著信,李天明就已經帶著姥姥去了海城,讓她們撲了個空。

“姥姥,我就不多待了,等我那邊啥時候不忙了,再來看您。”

姥姥也知道李天明的事情多,她在李家台子住著的那些天,李天明就時常去廠裡,偶爾還要往市裡跑。

“彆惦記我,忙你的去,你出息了,姥姥比啥都高興。”

又待了一會兒,李天明被眾人送出了門。

臨出院子前,李天明回頭看了一眼,見姥姥正趴在窗前看著他。

這讓李天明忍不住心頭一酸,強忍著眼淚上了車。

下次再來,也不知道啥時候了。

發動了汽車,很快消失在了眾人的視線之中。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