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在這邊,緊挨著電飯煲廠,再建一個車間,專門用來生產空氣炸鍋,還有路對麵,罐頭廠左邊,建一個……”
“等會兒,等會兒,你說慢點兒。”
李學國聽李天明說了半晌,腦子明顯跟不上了,趕緊將他攔下。
那天,李天明向李學慶介紹過他準備大展的宏圖,李學慶回到家以後,怎麼想都覺得心不安,於是,第二天給李學國打電話,想要找他打聽一下政策上的事。
彆的事,他不懂,也幫不上忙,能做的隻有當李天明這一步跨出去的時候,落地穩當一些。
又過了幾天,李學國便到了李家台子,這才有了眼前的一幕。
知道李天明要搞大動作,可李學國沒想到居然會這麼大。
感覺大躍進那幾年,步子都沒瘋成李天明這樣。
“不怪學慶不放心,你這心思也太大了吧,真要按你說的,把這些廠都建起來……”
還不得引來全國矚目。
“也不是一下子乾完,就是個初步的計劃,先定下個目標,具體怎麼乾,還是得慢慢來。”
李天明嘴上說著慢慢來,可卻沒打算將實現這個目標的時間拉得太長。
眼瞅著風就要起來了,豬也該到了上天的時候了。
李天明可不想落於人後。
上一世,他光顧著全家人的吃飯問題,根本沒心思關注政策上的事。
隻記得有段時間,村裡的大喇叭一天到晚的反複宣講十一屆三中全會的相關政策改革。
可改革開放到底是哪一年開始的,李天明也說不清楚。
那股風吹到北方,好像已經是80年代了。
當時,他能感受到最大的變化就是,做小生意的突然多了起來,縣城裡還有些小商販經常將“南方貨”這三個字掛在嘴邊。
後來在網上也了解到一些相關的信息,改革開放始於南方某特區,是中國最先與世界接軌的地方。
再加上,最近李天明能感覺到,風向越來越不一樣了。
要是不抓緊時間,可能就要被彆人搶占先機。
“你說的那個空氣炸鍋,到底是個啥東西,我就聽說過油炸,這空氣……咋炸?”
“您要想知道原理,我帶您去找吳老師,她比我解釋得更清楚。”
李學國聞言,連連擺手。
“還是彆了!”
他經常來李家台子,也曾接觸過那位吳月華老師。
印象當中就是個倔脾氣的小老太太。
人家可不管他是不是縣革委主任,三句話聽著不順心,立刻就開懟。
“天明,你這步子是不是邁得太大了?”
不光李學慶擔心,李學國心裡也覺得不踏實。
他雖然想讓李家台子來做永河縣發展經濟的急先鋒,通過李家台子來帶動縣內其他地區的發展。
可是……
李天明一下子就要把攤子鋪得這麼大,萬一出事咋整?
畢竟現在的中樞,老人家在領導層中的排名還並不算高。
“敢想就得敢乾,叔,您這是要給我敲退堂鼓?”
呃……
臭小子,不識好人心。
“錢呢?你要做成這麼大的事,資金可是個大問題。”
政策上的事先不管,李天明又要建廠生產那個空氣炸鍋,又要建車間生產彆的東西。
建廠房要錢,購置相應的設備也需要錢。
資金的問題怎麼解決?
“堅持集體領導這一點,堅決不準動搖!”
李學國突然想到,李家台子的這些產業,占股最多的就是李天明。
雖然不清楚李天明這些年到底得了多少分紅,可也絕對不是一個小數目。
他看過縣裡儲蓄所,關於李家台子這些企業的賬目,往來資金的數目,他都不免心驚。
這小子該不會是動了,自己投資建廠的心思吧?
彆的事,李學國都能支持,唯獨這件事,在他這裡就通不過。
獨立投資建廠,李天明要乾啥?
當資本家啊?
這還了得。
“您想啥呢,我又沒瘋。”
李天明倒是動過這個心思,但還沒等醞釀開,就被他自己給掐滅了。
私人建廠,至少還得再等十幾年,政策才會鬆動。
現在?
他要是敢這麼乾,消息不等傳到王作先的耳朵裡,李學國第一個就得把他給鎮壓了。
傻子瓜子了解一下。
要不是老人家及時出麵,提出要對“傻子瓜子”采取包容態度。
老年頭兒怕是挺不過那一波衝擊。
“我是給你提個醒,千萬彆動歪心思。”
李學國也很看重李天明,可不想他一時不慎,鑄成大錯。
“叔,您放心,集體這麵旗,我扛起來了,就沒想過撂下!”
李家台子的企業為什麼經曆這麼多的風浪,都能挺過來,中樞那邊針對他們的行為,曾多次展開討論,甚至認為李家台子的企業性質帶有明顯“zb主義”的聲音還占據了上風,卻還能一直到現在都平安無事。
關鍵就是其集體屬性,堅持集體領導。
“你明白就好!”
李學國見李天明沒犯糊塗,也就放心了,既然他要乾,就由著他吧,要是被他給乾成了,未來永河縣在海城的行政單位中,絕對能一飛衝天。
越想,李學國的心裡越暢快,看著眼前的這一大片荒地,心裡想的卻是未來某一天,工廠林立的情形。
“既然你都想好了,我就不說啥了,需要縣裡做什麼,你隻管說。”
話剛出口,不等李天明說話,李學國連忙又補充了一句。
“資金支持除外,我可沒錢!”
永河縣被白江濤折騰了一通,縣財政賬麵上的錢,被浪費了好些。
就連李家台子占地的這筆款子,也用來頂被白江濤挪用的那筆錢了。
如今縣裡方方麵麵都需要錢,尤其是去年大地震中,被損毀的公共設施,李學國這位當家人現在也是捉襟見肘,之前甚至想過來李家台子化緣。
“叔,您踏踏實實的,就算是缺錢,我也不能向您開口啊!”
一個窮衙門,能榨出幾兩油。
“到了動工的時候,需要用到的紅磚,還有砂石料,縣物資局可得敞開了供應。”
李學國在心裡盤算了一番,點頭道:“錢到位,我親自去燒窯都行!”
永河縣如今當真是精窮了,縣財政那點兒收入根本不夠用,市裡的資金支持又很有限。
李學國突然發現,李天明要建廠,對縣裡也是個機會,供應一部分原材料,還能緩解一下財政壓力。
好事,天大的好事!
還不光如此,建廠就要用地,這土地……
可是國家的啊!
“叔,您要是不當領導,改行去做生意,肯定是把好手!”
“彆扯淡,跟你說正事呢,你要把這麼大一片地都給占了,可彆想仨瓜倆棗的就把我給打發了!”
“乾啥,乾啥,學國,要打劫啊?虧你還是咱李家人。”
旁邊一直沒說話的李學慶,見李學國要伸手,哪還忍得了。
“說啥呢,打劫?國家的地難道讓你們白占啊?”
利益問題,李學國也是堅決不讓步。
“我也不占你們的便宜,這麼大的一片地,每年……”
李學國伸手一劃拉,恨不能把葦海都給劃進去,李天明趕緊把他的胳膊給拉住了。
“叔,要不了這麼多,再說了,我也沒說一次性都給占了,咱們還是……一筆一筆的算吧!”
上桌就要把大菜給端走,哪有這麼辦事的。
計謀沒能得逞,李學國暗道可惜。
“行,就按你說的,一筆一筆的算,我不占你們的便宜,可你們也彆想占國家的便宜!”
李天明聞言,和李學慶對視了一眼,不約而同地下了個決定。
今天中午,絕對不管李學國的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