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姝守著東西,顧灼辰上去彙報,並帶人過來裝。
原本上麵沒拿到墓中的東西很是可惜,得知顧灼辰與予姝都帶出來後,真是意外之喜。
古墓中的東西,予姝已經作了淨化處理,擺出去展覽也不會有事。
上麵接手這些東西的時候,予姝才知道,上麵要的是裡麵的一本古籍。
大概率跟古代的推背書有著相同的地位。
這書也是境外勢力一直在找的,試想,要是知道了龍國的發展趨勢,主動權不是掌握在了他們的手中。
這古籍可以說有關國運,斷不能落到境外人手中。
予姝覺得,她都能修仙了,有這樣一本書出現也不足為奇。
有時候,寧可錯殺也不要放過,萬一呢?
什麼叫做防範於未然,這就是。
不管怎樣,東西拿到了,結果是好的。
上麵對於兩人怎麼拿到並不深究,畢竟這二人的本事,已經不能用尋常人的思維來對待了。
顧灼辰繼續回公司上班,因為出去幾日,本來孩子們周末應該回來的,最後也是接到顧老爺子那邊。
等予姝回來,他們已經又去正常上學了。
也因此,這個周末,予姝想補償下幾個孩子。
孩子們是最愛吃她做的飯菜,她就多做幾個他們喜歡的。
也不知他們在學校有沒交到朋友,要是有,也可以讓他們把朋友帶到家裡來。
為此,予姝去了趟學校。
把自己的意思與他們說了後,三個孩子一個也沒要帶朋友回來的意思。
“錦軒,你沒交到朋友?”
予姝覺得就她大兒沉穩的性子,交不到是正常的,不過還是要問一下,得關注下小孩子的自尊。
哪知顧錦軒給她的答案,與她想的差太多,“媽媽,我交了朋友的,雖然不深交,但都過得去。
我不是圓圓,知道人脈的重要性,現在交好,也是為了往後。
我是怕人太多,請一個兩個會得罪彆的人,那還不如不請。”
顧錦軒雖然頂著小孩子的殼,但實際上卻是個成年人的靈魂。
他在這世界不斷的吸收新知識,知道這不是修真界,這是個法治的社會,一切要用規則說話。
予姝有點不想跟這破小孩說,怎麼辦?
於是看向了年年,主要,這兩孩子在一個班,她是一起叫他們出來的。
“媽媽,我比班裡的年紀小很多,他們都隻把我當成小孩子,而且他們考試不如我,跟我也玩不到一塊。”
年年說到了實際的情況,與她同年齡的人孩子,現在還在上幼兒園大班,她可是上初中了。
“沒有就沒有,你好好學習。”
予姝把倆孩子送回了教室。
她去看了圓圓。
圓圓看到她,立即跑出了班級,幸好是中午的休息時間。
不過予姝相信,就是上課,她這兒子也會跑出來的。
“媽媽!”圓圓撲進了她的懷裡。
這才是個真小孩。
邊上有人看到,還一臉羨慕的說:“圓圓,你媽媽可真漂亮!”
圓圓小臉一仰,“我沒跟你說過我媽媽是個大美女嗎?”
予姝,兒子誇得她有點臉紅。
予姝與他說了來意,圓圓的回答很圓圓。
他是湊到予姝耳邊說的,“媽媽,我不想請朋友回去,我可不想他們吃到媽媽做菜,媽媽做菜那麼好吃,我怕他們賴上我。”
予姝,“那你有什麼想吃的?”
這一問,圓圓報了十幾個菜,報到後麵他口水下來了不說,偷聽的同學口水也下來。
予姝讓他回了教室。
她來學校,也是為了看看胡一潔與時櫻。
兩人看到她也很高興,自從兩人結婚後,她們在一起的時間比以前更少了。
有了家庭,孩子,再不能像以前那樣想出門就出門了。
胡一潔,“予姝,我真羨慕你,時間自己能支配,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予姝,“你在學校乾的不開心?”
胡一潔,“開心,就是太開心了,所以舍不得丟下這份工作,人有時候也太有責任心,也不好。”
“我看你是跟我顯擺。”予姝沒好氣說。
時櫻這時說道:“予姝,你家孩子你是怎麼教的,真是一個比一個聰明!”
“基因好,這個你是學不來的。”予姝說話很是欠打。
時櫻考慮了下說道:“我們可是上得一所學校,說明差的不是我,肯定是我老公拉低了孩子的智商。”
胡一潔表示認同,“你說的沒錯。”
“你們家那兩位知道你們的想法嗎?”
“這不,之前沒跟你討論過這個話題。”
三個女人在一起還是有很多話題聊的,予姝離開的時候,胡一潔與時櫻還挺不舍的。
予姝從學校出來,又去了趟林家的店。
林母服裝店現在轉讓後,就幫林父他們幾個在店裡做做飯,打掃下衛生。
看到予姝,她也不意外,“你不是說出去了?”
予姝有時間,經常會過來看她。
不說吃飯什麼的,有時就是來店裡待個十來分鐘,說會話。
這個店現在主要是林大哥夫妻兩個在外麵跑,林父坐鎮。
夫妻兩人都一不是閒得住的人,隻要能動,就沒想過要休息。
“回來了,剛去看了幾個孩子,順便過來看看你。”
予姝來的時候,還從空間提了點水果出來。
父母年紀一年比一年大,她想儘自己的能力,讓他們多看看這個世界。
現在的生活比起以前可以說是天翻地覆,但往後的生活會更好。
“你這孩子,來就來,水果家裡多的吃不完,彆花那個冤枉錢。”
“我買的水果好吃,爸爸也愛吃,你不信問他?”
在一邊聽兩人說話的林父被拉進了話圈。
林父點頭,“我家小四買的比我們買的好吃的可不是一點點,特彆好吃。”
“爸爸,最近店裡生意怎麼樣?”予姝看店裡的材料滿滿當當的,問道。
林父,“生意的事你不用擔心,你大哥有你大嫂看著,我很放心。
你三哥公司那邊也很照顧家裡的生意,還有你的朋友,要不是我們的承受能力有限,生意還能做大些。”
正說著,門口來了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