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葉菲菲對時宴特彆上心。
謝紅梅一個沒看住,她就跟上了幾個孩子。
當幾個孩子在影音室看電影的時候,葉菲菲敲響了他們門。
顧錦軒神識外放,就看到了之前遇到過的那個女孩。
他聽媽媽說起過她,與她的母親。
也知道,她們還想與圓圓定親。
圓圓要去開門,他阻止道:“是你那個叫葉菲菲的同學,開了你可彆後悔。”
原本要去開門的圓圓,立即又坐回了沙發上。
“我不去了,太嚇人!”
他做出一個縮脖子的樣子,有點好笑。
時宴不知道圓圓的事,問了年年。
年年覺得這事他遲早知道,就跟他說出。
時宴臉上露出一言難儘的不近表情,然後硬是說出一句還算恭維的話,“圓圓,我們幾個,沒想到你的行情最好。”
與三胞胎在一起玩久了,他也會沾染他們成熟的說話口氣。
說是成熟,其實有點小孩子用大人口氣說話的感覺。
四人中,就圓圓沒聽明白。
年年偷偷笑了笑,圓圓就覺得這肯定是好話,也跟著傻笑。
那邊謝紅梅發現女兒不見過,立即滿公司的找人。
當然,她這是純屬趁機在公司打轉,想看看薑蘊的公司到底有多大。
這一看,更是讓她野心勃勃,想讓葉菲菲當明星。
薑老三讓她給孩子報才藝班是對的,的確有才藝很有優勢。
公司也知道今天人多眼雜,有安保巡邏,很快就幫謝紅梅找到了葉菲菲。
這對母女被請出公司,讓她們回去等通知,如果再逗留,直接淘汰。
不得不說,這威脅對謝紅梅母女還是很有用的。
出了公司,葉菲菲回頭看了下,“媽媽,我決定了,我一定要當明星,現在不行,就長大了再去當。”
“我女兒有出息,媽媽一定會支持你的。”
予姝幾個聊了一個下午,終於敲定了一些事情。
這當中,包括前期投資多少,每個人占比多少。
之後,予姝與顧灼辰,帶著孩子回了家。
時宴跟著時淳走的。
到家沒多久,家裡的電話就響了,電話是林家那邊打來的。
林母想女兒了,想讓予姝帶幾個孩子過去吃飯。
予姝覺得也不是不行,上哪不是吃,看來這一天,是不讓她在家做飯。
於是夫妻兩人帶著三個孩子去了林家。
路上,予姝買了點水果,買了點糕點。
順便還從空間拿了點蔬菜出來,比起前者,林母更喜歡予姝種的菜。
予姝拿出來的,也是她院子裡有的。
到了林家,予姝看到林大哥一家子也在。
沒過一會兒,林二姐也帶著孩子過來了。
她現在一個人帶著兒子,也不想成家,倒是有不少人給她介紹,但她都一一回絕了。
林母覺得女兒還年輕,也勸她再找一個,不過並不強求。
她也覺得,人與人之間相處是要緣分的。
予姝沒看到林三哥,“媽媽,三哥晚上回來吃嗎?”
說起這個,林母有些生氣,“孩子大了,主意也正,兩人領證也不跟我們提前說一聲,現在出去度蜜月了,去了外麵打電話回來我們才知道。”
予姝覺得三哥像那樣的人,結婚肯定會跟她說的。
“媽媽,回來我們補辦個婚禮就是,你也彆生氣,不是什麼大事!”
予姝出嫁時,還沒回林家,林媽其實對這事也是有心結的。
現在小兒子給她來這麼一出,說不傷心是假的。
林父在一邊勸道:“你不是說要給他分出去,你還管那麼多做什麼?”
顧灼辰進了嶽母家,就拿著菜去了廚房。
大哥一家子也在廚房,幾個孩子在客廳看電視。
予姝陪著林父林媽說話,林二姐也在一邊聽著,不過她基本不發表意見。
小妹說的話,父母還是聽勸的。
這些年,大家的錢越掙越多,但是人情之間來的往也越來越少。
總說工作忙,走不開,但是,回頭時看到父母的頭發白了大半。
不過說真心話,比起在鄉下時,林二姐覺得,大家是越活越年輕了。
衣服也是越穿越鮮豔,她結婚的時候,從沒想過,有一天,她會在北城擁有幾套房,幾個店,存款六位數。
這一切,都是因為小妹回到了林家。
如果淩雪梅在林家,林荷花覺得林家可能是另一番的光景。
所以對於予姝,她是感激的。
因為予姝,林荷花有底氣離婚,也有勇氣一個帶著孩子生活。
就算單親家庭,她並不覺得對孩子有影響。
她可是知道,前夫一家的日子並不好過,過得一地毛,後悔跟她離婚。
隻是林荷花是不會給他們反悔的機會。
至於想來認兒子,那就先把撫養費交了,不出錢,還想著孝敬,做什麼春秋大夢。
有予姝在,前夫哥一家子也不敢來北城搞事。
予姝與父母說了一會兒,林媽心氣也消了。
林父一向看得開,心胸豁達,媳婦不氣,他更不氣。
顧灼辰與大哥兩口子很快就把菜給整出來了,一家子坐了滿滿一桌。
林三哥不在,要不塞得滿滿當當。
予姝還開玩笑說:“三哥不在也有不在的好。”
這話成功取悅了林媽,“哼,臭小子,不在我麵前晃,我還清靜了。”
年年給外婆夾了個雞腿,“外婆我孝敬您!”
顧錦軒給外婆撈了個魚丸,“外婆,這個鮮!”
圓圓筷子上的紅燒肉,都要塞到自己嘴裡了,轉了彎,給了外公,“外公,這肉燉得軟爛,您吃正好,我剛給你吹了吹,不燙嘴。”
二姐家的小老虎,也有樣學校,不過,他是給自己的媽媽。
可見,母子兩個生活,感情很好。
大哥給小兒子夾了塊魚肚子上的肉,給大女兒夾了個雞腿,給妻子謝歡夾了塊燒鵝。
曾經不怎麼會表達感情的他,現在也學會怎麼去愛一個人,愛一個家。
隻要娶對了那個人,日子一樣可以過得有滋有味。
林媽對於兒子的改變還是很欣慰了,再次感歎,當初予姝眼光的獨到。
她看不上的兒媳,卻是最適合大兒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