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晏東凰對她這般說法,竟不知該如何反應。
不得不說,元紫櫻雖年紀小,可腦子著實清醒理智。
兩人又聊了這些日子在北梁的經曆,元紫櫻語氣充滿鄙夷:“北梁皇族都是個壞胚子。他們根本不把人命放在眼裡,高高在上,視人命為螻蟻,皇後如此,太子如此,端王夫婦也如此,好在端王夫婦和大將軍都已經死了,北梁現在就是一盤散沙。”
新太子登基為帝,也改變不了北梁目前的處境。
軍心不穩,君臣猜忌,互不信任。
再加上此次邊關失守,軍隊士氣大減,消息傳到皇城之後造成的人心惶惶,都預示著北梁的覆滅在即。
“我進宮給皇帝治病那晚,惡毒的皇後就想讓我給老皇帝做妃子,讓我貼身伺候老皇帝。”元紫櫻皺了皺眉,表情厭惡,“她想得美,活該她兒子受蠱毒折磨。”
晏東凰不發一語地看著她,隻覺得她此時這般抱怨的語氣有些陌生,有些稀罕,是她從未有過的態度。
或許隻有最親近信任之人,才能如此毫不回避地嬌嗔抱怨,傾訴著自己最真實的想法。
晏東凰笑了笑:“那給皇帝治病之後,你住在何處?”
“住在端王府。”元紫櫻說著,忽然神秘兮兮地看著晏東凰,“那位大將軍也住在端王府,端王明麵上是擔心他在將軍府不安全,但我總覺得他們之間有貓膩。”
晏東凰像是看懂了她的表情,嘴角抽了抽:“你的想象力挺豐富。”
“陛下不相信?”元紫櫻擰眉,“我覺得他們之間真的很不正常,尤其是大將軍毒發的時候,端王那種擔憂到失控的表情,跟尋常王爺和將軍的關係根本不一樣……不過他們是什麼關係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端王曾經還想讓我給他做側妃,所以我覺得北梁皇族的人都有病。”
一個皇後想讓她做皇帝的妃子,一個王爺想讓她做側妃,那麼想當然的以為也能決定一個女子的命運。
都是高高在上不知尊重為何物的齷齪東西,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元紫櫻想到這裡,忽然覺得雍朝的那些個王爺們還要好上一丟。
當然也有那麼一兩個爛人,比如晏鳴和晏翎。
元紫櫻心裡生出一種莫名的厭惡和無奈,想著其實天下權貴都差不多的吧。
不僅僅是北梁,各國都一樣。
高高在上的主子們個個不食人間煙火,高貴得根本不把螻蟻放在眼裡,又怎麼會去在乎普通人的死活?
“陛下。”長蘭端著膳食走進來,“您和元姑娘先吃飯吧,謝將軍和兩位南將軍正在巡邏將軍府,他們等會跟其他將士一起吃飯。”
元紫櫻回神,抬頭看向晏東凰:“陛下,你去北齊見過了母親,她是個什麼樣的人?她這個女帝當得好不好?是一個明君嗎?”
晏東凰點頭:“是一個好皇帝,但不是一個無所不能的皇帝。”
元紫櫻哦了一聲,忽然想去看看這個母親長什麼樣。
她看了看晏東凰,又摸了摸自己的臉,不知道她們二人誰長得更像母親。
閒聊一陣,晏東凰和元紫櫻一起用了膳,膳後元紫櫻想洗個澡:“我好久沒洗澡了。”
晏東凰道:“我讓人給你燒點熱水。”
“嗯。”
元紫櫻去沐浴更新,晏東凰走了出去,站在庭院裡打量著這座將軍府,心裡已經開始思索下一步作戰計劃。
如今算是戰亂時期,早點結束戰爭,早點修生養息。
最好九月之前結束吧。
有兩個月的時間籌備成婚大禮。
去年十一月欠了鳳搖光一場大婚,今年十一月正好補上。
“陛下!”蕭青梧疾步而來,一襲青色披風隨風招展,襯得他身姿沉穩,“卑職方才命人去探了探,曹吉應該有繼續退兵的打算,北梁大軍並未在渡水附近安營紮寨。”
“所以這是打算避開我們,讓所謂的援軍把丟失的城池贏回去?”晏東凰神色漠然,“臨陣脫逃,不惜代價保命,可見君臣之間一旦失去信任,代價會是不堪設想的。”
宮連城和端王的死固然有元紫櫻在其中起到作用,但歸根結底還是爭儲所致。
大將軍出事,黑甲軍人心惶惶,皇帝再想凝聚出之前的士氣,已然難如登天——尤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
晚間晏東凰在書房和蕭氏兄弟製定下一步作戰計劃,大軍休息一夜,人和馬皆吃飽喝足之後,養精蓄銳一夜。
翌日,晏東凰整軍乘勝追擊。
因為曹吉兵馬撤得快,渡水城防守空虛,雍國大軍竟是一天之內連攻三城。
八百裡加急情報送到皇城。
君臣齊齊大驚失色。
“什麼?”
“邊關被攻破,還連丟三座城池?”
“這是怎麼回事?北梁從未打過如此狼狽的敗仗!”
“曹將軍人呢?邊關將士全軍覆沒了嗎?”
當朝天子陸明宇鐵青著臉,不發一語地坐在龍椅上,聽著大臣們你一言我一語,壓抑而不安的氣息在大殿上緩緩彌漫。
他看著送信回來的驛兵,良久,才咬牙問道“邊關為何如此不堪一擊?”
“回皇上,曹將軍在雍軍開始破城之際,就突然帶著手下大軍緊急撤退,像是在保存兵力,等待救援。”
“混賬!”陸明宇震怒之下,拍案而起,“等待救援就是連丟三城?他這是臨陣脫逃,當誅滅九族!”
朝中一位大臣恭敬說道:“皇上,淩將軍已經帶著黑甲軍趕去支援,黑甲軍戰鬥力強,應該能收回被丟失的城池。”
陸明宇陰沉著臉,一隻手握緊龍椅扶手,冷冷問道:“不管淩翼什麼時候到,能不能收複失地,都無法改變曹吉臨陣脫逃的事實。來人!”
“皇上。”
“傳朕旨意,召回曹吉等一乾將領,把他們全部打入大牢!把曹家親眷捉拿下獄,一個不許放過!”
滿朝文武噤若寒蟬。
皇上從太子之位直接登基,順理成章,這些年朝中忠於他的大臣不少,可除了禁軍之外,大多是文臣。
朝中武將一多半都是宮大將軍的麾下。
端王死於宮變,宮大將領死在端王府。
如果不是遇到這次雍國興兵,新帝登基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鏟除異己,把宮大將軍麾下原有的將領或殺或貶為,絕不會繼續重用,然後重新選拔可用的武將。
可偏偏眼下處境尷尬。
雍國大軍逼近,皇帝繼續武將立功,這個時候提拔任何人為主帥,都會造成一個不安定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