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十指神針漫遊記 > 第19章 妻女雙嬌

第19章 妻女雙嬌(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洪範在坡上不算婉容,與四個婦女同挖了野菜。回來在村口上邁得勝之腿腳,又拐進了一家一門兩間草瓦各半的農戶。

他板凳坐熱一會,看見婉容的身影在外麵,便將正在算剝削賬的對話挽了個疙瘩,走出來。

婉容聰明地站在屋裡視線莫及的地方,以一根手指絞著發辮稍。俟洪範出來她便鬆開了打圈兒的發稍,對視一下後便將目光垂下了,打個抿笑。

“婉容,是不是你爹叫我?”

婉容聽了覺得工作隊員真是神仙哪,什麼都能猜,舌頭下麵的絆子一下子鬆開了,用輕快悅耳的聲音道:“爹請你到我家吃飯!”

“要得!你等一下。”

工作隊規定成員要與貧雇農同吃同住,張宇和部分隊員現暫時住在農會即原鎮公所內。

這天日已向西,到了吃午飯的時候,他正張望哪家茅屋在冒炊煙,好去吃飯。

背後有人說:“哈,張同誌,你的褲子破了!”

一看是封土。摸屁股果然有個洞。

封土爽快道:“走,我老婆給你補!”

張宇便說:“行!”

他此前已了解過封土的情況,得知封土將見義勇為所得之銀元不用來買田,而捐出修廟,頗為感慨。

這看似大大咧咧、無牽無掛的漢子,還真有先見之明!

封土進屋便脫自己褲子給張宇換下,解釋說還有條褲子沒洗,這條乾淨點。

封李氏對這事覺有些突然。也不多想便將手上丈夫遞來張宇的褲子又遞給四妹,笑著對張宇說:“她針線比我還好些!”

自己跑去和包穀麵做飯。

封家屋簷低矮。張宇跨進去感到惟一的光源,就是封四妹明亮的眸子,連她臉兒都尚在矇矓中。

四妹端小板凳攜褲出外麵去縫補,背對著家門,使他迫不及待想看一眼她的臉蛋。

四妹進來一次,這時他正回答封土提的問題,不好轉眼睛,四妹拿根線就出去了。

他便問封李氏:“我褲子的洞,破得不大吧?”為出去看一眼作鋪墊。

“娃兒細心,要跟張同誌補好。忙啥呀,就在這裡吃飯。”

他又急不可耐說:“呃,落個蚊子!”

將指甲在水碗中撓撓,走出去撣指甲上莫須有的蚊子,要借此看一眼四妹臉的側麵。

就在同時,四妹將線打個疙瘩,歪起腦殼去咬,正好又將個完整後腦給他,他失落地甩動著手指走回來。

其實他完全可以大方走到四妹麵前去,就褲子的事跟她說兩句,這正好應了做賊心虛的成語。

後來他又玩將指關節掰得劈啪響的把戲,搞得補褲子的四妹左看右看,因家裡在放鞭炮的可能性為零,所以始終沒有把頭回過來。

張宇終於熬到頭,四妹拿著補好的褲子向他走來了。

十六歲的四妹遠看宛若遊龍、翩若驚鴻,近看瓜子臉兒,皮膚光潔,五官勻稱。村姑中是百裡挑一,城市裡就不見得了,張宇稍覺失望。

張宇卻是個丁香花迷,於各種香草中獨鐘丁香。他這時忽嗅到股淡淡的丁香花味,他便站起將身體前傾,要坐實這是四妹身上發出的。

他這舉止令封土夫婦有些驚訝。四妹更嚇得趕快將褲子遞在爹手上,就跑到灶台邊去了。

四妹當時的反應在張宇走後挨了娘的罵,因為當時張宇接褲子的手已伸出了。

反之卻長期令張宇回味無窮、擊節讚歎,覺得若非她避閃及時,自己恍惚間有可能做出大膽浪漫的舉動,輕者傳出去造成不好的影響,重者後果就難說了。

四妹這年十五歲。自她十三歲起就不斷有提親的上門。

如今窮才好,提親不說男方家有田多少,也好像不便說家無立錐之地,都說男的是木匠、瓦匠、泥水匠、彈花匠、燒窯師、裁縫、捏糖人的,“天乾餓不死手藝人”。

四妹每次都坐在門背後聽,爹娘與媒婆交談後,有個便進去看四妹臉色,而四妹臉色總是很冷漠。

於是出來之後就將這臉色照搬給媒婆,媒婆識趣就訕訕離開了。

四妹不肯說,父母好容易才弄清她想嫁個有文化的。

異士卓聽了厭書所言,派人去將封李氏接到城裡,任命為腰鼓隊的隊長兼教習。

腰鼓隊員開始都朝她撇嘴皺眉,當她一舉手一投足,就全都服了,嘴都張圓了,白眼仁都變成青眼仁了。

教習尚須指導隊形。她不得已而用鼓槌指東指西,莫名其妙地在隊員們眼中變成匹小白騾子,騰挪引導。

隊員個個精神抖擻而又迷惘跟從,這魂遊般的迷惘導致隊形的舒展和多變。這支三十人的隊伍跟著封李氏蹲下打、跑起來打、左旋右轉、擰腰甩膀、踢腿跺腳。

滿城都聽到關帝廟鼓點嘈嘈如急雨、切切如私語……滿城女孩、婦女莫名手癢腳癢、手舞足蹈,腰鼓隊擴充至一百人,因經費和場地不能再擴了。

某首長偕舞蹈演員夫人過此縣,夫人莫名聞鼓點起舞,腰鼓隊擴充為一百零一人。

土改工作隊開會討論留仙鎮農會的主任人選,封土是候選人之一。

支持封土的意見主要是他在貧雇農中有威望,把群眾調動得起來。反對他的意見主要是說他在袍哥堂口中有交椅坐,與東家……提這意見的人本想說“結兒女親家”,猛可閉了嘴,見大家望著,便說“……劃不清關係”。

洪範發言說根據外地經驗,封土這種農村無產者儘管缺點不少,但是隻要有能力,就完全可以放心大膽使用,並在工作中進一步培養他們。

張宇因在封土家裡搭夥,當議到封土頭上時便退出了會議室。

正當張宇在街口站著時,郵遞專差來了,交給他一封縣上來信。拆開看道:你鎮封李氏進城教打腰鼓,成績卓著,榮獲首長頒贈錦旗,為縣物資大會成功舉辦立下首功,專告!

他即回到會議室將信傳閱,討論就此結束,封土當農會主任成了板上釘釘的事。

封李氏不久便佩戴紅花,騎馬還鄉。

張宇、洪範從護送人員手中接過錦旗抖開,錦旗上書“腰鼓頻催,萬象更新,獎封李氏同誌”,落款是省上。

同樣珍貴的還有一張首長親授錦旗給封李氏,並有其一臉歡笑的夫人作為配角的一尺五寸著色照片。

工作隊考慮封家茅簷低矮,不好掛錦旗,土改分勝利果實尚早,預先將一地主院子包括前廳的幾間屋,分給封土一家。

封土對提前去擠這家地主,覺不大好,擔心會有人說不識抬舉,就還是很快搬了家。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