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
江靈鶴微微皺起眉頭,“其實這也是我一直疑惑的。”
陳燁輕笑一生,搖搖頭道:“道理很簡單的,人為什麼會上山落草?還不是官逼民反?”
“如果能安居樂業,誰願意把腦袋彆在腰帶上過日子?”
“我能給他們安穩,他們自然就不會再去過那種打家劫舍,日日提防官府的日子了!”
江靈鶴眼神微怔。
道理有的時候,的確就是這麼簡單。
陳燁也是深知這道理的,所以,他能教化匪寇,為他們洗白。
江靈鶴點了點頭,起身道:“我現在就回去,叫上兄弟們,準備下山!”
陳燁點頭笑道:“多謝江小姐相助,那我,就靜候佳音了。”
而江靈鶴卻轉過頭,衝著陳燁遙遙一拜,道:“是靈鶴該謝陳兄。”
“謝陳兄,給了我,重活一次的機會。”
“如果可以的話,等我落戶永寧縣之後,想去見見我的老師,我已經,很多年沒有再聽老師講課了。”
陳燁微微一怔,“尊師是……”
“山陰先生,劉青田。”
……
皇宮。
宮妙菡單臂撐桌,扶著額頭。
“這些個世家大族們,還真是難對付啊。”
“今日若不是皇叔,隻怕這科舉新政,根本難以通過。”
八賢王端著茶杯,美滋滋的喝著豆蔻茶,說道:“其實還是陳燁編撰的《三字經》太過經典,這本《三字經》足以教化天下,我朝中還是明理之人更多。”
“若無他們的支持,我就算是把磨破了這張嘴,也斷然無法推行這科舉新政啊。”
宮妙菡歎了口氣,“此政推行,意味著此後寒門也可出貴子,而那些世家大族,不再受推舉之恩,想要入仕,也必須老老實實的通過考試,憑真才實學了。”
“若無雷霆手段,隻怕,此政推行,也會是困難重重。”
“幸好朕有皇叔你在,能壓得住那些有心之人呐。”
而八賢王卻看著宮妙菡,道:“陛下,臣鬥膽一言,還望陛下恕罪。”
“皇叔您不必如此,妙菡恭聽教誨。”宮妙菡笑著道。
“陛下。”八賢王拱手道:“臣知道,您一直芥蒂於您的女兒之身會引得多方猜忌,所以一直如履薄冰,其實臣倒是覺得,您大可不必如此小心翼翼。”
“先皇七子,無一人可堪大用,尤其是那老三,更是令我新朝蒙羞。”
“如今陛下當政已有三年,所取得的成績,豈是因為臣的威望所致?難道,不都是陛下行令,深得民心麼?”
“若是陛下隻仰仗於臣的所謂威望,待到臣百年之後,您,難不成要退位麼?”
說罷,八賢王直接跪在了宮妙菡的麵前。
宮妙菡看著跪倒在地的八賢王,微微咬了咬唇,“侄女明白了,皇叔請起。”
而八賢王卻搖了搖頭,繼續說道:“上麵的話,倒無甚僭越,權當是臣倚老賣老,接下來的話,才是真正的不敬之言,臣,還是跪著說吧。”
宮妙菡微微皺了皺眉頭,這皇叔連退位這種大不敬的話都講出來了,還能有什麼話更不敬的?
“陛下。”八賢王跪在地上,沉聲道:“不管這新政是否推行,江山總要有人坐下去,我宮氏的天下,斷不能絕。”
“陛下雖是女兒之身,但所生之子,亦是宮氏血脈。”
“臣覺得,陛下,也到了該……婚配之時了……”
“啊!”聽到八賢王的話,宮妙菡卻突然嬌氣了一下,頗有些不好意思的開口道:“皇,皇叔怎,怎麼突然提起這事來了……”
“朕,朕一點心裡準備都沒有……”
雖是女帝,但終究是少女懷春。
一旦談婚論嫁,總免不了含羞帶怯。
八賢王笑了笑,道:“陛下權當臣是,一時興起吧。”
而宮妙菡的腦子裡,卻陡然間浮現出了陳燁的臉來。
見宮妙菡許久沒有回音,八賢王微微皺了皺眉頭,抬起頭來,看向了宮妙菡。
八賢王已經年逾五旬,自己也有子女,這少女懷春的模樣,早已在自家女兒的臉上見過,再熟悉不過。
眼下見宮妙菡這表情,分明就是在想著心上人的模樣。
八賢王一驚,道:“臣不知,陛下竟已有了心上人了?”
“啊?!”宮妙菡被八賢王這麼一問,自己也被自己嚇了一跳。
自己是在,想著心上人嗎?
陳燁?
怎麼可能!
這個家夥大不敬,整天就會罵自己胸大無腦,各種貶低自己的政策!
而且皇叔每次帶回來的消息,這個家夥都在各種給自己出難題!
自己要是對他動了心,那豈不是成了受虐狂?
真要是把他娶進了宮,還不得天天讓他罵自己了?
等等,怎麼就想到把陳燁娶進宮裡來了?
宮妙菡,你在想什麼呢!
而就在此時,小翠快步進入,跪地呈上了一份急報:“陛下,雲陽府急報,雲陽府境內受災。”
“受災?”宮妙菡被嚇了一跳,急忙搶過那份報災文書,“冬月將近,蝗旱洪饑都不是時候啊,是什麼災啊?”
“回陛下,是,地龍翻身,地動之災。”小翠沉聲道。
“什麼?!”宮妙菡立刻看向了報災文書,“永寧縣……陳燁的縣!”
跪在地的八賢王也猛地竄了起來,“受災情況如何?!陳燁有沒有事?災情發生多久了?”
“回王爺,災情已過七日,之所以報災文書剛剛送過來,是因為雲陽府也是才得知不久。”小翠如實報來。
“七日?!”八賢王怒道:“雲陽府的知府是吃乾飯的嗎?受災七日他才得知?小二呢?小二不是一直負責傳訊嗎?怎麼他也沒給寄來簡報?”
“如此天災已經過去七日,災區隻怕已經是瘟疫橫生,白骨遍野了!”
八賢王豈能不急,永寧縣在陳燁的治理下,是何等的人間仙境,這種地方被毀,他豈能不痛心疾首?
而小翠則立刻說道:“王爺莫急,雲陽府七日之後才知道,是因為永寧縣根本就沒有向州府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