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燈在廊下輕輕搖晃,將沈玉闕的臉照的影影綽綽。
她停下腳步看向孟作春,後者以為她對自己的提議感興趣,連忙說道:“先說好了,本官幫你也出於身為父母官的拳拳愛子之心!絕對不是為了占你沈家的便宜,也不是為了貪圖中間的利錢!刺史大人作證,本官什麼都不要,本官隻是可憐沈小姐如今孤苦伶仃啊!”
沈玉闕不解:“孤苦伶仃跟賣船廠有什麼關聯嗎?”
“當然有關聯!你爹娘不在了船廠怎麼辦?趁著現在你家船廠還有人要,趕緊找個下家盤出去!一來是為了船廠和那幾十號船匠能活下去!二來,沈小姐也能為自己攢攢嫁妝啊!刺史大人,下官說的對也不對?”
沈玉闕也看向董來鶴,隻見她這位董叔叔也是愁眉緊鎖,沒說對,也沒說不對。
沈玉闕乾脆自己開口:“還是不勞縣丞大人費心了吧。”
“哦?這麼說,你已經有買主了?”
“不,我沒打算賣,我打算自己經營。”
話音落,孟作春險些笑出聲,他樂不可支的看著麵前的嬌小姐,雖然經曆了幾日的奔波和風塵,但她看上去依舊一副嬌嬌柔柔的樣子,舉手投足,一言一行,皆是江南小女子的作態,也難怪他會笑。
“哎呀沈小姐,你平日是不是看你父母經營船廠很容易啊?”
“不容易啊,”沈玉闕坦然說道:“為了造船,父親經常吃睡都在船廠,一張圖紙在徹底成型前往往要畫上數百張不止,且不說造船過程中他還要跟著一起扛木頭,鋸榫卯!母親身子弱,木屑和桐油都會讓她全身起疹、疼癢難耐,但她還是堅持統率整個船廠的錢財支出,不分四季的在船廠中來回忙碌。”
“前幾年挖作塘的時候,父親深陷淤泥險些沒能出來,當時不也驚動大人您了嗎。”
“沒錯沒錯!”孟作春連連點頭:“你既知道船廠的辛苦,還不趕緊出手啊!彆為了一時意氣就把你們沈家好好一個造船廠給毀了!”
“毀了?”沈玉闕不喜歡這兩個字,她那雙杏眸浸著月色,卻是分外堅定。
“大人,我雖沒有父母那樣的本事,但我也不想成為變賣祖產的不孝女。”
“放心,你爹娘,你爺爺,你沈家的祖宗絕對不會怪你!誰讓你是個女孩子呢!”
沈玉闕這次乾脆皺起了眉頭:“大人如果擔心我能力有限,力有不逮,我不說什麼。可為什麼要拿我是女孩說事?男孩和女孩有什麼區彆嗎?”
“你這……”孟作春啞聲,他又去看董來鶴,似乎想讓他替自己說說,但董來鶴卻好像沒聽到一樣,隻是負手看著廊外小庭裡正在抽葉的芭蕉。
“況且,爹娘也曾授我造船之術和經營之道,我自認不比那些跟著師傅們學造船的男子差上多少。”
“不一樣不一樣的!”
“大人,那裡不一樣?”
“你是女孩啊!”
怎麼又是這個原因!
沈玉闕胸口憋著氣,小臉氣的泛紅,她就不明白了,這跟男孩女孩到底有什麼關係啊!
孟作春又道:“你經營不了那麼大一個船廠的!你爹收養的那個義子叫唐辭是吧?唐辭要是還在,說不定還能幫你一把,但我聽說唐辭跑了!他帶著幾個老船匠跑去了石頭港的船廠!你連唐辭都指望不上了,還留著船廠做什麼啊!”
“唐大哥誌不在此……”
“他當然誌不在此!你爹娘都不在了,沈家船廠沒的救了!他是聰明人,知道留下沒什麼出路!不過理雖是這個理,但我看他也是個白眼狼!平時不聲不響的,關鍵時刻就忘恩負義到這種地步!”
孟作春說著,還呸了一口,似乎還想繼續罵,卻被沈玉闕打斷。
“大人先彆說了,我今日剛回來,許多事情還得再想想,咱們先去用飯吧,不然都該涼了。”
“好好好,吃飯,吃飯!”
沈玉闕抿唇點頭,將他們帶進飯堂便退了出去。
出門後,她依舊能聽到裡頭孟作春唾沫橫飛的在跟董來鶴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無非是想讓董來鶴以叔叔的身份勸勸她這位沈家女,畢竟沈家船廠每年給江陰縣創造的財富也十分可觀!若就此敗落,許多百姓丟了謀生的活計不說,也會讓他的政績變的不太好看!
沈玉闕站在廊下深深呼了口氣,憂心忡忡的垂下眼瞼。
雲妝和柳黛跟在她身邊一直不敢說話,雖然二人都了解沈玉闕,知道她自幼便與那些江南後宅的大家閨秀不同。但到了真刀真槍上陣的時候,她們也會為她捏一把汗。
“眠兒妹妹!”
沈玉闕看董乘風從遠處小跑著過來,滿臉歡喜,便也一掃方才的不快,抬眸一笑。
“二哥哥來的正好,快去跟董叔叔吃飯吧。”
“我吃過了!和將士們吃的!”
他平時在軍中就習慣和將士們同吃同睡,不拘小節,山珍海味能吃,野菜饅頭也能吃。
“你吃過了嗎?”
沈玉闕撒謊:“我吃了呀。”
柳黛要說什麼,雲妝卻悄悄拉了一下她的衣袖。小姐心情不好,想必這時候也吃不下飯,若是二公子知道小姐沒吃,一定會看著她強行吃下去的。
“吃過了就行!人不吃飽就什麼也做不了!”
董乘風又道:“我方才在府上隨便轉了轉,感覺也沒什麼變化,應該是時間倉促,沈耀也沒來得及搬什麼東西吧!”
沈玉闕突然想到了什麼:“二哥哥,你陪我去祠堂吧。”
“現在?”
“嗯!”
看她目光堅決,董乘風又一向對她百依百順,便果斷應下。
於是沈玉闕就打發雲妝和柳黛去吃點東西,自己則和董乘風去了西園的小祠堂。
沈氏家族的祠堂在她大伯家,逢年過節或是有什麼大事,宗族耆老便會齊聚大伯家祭祀參拜。
但她爹娘去後,她便在西園設了一個小祠堂,供奉著爹娘牌位,為的是日後能夠方便祭拜。
一開始宗族耆老們是不同意的,他們覺得沈漣夫婦沒有什麼豐功偉績,不能單獨開辟祠堂。那日也是董來鶴力排眾議為她救場,不過說的卻是為了方便他拜祭兄長。
他是揚州刺史,大伯和族中長老也都賣他麵子,隻得同意。
沈玉闕有點擔心,也不知自己不在的這段時間,沈耀會不會搗毀這座小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