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軒緊鑼密鼓地推動新政調整與完善之時,朝堂之上卻暗流湧動。宰相王崇等人聽聞李軒微服私訪後擬定了一係列新舉措,心中大為不滿,決定在朝議上再次發難,試圖阻止新政的進一步推行。
朝會當日,陽光透過宮殿的琉璃瓦,灑在大殿的金磚之上,卻未能驅散殿內緊張壓抑的氣氛。李軒端坐在龍椅之上,神色威嚴,目光掃視著下方的文武百官。
“眾愛卿,近日朕微服私訪,了解到新政推行中的諸多問題。經過與張博等大臣的商議,朕決定對新政做出一些調整和完善,以更好地促進大唐的繁榮,造福百姓。” 李軒的聲音在大殿內回蕩,沉穩而堅定。
話音剛落,王崇便跨前一步,撩起官袍跪地,高聲說道:“陛下,老臣以為此舉萬萬不可。新政推行本就引發諸多亂象,如今再貿然調整,隻會讓局勢更加混亂。老臣懇請陛下收回成命,維持舊製,以保大唐安穩。”
李軒心中早料到王崇會跳出來反對,他不動聲色地問道:“宰相所言,朕自會斟酌。但不知宰相所說的亂象,具體所指何事?”
王崇抬起頭,神色激動:“陛下,新政推行後,商業競爭混亂,市場物價波動頻繁,百姓人心惶惶。而且,為了推行新政,朝廷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卻收效甚微。如此下去,大唐的根基恐將動搖。”
這時,一位禮部官員也上前附和:“陛下,宰相所言極是。新政實施以來,各地上報的問題不斷,如今若再調整,恐怕會引發更多的麻煩。”
李軒微微一笑,目光掃過眾人,說道:“眾愛卿,朕承認,新政推行過程中確實出現了一些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新政本身有誤。相反,正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出現,才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認識到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李軒詳細闡述了新政調整的具體內容,包括設立商業監管機構、製定稅收減免政策、清剿商路盜匪以及鼓勵興辦實業等舉措。他強調,這些措施旨在解決當前麵臨的問題,推動大唐經濟的健康發展。
然而,王崇等人依舊不依不饒。王崇反駁道:“陛下,設立商業監管機構,無疑是增加朝廷開支,加重百姓負擔。稅收減免政策,又如何保證公平公正,不會被一些不法商戶利用?至於清剿盜匪和興辦實業,更是勞民傷財,難以實現。”
麵對王崇的質疑,張博站了出來,他拱手說道:“宰相所言,看似有理,實則不然。設立商業監管機構,雖然短期內會增加一些開支,但從長遠來看,能夠規範市場秩序,促進商業繁榮,最終增加朝廷稅收。稅收減免政策,我們會製定嚴格的審核標準,確保真正惠及誠信經營、積極創新的商戶。清剿盜匪,是為了保障商路安全,這是商業發展的基礎。而興辦實業,不僅能解決百姓就業問題,還能推動大唐經濟的多元化發展。”
李軒微微點頭,對張博的回答表示讚許。他接著說道:“張博愛卿所言,正是朕的心意。改革之路,本就充滿艱辛,會遇到各種阻力和質疑。但朕相信,隻要我們目標一致,以大唐和百姓的利益為重,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那些為了一己私利,阻礙新政推行的人,朕絕不姑息。”
王崇臉色鐵青,心中惱怒,但又不好發作。這時,一位一直沉默的老臣站了出來,他是吏部尚書劉德。劉德緩緩說道:“陛下,老臣雖年事已高,但也明白改革的重要性。隻是這改革,還需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如今新政調整的諸多舉措,是否可以先在部分地區試點,觀察效果後再全麵推行?”
李軒心中一動,覺得劉德的建議頗有道理。他說道:“劉愛卿所言,朕會認真考慮。不過,朕認為,有些問題已經刻不容緩,如商路盜匪問題,必須儘快解決。至於其他舉措,我們可以在試點的基礎上,逐步完善。”
在李軒的堅持和張博等人的支持下,朝議最終達成了一定的共識。新政調整的部分舉措,將先在部分地區試點推行,同時,清剿商路盜匪的行動將立即展開。
退朝後,李軒回到禦書房,心情依舊沉重。他知道,王崇等人不會輕易放棄反對新政,未來的改革之路還充滿了挑戰。但他心中的信念卻更加堅定,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他都要將改革進行到底。
接下來的日子裡,李軒密切關注著新政試點和清剿盜匪的進展。張博帶領團隊,精心籌備商業監管機構的試點工作;李明則與戶部官員們製定稅收減免政策的試點細則;趙勇積極調派兵力,與地方官府緊密合作,對商路盜匪展開了全麵的清剿。
在李軒的推動下,大唐的改革事業繼續向前邁進。雖然朝議上的紛爭暫時平息,但李軒明白,這隻是暴風雨前的寧靜。未來,他還將麵臨更多的挑戰和考驗,但他毫不畏懼,因為他心中懷揣著對大唐的無限熱愛和對百姓的深深責任。在這條充滿荊棘的改革之路上,李軒將繼續砥礪前行,帶領大唐走向繁榮昌盛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