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不好回答。
因為這完全是主觀的問題。
回答不好就是誣陷,落井下石。
楊東也沒有立即回答,而是仔細想著,前兩年馮家棟在慶和縣做的到底怎麼樣。
楊東儘量公正客觀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為這關乎馮家棟以後的量刑。
“馮家棟同誌這個人,我沒有那麼了解吧。”
“雖然兩年多,不到三年搭班子,但是我們一個在縣委,一個在紀委和政府,除了縣委常委會以外,交集比較少。”
“但是有幾件事,完全屬實,我可以交代一下。”
“首先是馮家棟同誌完全讚同當時慶和縣發展規劃計劃,所以慶和縣發展到今天,有他一份功勞,這是不能磨滅的,也是不可磨滅的事實。”
“他當時身為縣委書記要是不拍板,慶和縣就不能有今天。”
“第二件事,馮家棟在招商引資的時候,招商到了外資,喬杉資本,他們盯上了礦產,主要是錸礦。”
“馮家棟同誌因為疏忽,導致簽下了不合理的意向合同,給我們慶和縣帶來了不小的麻煩,而且關於錸礦,前前後後也惹出不少事,最終甚至連上任省委書記都驚動了,才把這件事有一個合理的解決。”
“第三件事,馮家棟之前一意孤行的要搞滿鬥村玉米種植基地,我當時強烈反對,甚至我們之間爆發了言語衝突,縣委常委會很不成功。”
“這件事最後還是分管農業工作的劉省長,親自下來視察,才處理掉。”
“馮家棟最終沒有堅持成立滿鬥村玉米種植基地,沒有釀成大禍,而現在滿鬥村發展的非常好。”
“後來馮家棟在慶和縣就不怎麼管事了,有些鬥誌不足,後勁不足了,所以組織調整了他的工作。”
“這些,就是我所知道的全部。”
“至於有沒有權力腐敗,有沒有貪汙受賄,私下勾結利益,我不太清楚。”
“不過縣委書記掌握人事權,的確當時在一些同誌的分配和安排問題上麵,我不太理解和支持他的意見。”
“我能說的也就這麼多。”
楊東很完整,也很係統的回答了有關馮家棟的問題,沒有添油加醋,完全是實事求是。
徐邵明仔細的記錄,然後抬起頭看向楊東說道:“紀委保密原則,你懂。”
“不過我們能透露給你的是,馮家棟在慶和縣擔任縣委書記期間,貪汙受賄額度超過了兩百萬。”
“這裡麵很多都有權力的私相授受,以及賣官行為,為親戚朋友解決編製問題。”
“這些事情,你當時做縣紀委書記時候,有沒有發現?”
徐邵明繼續開口問楊東。
楊東聞言有些心驚肉跳。
自己在縣紀委那麼嚴格的情況下,馮家棟竟然貪汙兩百萬?而自己毫不知情?
果然,縣委書記想要做一些事,真的很容易。
同級監督,真的很難。
“我沒有發現。”
楊東不推脫問題,也不甩鍋,也不模糊處理。
沒發現就是沒發現。
“好。”
徐邵明點了點頭,記錄在案。
“根據馮家棟所說,他在慶和縣貪汙很收斂,因為你管縣紀委非常嚴格,他怕被發現,所以隻貪汙了兩百萬。”
“但是我們在調查他的案子時候發現,他在龍武縣擔任副縣長,縣長期間,他足足貪汙了一千六百萬。”
“從去年年初回到龍武縣擔任縣委書記之後,更是毫不收斂,完全淪為金錢奴隸,公然賣官,替他人辦事,為非法商人大開綠燈,一年半的時間貪汙了四千多萬,還有很多古董字畫,總計不低於五千萬。”
“從這裡可以看出來,楊東同誌你在慶和縣縣紀委做書記期間,管理的的確不錯。”
“一千六百多萬,兩百萬,五千萬,分彆在龍武縣,慶和縣,龍武縣貪汙所得。”
“這樣對比起來,你在慶和縣擔任縣紀委書記是成功的,非常成功。”
“但是當時的龍武縣紀委書記,和現在的龍武縣紀委書記,是不負責,不認真,工作不到位的。”
徐邵明開口總結。
楊東聞言,連忙說道:“也不能這麼說,徐主任。”
“以前龍武縣紀委書記是什麼樣,我不知道。”
“但是現在龍武縣紀委書記郭維同誌,曾經是我在慶和縣紀委的左膀右臂,甚至可以說沒有他,慶和縣乾部紀律不會那麼好。”
“並且他還是上個月去龍武縣擔任紀委書記的,上任時間短,肯定不了解馮家棟的情況。”
“所以郭維同誌,並不存在職務疏忽,重大工作疏漏,請省紀委一定要區分這一點。”
楊東開口為郭維說話,當然這也的確是事實。
你指望一個剛上任的縣紀委書記,就管住一個多年來貪汙的縣委書記嗎?不現實。
“好,楊東同誌,我會把你的話,記錄在案,我們以後會開會研究。”
“當然,郭維同誌有沒有問題,辦案權在靈雲市紀委,不在我們省紀委,他不是我們省管乾部。”
徐邵明說到這裡,微微一笑,提醒楊東不要著急。
“最後一個問題,當然也是省紀委的一個小請求,如果楊東同誌同意的話,你媽就更好了。”
徐邵明繼續開口,說出最後一個問題或者說請求。
“請講。”
楊東點了點頭,示意徐邵明說下去。
“你能不能跟我們一起去見一見馮家棟。”
“幫我們勸勸他,讓他老實交代問題,好好配合我們的工作,不要抵觸組織對他進行治病救人,更不要抗拒紀委對他的懲前毖後。”
“當然,如果覺得為難的話,也沒關係。”
徐邵明隻是請求,不是要求,更不是勒令。
楊東跟馮家棟沒有關係,也沒有牽扯,這一點省紀委查清楚了。
所以楊東不想去,也沒關係。
這也是正常的,畢竟哪個處於上升勢頭的乾部,會去見一個已經被雙規調查的乾部呢?
心理上,喪氣。
行為上,抗拒。
這都是正常的。
“為什麼想讓我去見馮家棟?為什麼覺得我可以勸他?”
楊東沒有回答,而是反問徐邵明。
徐邵明皺起眉頭仔細想了想,然後說道:“因為是你讓他不敢伸手撈錢,一個縣委書記在職兩年多,隻撈了兩百萬,我說白了,我們省紀委很少見過。”
“過往調查那麼多縣委書記,基本上都是貪汙大幾百萬,上千萬,數千萬的。”
“所以我能感覺到他對你的克製,或者說懼怕?”
“當然,這也是個人想法。”
徐邵明說到這裡,忍不住笑了。
楊東卻是麵色嚴肅的點了點頭:“我答應你們,我去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