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差生黃小明
第592章 差生黃小明
中國相聲有三大發源地。
京城天橋、天津勸業場和南京夫子廟。
天津方言,嘛玩意兒都有!倍兒哏兒,讓你聽了就想笑,這就是天津人的語言魅力。
天津,也被譽為“哏都”。
“哎呀,這事兒嘛玩意兒啊,真叫一個亂!”
“今兒個天氣可真哏兒,跟說相聲似的,一會兒一變。”
“霍元甲,你嘛時候.”
就算你聽不懂,也能感知到方言帶來的相聲味。
而天津的戲劇張力並不僅藏在這些白話中,街頭也非常顯眼,尤其是建築。
譬如五大道區域,彙聚著英、法、意、德、西班牙等國各式風貌的上百幢建築。
其中不乏慶王府等知名場所,保留百年前的曆史風貌的同時,也讓現代化氣息完美融入。
在天津地界上的學校,同樣曆史悠久,建築風格極具時代氣息。
天津外國語大學、河北工業大學、耀華中學.
故而,天津理所當然的成為眾多導演心中,炙手可熱的取景地。
11月7日,晴。
《中國合夥人》劇組在導演陳可辛的召集下,於天津會和。
這部戲總成本8000萬。
拍攝班底,導演陳可辛,王佳衛禦用攝影指導杜可鋒,三位主演:陸遠、黃小明、佟大圍。
中影占投資的30,陳可辛工作室持股20,遠方傳媒占股20,剩餘部分由星美、寰亞等多個香江企業持有。
陸遠片酬1600萬入股,拿後期分紅,這已經成為他的習慣。
既然選擇出演,說明看好這部戲,如果拿分紅的信心都沒有,還指望觀眾花錢進影院?
當天中午,陸遠帶著助理趕到劇組入駐的酒店。
樓下有劇組安排的工作人員接待,一番了解,得知陳可辛正和攝影指導等人在片場看景。
在酒店放好行李,休息片刻,陸遠打算過去瞅瞅。
戴上口罩,喊上鄭芊,兩人出門,前腳剛踏進電梯,聽見黃小明在後頭喊。
“師弟,師弟,等等我。”
鄭芊眼疾手快,摁住開關,電梯門被調戲了一下,黃小明帶著助理走進來。
“師兄,什麼時候到的,我還以為你和導演在一塊呢。”
“我比你早到一會兒,本來是準備去看的,可突然有電話進來。”黃小明晃了晃手機。
陸遠注意到他的表情,想起近期的趣事,腦袋微側,揶揄道:“師兄,生日快樂,豔福不淺呐。”
“你可彆打趣我了。”黃小明鬱悶的直搖頭:“什麼豔福不淺,這福誰想要趕緊拿去,我腦袋都大了一整圈。”
陸遠聞言,不由莞爾。
黃小明為何如此,因為前任李非兒和現任楊影在微博上針鋒相向。
月初,楊影計劃給黃小明舉辦生日派對。
好死不死,香江記者知道這件事,某次采訪時,逮著李非兒問:“你是不是黃小明跟楊影之間的那個小三?”
李非兒和黃小明拍攝《鹿鼎記》時因戲生情,明明是她先來的,因此嚴肅地回應:“楊影才是小三!”
自此,前任與現任的矛盾被挑明,倆人在微博上,引經據典,你來我往。
楊影首先引用禪語寫道:“昔日寒山問拾得曰: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拾得雲:隻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一句“再待幾年你且看他”,直白的諷刺李非兒已是昨日黃花,自不量力。
李非兒自然不是善茬,在微博中用詩句寫下。
“我隻是宇宙中一粒塵埃,所以我長存敬畏之心,敬畏自然規律,敬畏天理昭昭,敬畏攸攸之口。未敢抱有太多僥幸。因為舉頭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
既回擊了楊影的話語,又表明委屈,一句“人在做,天在看”道儘一切。
雙方粉絲不甘寂寞,在支持自己偶像的同時,也不忘去“敵對陣營”大放狠話,矛盾愈加升級。
直至現在,還經常在微博上掀起罵戰。
黃小明夾在中間,基於種種考慮,一聲不吭,出門有記者追著采訪,回家有楊影,冷眼相對,給看不給用,滋味可想而知。
“叮咚!”
電梯門開,一行人走出。
黃小明歎了口氣,輕輕撞了下陸遠的肩膀,羨慕道:“還是你家施施好,安安靜靜,不折騰。”
“得了吧!”陸遠搖搖頭,大吐苦水:“我家那位姑奶奶也好不到哪裡去,乖巧的時候,確實讓人稀罕,趴在懷裡哼哼唧唧,隨我捯飭。
脾氣上來後,好家夥,跟頭驢沒區彆,死犟死犟的,但凡碰她一下,當場就炸,不知道的還以為怎麼滴她了,這輩子算是折她手裡咯。”
黃小明斜了他一眼,很受傷,沒好氣道:“大哥,說這話時,能不能把嘴角壓一壓,稍微考慮下我現在的心情。”
“好的,我下次一定注意。”陸遠一本正經。
“我不想有下次,一次我都受不了!”黃小明還挺委屈。
“我容易麼我,感情這種事誰又能說的清,都過去多久了,還揪著不放。”
他既是在說李非兒,也是在對楊影翻舊賬感到不滿。
“這話你和她倆說去呀,在我們麵前念叨有什麼用。”
陸遠才不慣著他,這師兄其他方麵都不錯,就是感情上一塌糊塗。
“你”黃小明被噎得難受。
鄭芊憋不住,與黃小明的助理對視一眼,捂著嘴,笑得肩膀直抽抽。
天津第二工人文化宮。
大門前已經被清場,零零散散的站著幾個人,陳可辛和杜可鋒肩並肩,伸著手,一邊比劃,一邊交流。
陳可辛隨手一劃:“拍攝時讓他們從這兩邊進,成東青抱著被褥土裡土氣的跟著人流走。”
杜可鋒站在攝影機的預設地,托著下巴:“換上自行車怎麼樣,多安排點群演,給成東青營造出被裹挾而前的感覺,讓他土鱉的形象更立體點。”
“唔,你說的有道理。”
陳可辛囑咐道:“超理,記一下,待會通知席手辰,這場戲的群演得會騎自行車,再讓道具多準備些自行車,要符合那個年代的款式,鳳凰牌、永久牌、飛鴿牌都來點,考慮到學生的家庭經濟條件差異,彆全是一個牌子。”
席手辰是這部戲的選角導演。
“好的。”導演助理張超理掏出手機記錄。
張超理2005年出道,參演陳可辛導演的古裝電影《投名狀》,憑借狗子一角嶄露頭角。
上一部戲還是在《西遊降魔篇》中客串天殘腳。
因為最近沒接到什麼戲,被陳可辛拉來當助理,賺點生活費。
他正寫著,發現陸遠和黃小明悄無聲息的走到身後。
“兩位老師來啦。”他忙打招呼,同時向陳可辛提醒:“導演,陸老師和黃老師來了。”
“導演。”
“陳導。”
陳可辛在轉身的同時,臉上綻放出溫和的笑容。
“冬青和曉俊來啦。”
陸遠笑著和他握手。
陳可辛個子不高,一米六,戴著眼鏡,留著藝術家的發型。
最前麵一小撮劉海,也不知是故意染白,還是年紀的原因,整體給人的感覺,文質彬彬。
據他爹陳銅民所述,母親生他時難產,生得很辛苦。為紀念母親的辛苦,也希望他可以辛苦,於是取名陳可辛。
從剛才對自行車型號的叮囑上,很容易瞧出陳可辛的特點,格外在意細節。
其實從對方的口音上也能領略一二。
字正腔圓,甚至有些矯枉過正,發翹舌音時,舌頭卷得誇張。
要論香江導演的普通話水平,陸遠認為,陳可辛絕對能排進前三。
陳可辛抱著胳膊,微微仰起腦袋,圍著陸遠轉幾圈,嘖嘖道:“胖了!”
陸遠說:“按照導演的要求,增重14斤,不多不少。”
“好好好。”陳可辛連連點頭,表示滿意。
隨後,又轉向黃小明,見他瘦了許多,氣勢變得淩厲,拽拽的,咄咄逼人,讚道:“曉俊也不錯,都挺好,這部戲穩了!”
黃小明露出招牌式的微笑。
一笑就破功,正式開拍後得讓他少笑點陳可辛盯著黃小明打量數秒,才挪開視線。
在2003年的cepa政策出台後,大批香江導演北上進入大陸拍片,包括杜琪鋒、林超閒、王京、徐克等人。
他是其中之一,也是這幫人中,第一個把整個工作室搬遷到京城的。
身為香江導演,《中國合夥人》是他首次執導的主演全是內地人的影片。
大家都不熟悉,他擔心黃小明有情緒。
沒錯,就是黃小明。
陳可辛腦海裡不由浮現出第一次拿著劇本找到對方的情形。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彼時,他希望黃小明出演孟曉俊一角。
可誰知黃小明看完劇本後,對成冬青一角情有獨鐘,提出請求,想試一試。
陳可辛毫不猶豫,當場拒絕。
《中國合夥人》這部戲對他而言,意義非凡,換句話說,他現在輸不起。
2007《投名狀》上映,全國電影票房第三位,他成為繼張一某之後,中國第二位票房破2億的導演。
李聯傑也憑借片中略帶反派性質的演繹,加冕金像獎影帝。
一時間讚美聲如潮水般湧來,所有人都誇他是香江最會講故事的導演。
他自己也這麼覺得。
大家都說武俠沒落,市場不佳,他偏想試一試,哪怕對武俠不甚了解。
誰讓大家都誇他有才呢。
2011年,成本1.2億的《武俠》上映。
票房慘淡,比預期少了足足五成,血虧。
晴天霹靂!
那是陳可辛北上的第七年。
陳可辛自己也是《武俠》的投資方之一,遭遇重大經濟損失。
利益損失事小,期間還鬨出天價草帽事件,口碑完了就真完了。
所以這次的《中國合夥人》,他告訴自己兩個字,求穩。
無論是為了挽回岌岌可危的口碑,還是考慮到自己在這部影片中所占20的投資。
隻許成功,不許失敗。
因此哪怕黃小明多次表示,自己與成東青的性格很類似,軸、倔強,對事情執著,越說他不行就越要把他做好。
他也權當沒聽見。
如果沒有陸遠,他或許會給對方一個嘗試的機會。
但既然有陸遠加盟,那麼,男一號不做第二人選,也隻能是他,內地影視圈誰來都不行,除非他不當這個導演。
在他看來,陸遠的表演天賦遠高於黃小明。
黃小明能表達的,陸遠也能表達,黃小明不能表達出來的,陸遠同樣可以。
卷麵分100,黃小明能考100,是提前做過類似的卷子,相對熟悉,但100分不是陸遠的極限。
真實的陳可辛,與公眾麵前的溫文爾雅印象並不相符,善於算計,大部分導演出來隻講藝術,講虛的,他比較務實,就是要票房,就是要錢。
很顯然,論票房號召力,黃小明與陸遠不在一個層次。
對於任何具備判斷力的人來說,選擇誰作為影片的靈魂人物,答案不言而喻。
他最初已經想好,如果黃小明有小情緒,即使對方有點關係,也得換掉,好在對方很識趣。
幾人站在二宮大門前,陸遠問:“陳導,咱們這部戲的片名確定好了嗎?”
“怎麼,你有想法。”陳可辛念道:“目前暫定中國合夥人、咆哮20年、咆哮年代、夢想時代.挑一個。”
陸遠搖搖頭,他隻是問問,一部電影臨近開機,片名都沒確定,可見導演和編劇的糾結。
“中影集團副總裁張強在微博發起片名投票,打算讓網友幫咱們選。”陳可辛說著便笑出聲。
“徐曉平還在微博評論區發牢騷來著,一個名字一個名字的批評,這也不好那也不行,還挑王石的錯,哈哈。”
“這事還沒過去呢?”陸遠也跟著笑。
“一時半會估計好不了。”
黃小明在一旁聽了會兒,忽然問:“導演,之前聽你說過,劇本交給萬科的王總看過?”
“對啊。”陳可辛點頭,道:“把劇本給王石看,是因為我沒得選,我和其他企業家都不認識,而且王石會和我講實話。”
說到這裡,他又笑了下:“其實拿到徐曉平的劇本後,我最開始打算全盤推翻。”
倆人認真傾聽。
“你們看過《公民凱恩》麼?”陳可辛問。
黃小明思考數秒,正想搖頭。
卻見陸遠張嘴說道:“美國導演奧遜·威爾斯 25歲時影壇的處女作,一位報業大亨的發跡史。”
為角色成東青做準備時,他查閱了不少資料,包括不限於俞敏鴻的傳記,馮侖的《野蠻生長》.各類影片等。
《公民凱恩》便是其中一部,主人公的發跡史,伴隨著灰色,操縱輿論,操縱政治,不擇手段的打擊競爭者。
黃小明眼中頓時露出詫異的神色。
第一次見到劇本時,他並不清楚陳可辛心中的男一號有了人選。
隻覺得冬青很適合自己,想爭取。
得知是陸遠後,自然沒了心思,但並不意味著他沒其他想法。
孟曉駿這個角色並不討喜,自私、自大、強勢。
但陳可辛在孟曉駿身上投射了最大的個人感情,某些經曆在他本人身上真正發生過,有他本人的影子。
所以可以說,孟曉駿是整部戲裡完成度最高的角色,也很能搶戲。
業務能力上贏師弟一次,幾乎是他的執念。
可《公民凱恩》他怎麼沒聽過?
黃小明一時間感到挫敗,他自認準備充足,如今看來顯然不夠。
陳可辛臉上笑意更甚,對自己的選擇,愈發滿意。
“類似這種通過一個人的命運折射出大時代的激蕩,任何一個導演都會感到興奮,我最初的想法,是將《合夥人》的劇情往那個方向走,畢竟在中國激蕩三十年的沉浮中,這類人比比皆是。”
“像企業家馮侖的書《野蠻生長》.”
說到這裡,他頓了頓,擔心兩人不清楚,問:“這本書你們聽說過麼?”
“翻過幾頁。”陸遠再次點頭。
黃小明抿了抿嘴唇,莫名有種感覺,好似回到學生時代,他也裝模作樣的點了點頭。
“很好,我開始期待接下來的拍攝了。”陳可辛一拍手,繼續剛才的話題。
“馮侖在本書裡坦言自己從商這些年賄賂過官員、拿過回扣,和黑社會打交道亦是平常事,我們都清楚,這些做法在民營企業家群體中實際上是一種生存之道,不被道德審判。”
“可這些台麵下的東西卻不能被原生態地搬上銀幕。故事驚心動魄,但官商勾結,錢權交易,怎麼拍?誰敢拍?”
陳可辛表情無奈,雙手一攤:“我反正不敢。”
“後來我又去找張朝楊、丁壘、馬芸等人的傳記,發現裡麵講的全是並購,沒有那些本應該存在的東西,顯得格外和諧。很多商業行為一般人看不懂,就算能看懂,也沒意思。”
“所以,最後還是向新東方靠攏,不然新夢想這三個字,我都不想剩下。”
陸遠心中的疑惑漸漸解開,這大概就是劇組即將開機,可片名卻還沒討論出結果的症結所在。
“噫,師兄,你那是什麼眼神?”陸遠挑眉,覺得對方有些奇怪。
黃小明收回目光。
哎,惆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