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論壇
第553章 論壇
“呼,簡直離譜。”
走出頒獎典禮會場,徐錚想起方才的場景,言語中滿是惋惜。
“怎麼講也是國內唯一的a類電影節,都是些沒聽過的人獲獎。”
陸遠深有同感,最佳男女演員揭曉後,現場的記者就爭相打探他們到底是誰。
他還為此特意上網查一下,影帝是俄羅斯人,剛入行,這是他的首部電影,至於影後,搜索不出相關消息。
王保強眼珠子往上斜,回憶道:“也不全是吧,金爵獎最佳導演頒給了高書群導演,他拍過《征服》《風聲》。”
他停頓片刻,又笑著打趣:“當然咯,還有靠《超時空》拿下電影頻道最佳男主角的陸影帝。”
陸遠懶得搭理他,沒什麼含金量的獎項,連金爵獎都不是,隻是單元獎,湊數的。
與國內演員相比,評委們對國外的演員顯得格外寬容。
徐錚聞言,搖了搖頭,不願多提,《征服》是電視劇,至於《風聲》,陳國富才是真正的導演。
高書群參加電影節獲獎,就好像他徐錚參加戛納拿到最佳導演獎一樣。
“行了,彆發牢騷啦。”陸遠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本來就是為新片宣傳才過來的。”
“我也不是發牢騷,就是此情此景,不免有些感觸,一個十幾億人口的市場,電影節辦成這個鬼樣子,恨其不爭呐。”
徐錚絮絮叨叨:“做為國際電影節幾乎看不到國際影人的身影,上午的紅毯,和金雞百花電影節、華表獎,甚至是大學生電影節有什麼區彆,一水的國人明星,也就好萊塢打拚過的章子依和成瓏還略微算的上跟國際沾點邊。”
“最誇張的是,放映外語片時字幕與人物對白不匹配,電影名字都能翻譯錯誤,毫無專業性可言,這讓那些外國評委參賽者怎麼看。”
“老徐,咱們的電影市場剛突破百億,電影節成立才多少年,我相信以後會好起來的。”王保強很樂觀。
“保強說得對。”陸遠手上握著獎杯,道:“但歸根結底還是利益驅動的問題。”
“是啊,交易市場的交易額實在太低了。”徐錚附和地推了推眼鏡。
為什麼戛納電影節每年那麼多大牌明星去,難道僅僅就是為了走一下紅毯?
顯然不是,他們是去賣片子的。
誰都知道戛納電影節的交易市場是世界上最大、最成熟的電影交易市場。
所以大家會千裡迢迢帶著自己的作品和明星去那裡賺吆喝,目的還是為了賣出自己的影片。
可魔都電影節的交易量幾乎為零。
既然如此,那麼這些大製片發行公司的人當然對這個市場沒興趣,更不會大費周章地把自己的明星拉過來宣傳。
“其實也不能全怪主辦方。”陳凱戨不知幾時悄然靠近。
陸遠三人和他打了個招呼,劉施施蹦躂到男票身邊,搶過獎杯打量。
陳凱戨繼續說道:“在魔都電影節上交易的影片,並不能像國外電影節那樣,雙方一對眼就交易。
因為咱們國家進出口電影是有著嚴格審查程序的,即便是產生了意向也得先報批才行,流程要花去大量時間,最終這筆生意能不能做根本不是公司之間能夠確定的。”
說完,他感慨:“中國電影的發展,任重而道遠呐。”
陸遠瞅了他一眼,陳凱戨導演或許小心眼了點,好麵子了些,性格人品上存在諸多問題。
但毫無疑問他有才華,且對電影也有追求。
無論怎麼講,第五代導演中,隻有他和張一某依舊活躍在大眾的視野裡,這就能說明一切。
站在陸遠的角度來看,他們擅長的東西也許在當今的市場上不再吃香。
但這並不意味著,他們的執導能力,對電影畫麵的理解,不如那些一部電影賺幾個億的新導演。
就好像諾基亞沒多少人用了,但是你不能否認它在手機界的地位。
魔都電影節紅毯結束後,還有一場論壇。
主題圍繞中國電影市場展開話題,陸遠和徐錚受邀參加。
這個論壇有四個部分,共十二場,倆人被安排在第二部分第三場——“麵對好萊塢,華語片的救贖之道”。
一同出席的還有韓三坪、管胡、寧昊、婁耶、王曉帥、陸釧、烏爾鱔
魔都展覽中心,中央大廳一樓,論壇大廳。
論壇會場的布局和媒體見麵會差不多。
台上放著幾張白色單人沙發,陸遠等人坐著,而台下人頭攢動,是來自各地的記者,業內投資人等。
“長久以來,華語電影分為兩股力量,一種為國內市場而做,即所謂的商業片。另一種,為國際口碑而作,即電影節影片。
近年資金的迅速堆積,從終端開始為創作者打開了國內市場契機,一些獨立影片也紛紛加入商業影片的大潮。
但是好景不長,新政推出後,好萊塢影片占據資源太多,對華語片造成前所未有的壓力,並更多地壓向製造中等規模影片的年輕導演身上,也壓向了他們的未來和華語電影的未來
逐漸承擔起華語影片大任的年輕甚至中年導演們該如何直麵市場,如何建立自己的行業話語權,中國電影市場又需要怎樣的電影,怎麼迎戰好萊塢.”
賈樟珂作為主持嘉賓,語氣低沉地在台上念著稿子,列出早就準備好的問題,緊接著從寧昊開始發表自己的觀點。
寧昊說道:“都在講好萊塢電影擠壓了中國電影的空間,但我覺得首先要找自己的問題,沒有觀眾其實是電影本身不好看。
這些天我也想明白了一件事,好萊塢來了其實也是個好事,因為好萊塢可以充當擋箭牌。
《黃金大劫案》票房不如預期,我可以推卸給好萊塢大片,要是有一天審查也撤消了、好萊塢也沒了,那就都不能賴,隻能賴觀眾,不過,真要有那麼一天就是自我毀滅了。
美國大片對我們的中小製作確實不公平,但是電影人有沒有找自己的問題?《黃金》成績不如預期,我誰都不賴,隻賴自己能力不足。”
因為《黃金大劫案》的口碑失利,票房不達預期,聽了些風言風語,寧昊最近頗為上火,狠狠反思。
不少導演麵子掛不住,這番話等於把他們最後的遮羞布揭開了。
礙於寧昊的商業成績,沒人表露出來,畢竟在座的沒幾個票房比得過他。
一人接一人。
陸遠撐著腮幫子,腦子放空。
豈料輪到婁耶時,這人冷不丁的祝賀:“恭喜師弟陸遠,拿下國內票房冠軍。”
“謝謝,僥幸而已。”陸遠回神,他對這位北電學長早有耳聞,看過他導演的片子。
婁耶繼續道:“票房固然可喜可賀,但我認為包括你、寧昊、陸釧、烏爾鱔在內的導演都是失敗的,導演們對中國當下的社會問題集體缺位,枉對電影二字。
我認為隻談商業是一種非常短視的方式,一方麵要拍製作精良的電影,也應該真實記錄社會現實。
很多人勸我拍商業片,說老百姓渴望娛樂,但我拍了十幾年電影,堅信電影是一門藝術,電影要有一點文化尊嚴和自信,永遠不能被眼前的一切利益忽悠.”
陸遠愣了下。
大哥,你這麼厲害,怎麼不一把火將總局點了。
婁耶握著話筒大說特說,說他們沒立場,對商業片各種質疑,認為藝術片、反映現實才是一個導演該做的事情。
寧昊坐在他左側,抬手捂著嘴,小聲嘀咕:“他一直這樣,甭搭理。”
論壇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陸遠倒不至於生氣,狐疑道:“你是不是之前被他懟過。”
“唔。”寧昊微微頷首:“這次要不是你在,我都不會過來,之前參加過幾次類似的論壇,《賽車》票房過億時就懟過我,習慣了,這是個魔怔人,權當沒聽見。”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陸遠杵著下頜,等婁耶說完,緩緩講道:“婁導說的有一定道理,對導演而言電影是藝術品,可是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電影隻是消費品,圖一樂嗬。
導演應該有自己的藝術夢想和追求,這點毋庸置疑,但我更認為電影應該回歸市場,導演需要俯下身為大眾服務,如果觀眾都拋棄了電影,那你拍給誰看,自娛自樂?”
婁耶皺緊眉頭,質問:“可現在麵臨的問題是,大家一窩蜂去拍商業片,票房高高的,愉快嗎?”
在場眾人笑聲一片,徐錚原本在發呆,此時心裡不免嘀咕,當然愉快,我恨不得《泰囧》上映後票房破記錄,突破十億。
他遲疑兩秒,悠悠地嘟囔一句:“讓那些相信你的投資人因此虧本,甚至破產,你良心不會痛嗎?”
“好!”台下有投資人拍手。
婁耶語塞。
賈樟珂見狀,忙打圓場,道:“陸遠,上半年《超時空》成為國內票房冠軍,你對好萊塢大片有什麼看法,國產片怎麼走上國際,怎麼向世界講中國故事。”
在場的人都看向這貨,雖是半道出家,但誰叫他這部戲的票房高居第一呢。
陸遠皺了皺眉,有些話說出來你也播不出去啊。
他猶豫道:“在電影行業,我隻是個新人,《超時空》的成績屬於誤打誤撞,今天受主辦方邀請是抱著學習的心態.”
韓三坪握著話筒,舉到身前,笑嗬嗬的打斷:“中國電影才剛剛起步,這裡都是新人,彆謙虛了,趕緊講吧。”
陸遠思索片刻,措辭委婉道:“那行,接下來隻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有不對,大家當個笑話聽聽就好。
首先《超時空》在海外沒有市場,票房合計十幾萬美元,幾乎為零,但大家捫心自問,中國導演在海外有市場的又有幾個?
我覺得當下階段,中國電影還是應該立足於國內市場,不要幻想能去海外賺多少錢。討論向世界講中國故事,其實是非常一廂情願的事情。
我們有這麼大的市場,自己的電影院都被好萊塢電影占滿了,走出去乾嘛?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更何況人家憑什麼要聽你的故事?
好萊塢導演拍電影的時候,可從來就不會想中國人聽不聽得懂,他們隻需要輸出。
許多時候,我們的電影外國人看不懂,根本原因是人家並不想看懂。
人家想看什麼?符合他們固有認知的,狹隘的,帶著某種目的去看我們為什麼要低聲下氣地去迎合?”
此言一出,王曉帥抿了抿嘴唇,隱晦的瞪了眼婁耶。
你招惹他乾什麼,耍什麼師哥威風,真以為他一臉和善就能走到如今的地位。
至於主持人賈樟珂,恨不得堵住陸遠的嘴,腦子飛速轉動,想著趕緊將話題往回拉。
陸遠停頓數秒,他沒有因為婁耶的指責而生氣,也沒有針對在座的任何人。
揭露社會現實的影片是必須存在的,這也是電影出現的基本目的之一,揭示社會問題、反映社會現狀,促使觀眾對社會問題進行思考,進而引發社會討論,促進問題的解決。
至於能否過審,有沒有效果是另一回事。
他隻是看不慣當前部分導演的心態,一味的迎合,好似活在過去一般,揪著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不放,賤不賤呐。
說了幾句,他點到為止:“我們也必須承認,目前中國電影在技術製作方麵和好萊塢確實存在差距,但這隻是當下。
未來不會一直如此,當那一天到來,我認為不再需要我們想方設法地將自己的故事向海外展示,而是他們迫切地想了解更多。”
“啪啪啪!”台下掌聲雷動。
這番話聽得韓三坪以及電影局相關人士頻頻側目,不斷拍手。
此時此刻,他們注意到寧昊,徐錚、烏爾鱔等人都直勾勾地盯著陸遠,而那眼神中,令他們感覺到了點不一樣的東西。
這些是張一某、陳凱戨、馮曉剛以及第六代王曉帥,賈樟珂婁耶等人身上所沒有的朝氣。
帶著點狂妄,卻不令人厭惡,反而欣然向往。
他們心裡莫名出現一個詞,華語電影新力量。
“馮曉剛現身魔都論壇《一九四二》發布會,炮轟中國導演整體沒水平。”
“陸遠表示無意好萊塢,認為中國電影應該立足國內市場,不要一廂情願的幻想國外觀眾能看懂。”
“寧昊認為《黃金大劫案》票房未達預期,是自己的問題,和好萊塢大片關聯不大。”
魔都論壇的發言發布後,有幾位喜歡給娛樂圈人士挑刺的專家跳出來,誇誇其談,在網上引發熱議。
陸遠的發言成為輿論中心,有人支持,也有人反駁。
陸遠的回應,這貨沒回應,結束魔都的論壇交流後,和王保強徐錚再次開始了宣傳之旅。
時間轉瞬即逝,到了七月,《泰囧》上映在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