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黑幕二合一)
第416章 黑幕二合一)
陸遠同徐錚相識於《瘋狂的賽車》劇組。
彼時,他和薑韋正因《潛伏》的女主人選而頭疼,去探班黃博之際,意外碰到徐錚。
此人向他推薦了中戲秦海露。
兩人真正熟悉,還要等到拍攝《無人區》的時候。
在xj的那段時間裡,陸遠不僅了解到寧昊心中的想法,有樣學樣,推出群星計劃,也對徐錚有了一定的認知。
如黃博所言,此人相當精明,腦袋圓咕隆咚,裡麵藏的都是智慧。
並斷言,其人有野心,不甘也不會一直以演員的身份,似超市貨架上的物品般,供人挑選,遲早有一天會轉行,向導演和製片人靠攏。
豬八戒,遠比大家想的要精明,也更愛銅臭味。
“陸遠,我有個故事,你想不想聽。”徐錚笑著舉起杯子,嘴角泛著油漬。
慶功宴,檔次自然是不能低的,酒席上用的金湯海參,還有野生黃金鮑,澳洲大龍蝦等。
“砰!”
陸遠和他碰了下杯,嘴唇貼近杯口之時,心裡奇怪,數月不見,這貨消瘦了許多,也憔悴了些。
不清楚對方的目的,他拉開椅子坐下,將酒杯放到一旁,吐出一口酒氣。
“咋啦,《嘻遊記》又出了什麼新版本?”他開了句玩笑。
八月左右,這貨在微博給觀眾道歉,怒罵自己主演的《嘻遊記》是一部超級大爛片。
沒少被圈內人調侃。
徐錚頓時一臉蛋疼,擺手道:“可彆提那大爛片了,我現在聽到名字就渾身難受。”
“行吧,什麼故事你趕緊說,正好幫我擋著點酒,這些人實在太能喝了。”陸遠揉了下眉心。
徐錚瞧眼周遭虎視眈眈的同行們,又想到眼前這人因為《失戀三十三天》獲得上億的票房分紅,可謂名利雙收,心裡愈發羨慕。
更加堅定了今天過來的計劃。
他平複心情,緩緩說道:“有一個商人叫徐朗,花5年時間研究出一款神奇的產品,油霸。
給汽車加油時,隻要加入兩滴油霸,就能將三分之二油箱的油,變成滿滿一箱。
但是公司還有另一個股東,叫高遠。兩人既是同學,也是對手。
高遠想把這個產品賣給法國人,得到一筆快錢,但徐朗堅決不同意。
兩人為了油霸的何去何從,爭論不休……”
徐朗,高遠、王寶。
陸遠聽著三個名字,輕咦一聲,不著痕跡地看了眼徐錚,隨後去席間尋找王保強的身影。
就見那貨喝的迷迷瞪瞪,也不知和黃小明在聊些什麼,齜著口大牙,傻缺一樣哈哈笑。
同時陸遠腦中不由閃過一個念頭,這個故事和《人在囧途》內核很像,有諸多相似之處。
《人在囧途》,主角李成功遠在外地辦廠,妻子與母親則住在老家,由於分隔日久,李成功出軌了。
春節假期,李成功要回家與妻子攤牌,路上遇到擠奶工牛耿,性格、身份地位差異極大的兩人,頻頻爆發囧事。
陸遠將視線從王保強身上收回,並在徐錚臉上停留一瞬,緊接著,腦子裡又浮現出第二個念頭。
這人大概率是奔著群星計劃來的,換而言之,圖他的錢。
心裡瞬間有了試探的想法。
因為喝了不少酒的緣故,他臉頰酡紅,擺出一副微醺的模樣,眼神變得模糊,晃了晃腦袋,漫不經心問道。
“這個故事怎麼聽著和《人在囧途》有些相似,華旗的新劇本嗎?劉光韋不給你投資?”
華旗是電影《人在囧途》的投資方,劉光韋是華旗老板。
徐錚臉上看不出任何異色,隻當他是醉了,搖搖頭,如實說道:“不是,目前還沒有劇本,故事脈絡是我和楊欽一起想的。”
楊欽是《夜店》的導演,當年楊欽寫好劇本拿給徐錚看,徐錚不但同意出演,還幫著找來200萬的投資。
稱得上一句伯樂。
去年影片上映,賣了1100萬,以小博大,黑馬一枚。
這大光頭精明歸精明,眼光還是不錯的,陸遠在心裡嘀咕。
徐錚不知他在琢磨什麼,以自嘲的口吻道。
“之前和你提過,因為形象問題,哪怕《人在囧途》大賣,現在來找我拍戲的導演依舊很少,適合我的角色也不多,我想拍戲,劇本都得量身定做,求人的次數太多了,心灰意冷,還不如自己找劇本,自己當導演呢。”
陸遠微微頷首,這事他說過不止一次,《無人區》拍攝期間,徐錚就圍在寧昊身邊,不斷“偷師”。
顯然是蓄謀已久。
“年初你來劇組客串時也看到了,《人在囧途》拍攝期間,戲裡很多笑點,實際上都是我和保強現場想的,導演葉偉民隻是簡單喊一下哢而已。”
陸遠拿了個空杯子,給自己滿上溫水,邊回憶客串時的所見所聞。
徐錚繼續道:“許是因為這個原因,劉光韋認可了我的能力,於是拍完戲後,我趁機和他說了一個自己思考已久的故事《替身》。”
“《替身》就是一個窮小子和富豪長得一樣,給富豪當替身,中間發生了些亂七八糟的事。”
“劉光韋對這個故事非常感興趣,還允諾由我擔任這部戲的導演和主演。”
“《人在囧途》上映後,票房口碑齊收,華旗的編劇團隊很快寫出《人在囧途2》的故事大綱,劉光韋找到我,想請我當導演、主演,我覺得項目不錯,但劇本問題仍舊很大,希望修改。”
“劉光韋索性將大綱扔給了我,但是我當時正在完善《替身》的劇本,《替身》計劃十月就要開拍,還要寫《人在囧途2》的劇本,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我決定先寫好《人在囧途2》的劇本,然後開拍,拍的時候自己再創作《替身》,這樣就可以兩部戲無縫對接,能節省費用,還能保證質量。”
“當時劉光韋同意了我的提議。”徐錚說的口乾舌燥,抄起陸遠的杯子,猛灌了一口水。
這貨愣了一下,徐錚卻不管許多,杯子猛地往桌上一砸,橫眉努目。
“可是就在我和楊欽即將完成《人在囧途2》的劇本時,卻得知了一個消息,華旗已經在籌拍《替身》,導演和主演名單裡都沒有我。”
他眼裡滿是憤怒:“我看清了華旗唯利是圖、毫無誠信的嘴臉,等和楊欽完成《人在囧途2》的劇本後,便立即立了項,這個項目就是《人在囧城》。”
“為了轉行導演,我忍氣吞聲,沒想到和劉光韋洽談新片時再次遭遇重重阻礙,原本商量好投資1200萬,可劉光韋提出隻能先給600萬,等拍完全片之後,才能再給600萬。”
“沒有預算怎麼拍電影?這不是扯淡嗎?我隻能攤牌,將《人在囧城》立項一事如實相告。”
“結果你猜怎麼著?”徐錚撇了撇嘴,無語道:“劉光韋當天讓編劇團隊改編了另一個故事注冊了《人在囧途2》。”
“並通知我,想當導演,必須先撤銷《人在囧城》的立項,以《人在囧途2》之名拍攝《人在囧城》的劇本。”
“我強忍著惡心答應了他的要求,在沒有簽訂任何書麵協議的情況下,撤銷了《人在囧城》的立項。”
徐錚忽然歎了口氣,滿臉沮喪:“誰知道撤銷立項之後,劉光韋卻再次翻臉,推翻了之前允諾我的所有條件。”
“那剛才泰國的故事是?”陸遠對他這番話持半信半疑態度,一麵之詞,不知真假。
圈子裡狗屁倒灶的事情太多了,利益相關,最是容易反轉,可能今天他是對的,明天便爆出截然不同的內幕。
徐錚接話道:“我本來計劃好乾脆自己拉團隊拍攝《人在囧城》,但華旗那邊早有準備,再拍肯定侵權,無奈隻好放棄了這個劇本。”
“這事讓人心煩意亂,上個月,我就和小桃紅帶著閨女去國外旅遊,見到不少新鮮事,獲得了不少靈感,也是因為不死心,回來和楊欽一合計,便有了剛才那個故事。”
說完,徐錚稍作停頓,試探地問道:“你的眼光向來毒辣,覺得這個故事行不行?”
“你準備給這部戲起個什麼名字?”陸遠撓了撓下巴,沒有回答,反問回去。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人再囧途之泰囧》。”
陸遠麵露遲疑,通過徐錚剛才的描述,他一時間也不好說對與錯,畢竟在徐錚嘴裡,華旗有錯在先。
“不擔心華旗那邊告伱嗎?”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我撐死叫有樣學樣。”
徐錚搖搖頭,顯得毫不在意,隔了一會,他似想起什麼,皮笑肉不笑道。
“其實我還巴不得片子上映時華旗來告呢,到時候輿論炒的沸沸揚揚,能省下一大筆宣傳費,何樂而不為?”
陸遠望著他滿臉的狡黠和算計,在心裡給自己提了個醒。
從早年孤注一擲掏出全部積蓄出演豬八戒一角,以及之後的《李衛當官》、《夜店》、《人在囧途》,充分證明了徐錚挑選片子的眼光。
《嘻遊記》除外。
但陸遠同樣清楚的意識到,與此人可以有利益方麵的合作,卻絕對不能深交,並且利益的劃分要白紙黑字寫的明明白白。
他心裡浮想翩翩,麵上不顯,問:“演員陣容有人選了嗎?”
“徐朗是我,高遠你就挺適合,王寶我準備邀請保強。”
陸遠不覺意外,《人在囧途》大火,這兩人搭檔對票房的加成,絕對大於單人。
《人再囧途之泰囧》大概率是能賺錢的。
他心裡有了判斷,不再繞彎子,開門見山地問:“這部戲預計要多少預算?”
徐錚聽到這句話,忐忑的心總算落了地,之前他也嘗試找過其他公司,但那些人要麼沒眼光,對劇本不感興趣,要麼拿不出錢。
他自己有一筆錢,但遠遠不夠,而且,第一部戲他不敢用自己的錢賭。
用其他人的就不一樣了,票房大賣,他名利雙收,再也不會缺少投資,立馬甩開膀子拍攝下一部。
假若票房失利,那對不起,時也命也,他也不想這樣。
恰好《失戀三十三天》剛上映的時候,陸遠提出“群星計劃”。
起初他沒有什麼太大的想法,隻是隨著電影的票房一發不可收拾,突破兩億大關後,他意識到自己的機會來了。
“三千萬!”徐錚脫口而出。
又忙補充道:“導演必須是我,我也不拿片酬,所有納入投資,但是我要拿20的分紅。”
陸遠對徐錚的黑有了新的認知,同時也明白這人心裡應該相當看好這部戲。
他搖搖頭:“20太高了。”
在商言商,目前徐錚的市場片酬隻200萬,算上劇本費,以及他是第一次擔任導演,也就300萬左右。
陸遠出的是真金白銀,不可能給太高。
徐錚也隻是隨口一說,表明自己不要片酬,要拿分紅的態度,坦然道:“10個點。”
沉默了許久。
“行,先初步定下,等劇本出來後,具體細節我們找時間再談。”陸遠給了個承諾。
“好。”徐錚眉開眼笑,整個人都放鬆下來。
此時,台上,主持人正在宣布獲獎名單。
“特等獎,宋嘉,300萬!”
“轟!”
圍在兩側的記者,頓時躁動起來。
慶功宴,自然少不了紅包,除了演員,幕後工作者,參與宣發的工作人員也都得到了獎勵。
除此之外,現場還有現金抽獎,隻是誰也沒想到獎項會這麼大。
宋嘉一臉意外地走上台,舉著話筒,激動道:“怎麼會是我,我還以為…謝謝,謝謝陸老師。”
陸遠笑著朝她揮了揮手。
“你安排的?”徐錚瞥了他一眼。
陸遠微微點頭,“嗯”了一聲。
宋嘉中獎,自然是黑幕,女一號本次零片酬加盟。
倘若他真的分文不給,對方嘴上不說,卻也必定心存芥蒂。
圈裡的人同樣會有不一樣的看法。
他大口吃肉,也得讓其他人跟著喝湯。
從入行那天起,他就知道,娛樂圈是個名利場,也是一個殘酷的江湖。
江湖不是打打殺殺,而是人情世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