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歡迎加入感謝克洛西法大佬的盟主)
第414章 歡迎加入感謝克洛西法大佬的盟主)
“那人現在怎麼樣啦?”電話裡,劉施施的聲音傳來。
陸遠攥著手機,透過車窗,看向不遠處熙熙攘攘的人群。
“還是老樣子,成天在劇組附近逗留,喝得醉醺醺的,大夥都認識了,剛才和人打了一架,已經報了警。”
“他怎麼不回去啊。”
“聽恰克拖拉機說,這哥們在國外欠了高利貸,是個爛人,花了一筆錢才獲得本次出國的機會,沒賺到錢估計不敢回去吧。”
他收回視線,不願在對方身上浪費半分精力。
“你老老實實在橫店拍戲,少上網,少打聽,不要想太多,我的事自己能處理,如果事態真發展到需要你出馬的階段,估計也徹底沒救了,你啊,多把心思放在角色上。”
“叨叨叨。”電話裡劉施施委屈而又小聲地嘟囔。
“哼,人家還不是想你了嘛,整天就知道凶我,你現在就跟我爸一樣。”
陸遠噎住,無語道:“什麼叫和你爸一樣,大姐,我剛才哪句話有凶你的意思?”
“劉哈哈,我發現你最近似乎對叔叔的意見很大啊?要不我晚上去找他聊聊。”
“哎呀,哥哥,不要,我錯啦。”劉施施在對麵求饒。
狗男人仗著住的近,動不動拿上門找她爸媽告狀來威脅,煩死人啦。
“不和伱說了,下一條戲馬上要開拍,你回京注意安全呀,親親,啵~”
陸遠掛斷電話,後腦勺靠著車椅,嘴角帶上笑意。
《龍門飛甲》劇組在天漠的拍攝即將結束,接下來要轉去八一和大覺寺等地。
恰好這兩天沒他的戲份,便和劇組請了個假,回京一趟,參加慶功宴。
《失戀三十三天》下檔,最終票房為4.92億。
按照投資比例,扣完稅,這部電影他到手的淨利潤1個億出頭。
但國內的票房分紅,一般是在電影下映後3到6個月結算,具體時間按照簽約的合同為準。
《失戀三十三天》當初並不被院線方看好。
簽約合同時規定為6個月,意味著陸遠想拿到全部分成,得等到明年六月。
同時,群星計劃公布後,初步取得了進展。
拍戲的這段時間裡,隔三差五有編劇攜帶劇本,以及導演找上門尋求合作。
劇本質量如何,導演是否值得投資,這些都需要他回去,親自考量和決定。
……
明星個人工作室,07年範兵兵起了個頭。
範兵兵作為首個吃螃蟹的人,她的成功大家自然都看在眼裡。
有例在前,藝人們便轟轟烈烈地朝這條大道上邁去,可謂蔚然成風。
章子依、周訊、李兵兵、黃小明、任瑔、陸陸續續開起了個人工作室。
而這種模式的出現,也徹底改變了當前娛樂圈經紀領域的運轉方式。
從以影視公司、經紀人為中心變成了以明星個人為中心。
對於明星來說,開工作室,錢,一定是最關鍵的理由。
普通明星和經紀公司合作,一般都是二八開。
明星拿二,公司拿八,再大腕的明星,最優厚的待遇,公司也會抽一到兩成的費用。
除此之外,明星工作室最大的好處是掌握話語權。
簽約經紀公司時,藝人出演節目、出席活動要由公司安排。
對於臨時爆出的新聞事件,都要首先請示公司回應等等,總之處處受限。
陸遠在《龍門飛甲》劇組拍戲時,曾聽過一個八卦。
李雨春,身為“天娛一姐”。
公司曾經為其接下某豐胸廣告,幸虧她夠強勢,才免遭此厄運。
可要是開了工作室,就不一樣,不僅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也有了更多話語權,自由許多。
當下的明星工作室大概可以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雖然成立了個人工作室,但還是依托於公司。
第二種是藝人自行成立的獨立工作室,這是一線明星最熱衷的形式。
最後一種則是由經紀人牽頭成立的工作室。
毫無疑問,陸遠選擇了第二種。
打造自己的品牌,招攬資深的策劃、宣傳等,組建一個精悍而高效的團隊。
洽談自己出演的影視作品,同時利用自身豐富的資源帶動整個工作室運轉,開拓新領域。
不限於投資影視劇,簽約藝人,導演等。
隻待時機合適,工作室將進一步升級,轉為傳媒公司。
遠方工作室。
位於昭陽路,文創園內,獨棟,兩層。
推開玻璃大門,首先闖入眼簾的是一麵木製扇形屏風。
“咦!”文木野盯著屏風打量,心生好奇,怎麼沒瞧見工作室的ogo。
吳朗在前方帶路,頭也不回便知他在想什麼,笑著解釋。
“老大自己設計了好幾套方案,施施姐嫌醜,沒討論出結果,暫時擱置。”
他又補充:“你之後有好的想法,也可以提出來。”
一樓左側是工位區,右側為員工休息區,還包括衛生間,小會議室,機房之類。
因為剛裝修好,還沒正式開始營業,倒是沒有其他員工。
工作室的風格獨特,以白色為主基調,透著股時尚而精致的氣息,邊邊角角上點綴了不少綠植,讓人眼前一亮。
設計上花了心思,文木野打量著一樓的布局,如是想到。
“起初挑選設計方案的時候,可不是現在這樣。”吳朗領著他站在休息區。
“老大覺得白色不耐臟,打掃麻煩,可施施姐覺得白色好看,硬要選這一套,他沒法子,拗不過,隻能同意。”
“喏,這個灰色休閒椅也是施施姐選的。”
“沒看出來,師兄還挺懼內啊。”文木野試了下椅子,開了句玩笑。
吳朗詫異地瞅了他一眼,隻覺這人並不像外表看著那般憨厚,反倒有些悶騷。
他點頭讚同道:“可不是嘛。”
兩人邊嘮嗑,沿著樓梯往上。
“二樓主要是一些辦公室,像財務,大會議室都在這裡。”
在陸遠的辦公室前駐足,吳朗咳嗽一聲,貼著他的肩膀提醒。
“木野啊,你大概率就是咱們工作室簽下的第一位導演了,以後我們就是同事關係,我先給你透個底,老大這個人吧,外表上看著客客氣氣的,什麼都不在意,其實有些小心心全在施施姐身上。”
他正說著,餘光注意到陸遠端著茶杯,從茶吧出來,身後還跟著兩人,吐到嘴邊的話,硬生生轉了個方向。
“來了。”陸遠朝文木野點了點頭。
白色t恤,廉價黑色西裝,戴著黑框眼鏡,鼻子大,嘴唇特厚實,乍看上去,挺憨,又挺斯文一人。
文木野微微彎腰,喊道:“師兄好。”
“甭客氣,田老師可是在電話裡將你誇上天了。”陸遠上前一步,親昵地摟住他,拍了拍他的背。
“來,給你介紹一下。”他看向身後兩人。
“這位是江秋芸,目前是執行經紀人兼助理。”
“江姐好。”
江秋芸客氣的揮了揮手,卻不著痕跡的瞥了眼吳朗。
這貨現在已經是工作室的經理了,以前同樣乾過助理。
陸遠指著另一位介紹道:“這位是工作室的宣傳總監,張文伯。”
《失戀三十三天》的爆火,張文伯和他的影行天下工作室功不可沒。
陸遠自然不會放過人才,便向他發起邀約,雙方達成合作,今天特意過來便是為了簽合同。
文木野一一打過招呼,他還沒畢業呢,這些人對他而言,都是行業大佬。
吳朗也不曉得自己剛才說的話,有沒有被陸遠聽見,狗腿子般推開門。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大家都彆在門口站著了,進屋聊吧。”
“對,進屋。”
擦肩而過時,陸遠拍了拍吳朗的肩膀,意味深長的笑了下。
“小心.心啊,我的吳大經理,開門彆壓著手。”
吳朗心道完犢子,絕對被聽見了,遂看向江秋芸。
江秋芸給了他一個愛莫能助的表情,心裡巴不得他早點失寵。
吳朗:“.”
辦公室的布局,簡約大氣,一扇落地窗,采光極好,映得屋內透亮。
進門靠右側,儘頭位置,是一張辦公桌。
再往後似模似樣的擺了個內嵌式書架,上麵放了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兩側牆壁上則掛著陸遠的藝術照。
幾人在中央沙發上坐下,江秋芸忙前忙後地倒茶。
文木野雙手放在大腿上,隻覺手心濕漉漉的。
來的時候他準備了許多,想著怎麼表達自己對電影的熱愛,和自己的能力。
可是等真正見到陸遠後,卻發現一時間什麼也想不起來。
校慶那會兒,導師田壯壯找到他,說陸遠想找一位校友當執行導演,輔助拍攝。
他是懵的,陸遠欸,大明星啊,一部電視劇片酬過千萬。
做夢都不敢想自己能和對方扯上關係。
文木野出生於一個單親家庭,因為自小成長的環境,他極度不自信。
成績也不行,學渣標簽在他身上貼了十幾年,高考時,他總分不足三百,無奈選擇就讀於一個三本院校的電視編導專業,用業內的話語評價便是非專業。
考研究生考了三年,今年才考上北電導演係,也是沒誰了。
除了熱愛電影,他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個廢物。
文木野能預料到,等他畢業後,麵臨的境遇將和大多數新人導演一樣。
因為沒有強大的背景,也沒有正式拍攝過頗具代表性的作品。
隻能在圈子裡四處碰壁,最後滿腔熱愛,化作過眼雲煙。
誰知命運忽然給了他一束光。
“喝茶。”江秋芸端了杯茶過來。
“老大不喜歡咖啡,所以也沒來得及沒準備。”
“謝謝。”他忙起身,雙手接過:“不礙事的,我也喝不慣那玩意兒。”
剛坐下,便瞧見陸遠從辦公桌後方走出,手裡拿著一份文件,他又站起。
“你那麼緊張乾什麼,快坐。”陸遠將文件擺在茶幾上。
“喏,看看吧,沒問題就簽約。”
文木野剛要伸手去拿,身子一滯,嘴巴微張,眼神茫然,結巴道:“不不用說什麼嗎?”
“說什麼?”陸遠胳膊搭著扶手,上半身微微後仰,陷進沙發裡。
“田老師對你讚不絕口,在你過來之前,他讓我看過你拍的短片《石頭》,我覺得ok,就簽了。”
陸遠隻是需要一位副導演,在他拍戲時,幫著盯監視器,要求其實並不高。
當然咯,如果有天賦,自然更好。
他回憶起田壯壯對這位導演係研究生的介紹,問:“怎麼,你不相信田老師的眼光?”
“不是,不是,就是感覺做夢一樣。”
說完,文木野甚至都沒來得及閱讀合同內容,便翻到最後一頁,毫不猶豫地簽下自己的名字。
陸遠將一切看在眼裡,笑著問:“你怎麼也這麼乾脆,不擔心我在合同裡給你設陷阱嗎?”
“不擔心!”文木野眼神篤定。
“哦?這麼自信?”
“因為我相信,敢用一個億來投資群星計劃的人,一定比我更熱愛電影,更熱愛這個行業,如果這樣的人願意在合同裡給我設陷阱,是我的榮幸。”
“嘶!”吳朗眯了一下眼睛,不對啊,這人很不對勁啊。
文木野不知道這位總經理在想什麼。
他上學時的成績可能不咋地,但看得十分清楚。
人與人交往,本質上是“互相利用”。
而現在的他,隻是一名在校生,沒有任何利用價值。
考慮太多反而讓人反感,而且他也確實打心底感激,和佩服陸遠。
導師說過,很多青年創作者的作品,其實極具生命力,也非常具有才能和夢想。
但是他們缺少伯樂,缺少一個領路人,缺少的是這個市場給予的機會。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主要是中國電影市場的大環境造成的。
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急功近利。
投資方,投了錢就希望馬上看到回報。
因此把視線放在功成名就的導演身上,不願意試錯,忽略掉年輕導演。
另外,許多年輕導演自己也有問題,想一出是一出,讓合作充滿不確定性。
導致製作單位的資源,比較願意向一些功成名就的導演傾斜。
同時,觀眾和影院選電影,多半也會從大投入、大名氣入手。
幾輪篩選過後,很多年輕導演根本拉不到投資。
而陸遠願意給他們機會,真金白銀支持他們的夢想。
對現在的年輕導演來講,這就是一道光。
陸遠起身,伸手:“歡迎加入。”
ps:三位盟主的加更,這個月開始會找時間加回來,沒忘,一直記得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