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瘋了二合一)
第403章 瘋了二合一)
成都錦華萬達影城。
做為影院經理,韓成澤的日常工作,便是根據電影的受歡迎程度、放映時間、影廳的座位數,以及影院的經營策略等多種因素,為每部電影精心安排放映時間和場次。
這項工作不僅複雜,而且需要細致入微地考慮各種突發情況,因為市場的變化,影迷的喜好,總是讓人捉摸不定。
好比現下影廳內的狀況,便超出了他的預料。
韓成澤望著坐得滿滿當當的放映大廳,想起門口還堵著不少進不來的粉絲,陷入短暫沉默。
自十月國慶結束後,電影市場已經低迷了接近五周,十一月更是慘不忍睹。
首周票房總和,隻有可憐的7800萬,僅次於六月世界杯開始那周的7500萬,跌入年度第二冰點。
大夥的日子都不好過,好在十一月中旬,有兩部進口大片入場。
分彆是《生化危機4》和《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上)》。
韓成澤與大部分同行想法一致,早就計劃好依靠這兩部電影回血,完成月度業績目標。
至於其他國產片,態度就是四個字,無所吊謂。
隻是今天影廳內《失戀三十三天》超高的入座率,實打實的的數據,讓他心生猶豫。
還沒正式上映呢,一個簡簡單單的路演見麵會,有必要這麼誇張嗎?
至於來的人會不會是片方提前安排好的托,他入行多年,形形色色的觀眾見過不少,這點眼力勁還是有的,不說全部,底下80都是真實粉絲。
而且誰家大傻子找托全找女生?
如此場景,韓成澤不由捫心自問,《失戀三十三天》到底行不行?等正式公映那天,要不要適當增加排片?
這部戲由中影負責發行,原本談好的排片率,在15左右,中規中矩。
他承認電影宣傳做得很好,反傳統的宣傳模式,從社交媒體入手,另辟蹊徑。
劇照、海報、預告片、相關視頻,幾乎所有的物料都通過社交媒體流出,直接與目標觀眾群交流、互動。
讓許多網友爭相自發為影片宣傳。
炒得可謂沸沸揚揚,但業內看好的並不算多。
陸遠很紅,紅到發紫,上到六旬老太,下到初中學生,不少人都聽說過他的名字。
但再怎麼紅,他的基本盤在小銀幕,從沒有在大熒幕證明過自己。
觀眾緣廣,國民度高,有什麼用?
關鍵看能不能帶來轉化,粉絲願不願意真金白銀的支持。
這點誰也說不清楚。
不僅如此,《失戀三十三天》還是一部小成本愛情片,既沒有大特效,也不像《人在囧途》那樣能讓人樂到捧腹。
電影院開門做生意,不是搞慈善,賺不到錢,憑什麼給他高排片率。
難不成指望一部國產小成本片,與好萊塢ip大作旗鼓相當?
做夢呢。
所以打最開始,他隻計劃給15的排片試水。
按照常規國產影片對待,如果票房不行,及時止損,立刻撤片。
現在想來,包括自己在內的同行們,對這部影片票房的預估,貌似低了點。
《失戀三十三天》似乎真的有潛力。
大屏幕裡,《失戀》二十分鐘特彆剪輯版放映結束。
大廳內燈光亮起。
在一片歡呼聲中,滕華滔,陸遠,宋嘉,劉施施等依次上台,笑著同粉絲,記者們揮手示意。
“陸遠,陸遠。”
“劉施施,劉施施。”
“宋嘉,宋嘉。”
劉施施注視著那些舉著牌子,熱情爆棚的粉絲們,激動地揮了揮小手。
哎媽呀,本姑娘就是個小配角,被男朋友拉著過來打醬油見世麵而已,居然有影迷特意跑過來支持,瞧瞧給那姑娘激動的,小臉通紅。
天呐,莫非我更適合大銀幕,難不成以後能當影後?
怪不得入行這麼些年都沒紅,原來是路子不對。
劉施施腦子裡浮想翩翩,末了,也不知想起什麼,驕傲的挺起胸脯。
陸遠站在幾人中間,不留痕跡地瞥了她一眼,見其一臉嘚瑟,心裡忍不住嘀咕,找的托而已,不必當真嘛。
後轉念一想,算了,還是不打擊這丫頭,讓她高興高興吧。
是的,那十來位高聲呼喊劉姑娘名字的粉絲,都是陸景和張文伯找的托。
托是必須要準備的,路演環節提前安排托,讓她們背稿子,現場和主創互動,圈內慣例。
雖然路演對票房的加成不大,但路演的入座率,反映了演員和影片的受歡迎程度,是前期院線經理決定排片比例的一個重要參考因素。
陸遠盯著歡呼雀躍的粉絲們,回憶起走進電影院時的場景,他覺得自己和滕華滔似乎低估了這部電影。
開拍前,滕華滔大吹特吹,但是他心裡對票房的預期,相對保守,隻五千萬到八千萬。
可女性觀眾真的相當給力,她們不僅在微博日複一日地寫評論,去豆瓣等各大論壇推薦,充當“自來水”。
並且說到做到,真的會買票支持,以至於準備好的托,都有好些沒能擠進大廳。
或許對這部電影的票房預期,可以再往上抬一抬。
“啪啪啪。”
和影迷們就影片幕後拍攝細節談了十來分鐘,到了采訪環節。
有記者提了個不相關的問題:“陸遠,11月1日,華誼股票解禁後,交易首日,有大股東拋售數百萬股,套現上億資金,引發股民熱議,那個股東是不是你?”
現場驟然安靜片刻,上億資金,多麼讓人激動的數字,不清楚這件事的粉絲們開始向身邊人打聽。
在經曆了一年的紙上風光後,華誼股票於十一月初,正式解封,股東們迎來收獲的季節。
包括陸遠,張紀忠、馮曉剛、黃小明,任瑔等一乾明星股東們終於可以拋售股票套現。
華誼解禁後交易首日,就有神秘大股東拋售數百萬股,之後幾天,儘管再沒有出現大額的拋售套現情形,卻不斷有人“螞蟻搬家”小金額高頻率套現。
誰做了減持,交易所、上市公司和營業部都知道,但不會披露。
因此,媒體紛紛猜測,那位股東到底是何許人也。
而與華誼合約即將到期的陸遠,成為套現離場的最大嫌疑人。
一時間關於陸遠身家幾何的話題,於網絡上再度掀起波瀾。
“我沒有拋售公司的股票。”陸遠矢口否認。
確實沒有拋售,解禁當天,他便趕到奇異總部,和龔雨正式簽訂股份轉讓協議,成為該視頻網的股東。
進去時,前台激動的喊他陸遠,出來時,許是接到通知,前台小心翼翼的稱呼他陸總。
“那能否透露具體是誰嗎?”記者不死心,繼續追問。
“不好意思,我也不太清楚,有機會你可以問問王忠磊先生、或者馮曉剛導演。另外,今天是《失戀三十三天》影迷見麵會,希望各位記者朋友們,儘量多提一些與電影相關的問題。”
陸遠抬手打斷,視線從他身上移開:“下一位。”
來自搜狐的記者問道:“定檔十一月意味著要麵臨兩部進口大片的圍剿,你擔心嗎?”
在座的記者紛紛打起精神,這點也是他們想問的,國產小片和院線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由來已久。
“首先感謝這位記者朋友的提問,時至今日,其實也沒什麼退路可言。”
陸遠搖頭笑了笑,道:“無論是電視劇,還是電影,我始終堅持一點,內容為王。毫無疑問,這是部能引起大家共鳴的電影,大片有大片的優勢,小片也有小片的長處,我相信現在的觀眾,他們會有自己的選擇。”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我們支持!”有女粉絲揮著手裡《失戀三十三天》的原版小說。
等躁動暫歇,記者看向滕華滔,問:“藤導,您對這部電影的預期票房是多少?”
滕華滔乾咳一聲,年初舉行開機發布會時,他和陸遠口風一致,被問票房預期,隻表示多多益善,不提具體數字。
此一時彼一時,那會兒不能講的話,現在可以了,距離上映就剩最後一哆嗦,再不衝,還等什麼時候?
明知不行,該喊的話也得喊出去,真達到了就可喜可賀,萬一不成,胡吹大氣這點小事,更不值一提。
要臉還混什麼娛樂圈?
他先是不經意的和陸遠對視,舉起話筒,朗聲道:“1.2億。”
“轟!”
“哢哢哢。”
瘋了,這是此刻現場所有記者內心的真實想法。
1.2億,不是1200萬。
《人在囧途》700萬成本,被稱為暑期黑馬,票房接近5000萬。
張一某指導的《山楂樹之戀》,投資成本3500萬,票房也不過1.5億不到。
《失戀三十三天》投資1000萬左右,票房想達到1.2億?
難不成你滕華滔的號召力,還能比得過張一某?
在電影圈,談起滕華滔導演,丫誰啊?
哦,他爹是滕聞驥,和程紅、陳凱戨有過一段堪稱狗血的愛恨情仇。
那做為兒子的滕華滔呢?
拍電視劇或許可以,至於電影?
2007年,藤導拍攝了一部驚悚類愛情電影,叫《心中有鬼》,由華誼兄弟出品,虧了四千萬。
也因此徹底告彆電影,回去拍電視劇。
咋的,雨過了,天晴了,感覺自己又行了。
《失戀三十三天》真正勉強談得上有號召力的,隻有陸遠,而且他的號召力並不針對大熒幕。
記者覺得滕華滔的回答不切實際,為宣傳簡直臉都不要了,扭頭看向戲裡的男一號。
陸遠這人不愛說假話。
“陸遠,請問你對電影的票房預期是多少?”
“1.5億。”
現場陷入安靜,隨後嘩然,娛樂圈都是些不要臉的玩意兒。
“轟!”
“哢嚓,哢嚓。”
當晚,本次采訪的相關內容,迅速登上各大娛樂頭版頭條,同時也在微博等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
有自稱是業內人士,就此事特地寫了篇文章,在微博發表。
大意是,儘管相關數據表明,《失戀三十三天》是十一月最受影迷期待的電影。
但是本月還有兩部好萊塢大片上映,按院線常規操作,同期國產片的份額必定會被壓縮到不足20。
如果說這兩部好萊塢大片可以占到20000場,那麼《失戀三十三天》在上映首日的排片,預計會在2500場到3000場左右。
這樣一來,電影的首日票房會將在200萬上下,其最終票房極限大概是在1500萬。
總之無論怎麼分析,《失戀三十三天》注定成為炮灰,1.5億純屬天方夜譚。
此言一出,結合之前的媒體報道,口誅筆伐者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
“沒有大製作、沒有大導演、首次擔任電影主演的陸遠,哪來的底氣取下1.5億票房!”
“連續多部電視劇的爆紅,讓陸遠口不擇言,乃至忘乎所以。”
“關於陸遠是否會離開華誼的問題,馮曉剛一言不發,隻在采訪結束提到《失戀三十三天》時,意味深長的說到,年輕人有誌氣是好事。”
“張一某對陸遠表示鼓勵,問及看法,笑而不語。”
“陳凱戨導演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
當然咯,有抨擊自然也有力挺,對好萊塢大片追捧的態度,也遭到不少業內人士的反擊。
《失戀三十三天》發行方,中影集團張大勇笑稱:“《失戀三十三天》影片選題好,導演導的好,演員演的好,宣傳做的好,雖然我們發行做的可能不夠好,但票房還是會好。發行是三分人努力,七分看天意!陸遠主演的電視劇,口碑收視雙豐收的例子比比皆是,好運一貫屬於他,轉戰電影圈也不例外。”
執導《瘋狂的賽車》的寧昊說:“掌握藝術和掌握市場,我認為還是掌握藝術更重要一些,你要以為數據就能代表市場,可以去賣彆的東西,不要費勁搞電影了。”
曾打造出《黎明之前》、《媳婦的美好時代》兩部電視劇的著名製片人羅立平,同樣對《失戀三十三天》的前景持樂觀態度。
“一、這部電影已漸成口碑,失戀概念,話題性、共鳴性強,話題是滕華滔的拿手好戲。二、網絡營銷基礎打得好。三、也是最關鍵的一點,主演是陸遠,這就夠了。”
“.”
除此之外,不少與陸遠合作過的演員,如王保強,黃博等也紛紛站出力挺,在微博幫著宣傳。
網絡輿論沸反盈天之際,《失戀三十三天》正式上映。
隻是當晚的零點場,各大影院經理,便因為幾十通電話,亂作一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