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中醫的傳承
“秦醫生,我有感覺了,我的腿有感覺了!”
東勝十分激動。
要知道他之前腿要麼就是有些部位沒有任何感覺,要麼就是有些部位全都是疼痛的感覺。
但不管哪一種,都說明他的腿有問題,而且他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腿變得越來越麻木,有一種要變成木頭的那種感覺。
但現在一切都不一樣了。
在秦江給她針灸以後,東勝能夠明顯感覺到自己原本堵塞的血管變得通暢起來,他的腿又恢複了知覺,而且之前的疼痛感也完全消失不見!
東勝十分激動,站在一旁的李萍也替他開心。
東勝的反應在秦江的意料之中,他對於自己的醫術還是十分有自信的。
當秦江紮下最後一根銀針的時候,東勝腿上的最後一點經脈也在這個時候被打通了。
時隔五年,東勝終於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己腿的存在!
“站起來活動一下試試。”
聽秦江這麼說,東勝有些猶豫。
“秦醫生,我的腿上還紮著銀針,會不會不太好?”
秦江淡淡地說道:“我隻是讓你站起來活動一下,有沒有讓你高抬腿什麼的,你注意一點不就行了。”
秦江此時主要是想要檢查一下東勝的恢複程度。
東勝深吸一口氣,隨後一咬牙竟然真的站了起來!
直播間的網友看見這一幕,全都被秦江的針灸給震驚了。
“秦醫生的針灸這麼牛嗎?五年沒有知覺的腿,就這樣紮一下就直接可以站起來了?”
“你沒聽秦醫生之前說嗎?他之所以站不起來,是因為經脈被堵住了。但現在秦醫生幫他把經脈疏通以後,自然也就不堵了,這在中醫理論上來說是行得通的。”
“理論上可行,但不代表實踐就可以啊,隻能說秦醫生實在是太強了,剛才他用的是什麼針法啊,你們有誰記錄下來了嗎?”
“記錄下來也沒用,每一種針灸技法都有自己獨特的一套理論,你光是死記硬背又有什麼用呢?又不是每一個病人的情況都是一樣的。”
“哎,中醫麻煩就麻煩在這個地方,千人千方,如果不拜師學藝人家就是當著你的麵下針,你也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下針。”
在秦江的指揮下,東勝做了一連串的測試。
確定東勝的腿已經徹底好了以後,秦江這才將他腿上的銀針一根根拔下來。
秦江對東勝說道:“你的腿僵住的時間太久了,現在能夠恢複自由活動已經算是奇跡了,以後你每個星期來我這裡紮一次針,大概紮半年,你的腿就能恢複如初。”
得知自己的腿還有救,東勝先是高興,隨後笑容又逐漸消失。
“秦醫生,必須每周都要來紮一次嗎?可不可以一個月紮一次?”
東勝其實想問可不可以三個月紮一次,畢竟紮一次如果就要花費幾千塊的費用,他是絕對負擔不起的。
秦江看了他一眼說道:“你是擔心錢的問題?這個你不用擔心,之前收你們那麼多錢,主要是診斷費貴,現在我既然已經知道你這個腿怎麼治了,之後的治療費自然不會那麼貴。”
“紮一次針一百二,每周來紮一次沒什麼問題吧?”
一聽秦江說紮一次針才一百二,東勝兩人頓時開心不已。
其實如果不是因為窮,東勝哪怕是看西醫他的腿也不可能會拖得這麼嚴重。
他也就是運氣好,在腿完全廢掉之前找到了秦江,要不然他真的就隻有截肢了。
而直播間的網友看見兩人這個反應,也不由得感慨起來。
“這就是為什麼西醫要打壓中醫,紮一次才一百二十塊,這個價格對比起西藥、手術之類的費用,實在是太便宜了。”
“是啊,我有一個朋友之前耳朵出問題了,去了很多醫院都看不好,但各種檢查費和診療費沒少花,結果人家給他推薦了一個老中醫,前後一共花了四十塊,把耳朵給治好了。”
“現在的問題不是大家不願意看中醫,而是大家遇不到好的中醫啊。感覺現在很多中醫都沒什麼本事,效果還不如西醫好呢,要不然誰不願意去看中醫啊。”
每次在看見秦江用神乎其技的中醫手段治療好病人後,直播間的網友們心裡的情緒都十分複雜。
一來他們有一種自豪感,畢竟中醫是國粹,能夠用中醫將病人給治好,這說明中醫不比西醫差。
二來他們也十分惋惜。
像秦江這樣的中醫哪怕是在國內,也是鳳毛麟角。
實在是太難得了。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如果說大部分中醫都能有秦江一半的水平,國內的中醫館也不至於沒落成這個樣子。
等東勝兩人走了以後,柳顏一臉好奇地詢問道:“秦醫生,你有沒有想過收徒弟?”
秦江愣一下。
“收徒弟?為什麼?”
柳顏一本正經地說道:“當然是把自己的這一身本事給傳承下去啊。”
“你看我們國內現在利害的中醫越來越少了,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是願意學中醫的,隻不過他們一直都找不到門路,找不到好的師傅。”
“所以如果秦醫生你願意收徒弟的話,我覺得肯定會有很多人願意來學,到時候你的一身本事不就傳承下去了嗎?”
秦江笑著搖了搖頭說道:“收徒,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現在的人學本事大部分都是為了錢,又有多少人學本事是真的為了傳承呢?”
“以前師父收徒弟,那就和收兒子一樣,是真把徒弟當成親兒子來看待的。”
“你覺得現在的人還能做到事師如事父嗎?”
秦江一句話直接給柳顏問懵了。
師父,一個很古老的詞了。
以前的師父對於徒弟來說那就是父親,甚至比父親都還要大。
隻有這樣,師父說的話才管用,師父才會傾囊相授,不藏私,也能約束得了你自己。
但現在,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這一點呢?
的確就如秦江所說,大部分人學本事,也隻是為了賺錢罷了,早就沒了所謂的師徒情誼。(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