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8章 手機市場(1 / 1)

推荐阅读:

第688章 手機市場

“老公,咱們今年貌似賺得有點太多了哈。”

九月底的晚上,宋妍希都開始為家裡盤點資產了。

不說他們現在每年有的一百多億淨利潤,光是海外股票的上漲,就已經賺得盆滿缽滿。

尤其是英偉達簡直開啟了暴漲模式,還根本停不下來的那一種。

這讓原本打算慢慢套現的陳平生,都忍不住的想再等一兩年。

反正他現在又不缺錢。

“這確實有些意外,不過也能說明ai產業的重要性,不管是資本市場還是全球,對它都是非常看好的。”

“老公,你之前不是還想著搞ai手機嗎,明年咱們家或許就能買下個手機大廠了。”

“確實有這個想法。”

手機賽道已經非常難擠入新選手了,沒有一點核心技術可以說去了也是必死無疑。

看看之前造手機的董大娘子,以及360包括啊裡就知道了。

這些人哪一個不是在商場呼風喚雨,最後都大失所望。

陳平生之所以想乾,主要還是因為兩個原因,一個是騰飛ai今年投了超八百億在裡麵。

過去七年時間他一共砸了一千五百億進去,連帶著固態電池這七年時間,他一樣砸了上千億。

光這兩塊擁有的核心技術,國內大廠沒有任何一家能比。

另外手機的核心技術其實就那麼一些,安卓係統包括蘋果係統照樣統治了全球手機市場的兩大陣營。

除此之外就是高通芯片,三星屏幕。

這些就是組成一部智能手機的核心科技,剩下那些元器件組裝包括調試等,都要依靠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能力。

毫無疑問,陳平生在工業大廠上的優勢還是非常明顯。

另外手機板塊的未來核心技術就是ai,他在這一塊明顯擁有更大優勢。

再加他手裡的騰影娛樂,騰憂傳媒等。

完全有可能在未來兩到三年時間,成立起一家全球手機品牌。

說乾就乾,他還把這件事當成集團的頭等大事。

10月1號國慶節,陳平生帶著老婆宋妍希包括家裡的大屁娃,二屁丫一塊去參觀國內手機大廠。

如小米,oppo,華為等。

除參觀外他還會找人一一問詢,請教這些手機業的前輩。

按他想法,本來是打算直接收購一家國內排前五的手機品牌。

為此,他還給藍綠二廠開出了1500億的全資收購價。

他做手機完全是基於現在擁有的ai技術,包括固態電池。

擁有這兩塊技術,足以讓它在未來的手機市場擁有一席之地。

國內可能出售的手機大廠,也就惟有這兩家了。

可惜收購沒談攏。

陳平生乾脆從零乾起,從集團調了一大批高級管理層出來,另外又抽出上萬名高級研發師。

於金山組建一家名為騰飛手機的騰影集團全資子公司。

很多大廠剛跨行進入手機行業,一般都是先代工。

企圖通過最小的成本來獲取最大的收益。

當然,這也是降低風險的一種最好辦法。

陳平生肯定不會這麼乾。

他沒什麼猶豫的,既然乾了這件事那就必須要乾好。

砸錢這一塊,也是安排得明明白白。

10月12號,在魔都金山宣布投資130億,自建手機超級工廠。

有騰飛新能源超級工廠的管理經驗,這一塊對他們來說並不難。

10月15號,又另外再宣布投資220億,搭建騰飛手機的生態湖全球研發中心。

完成超級工廠跟研發中心的規劃與新建之後。

10月18號又宣布在國內另外三大超一線城市當中,各投八十億成立分部研發中心。

想做科技產品,核心科技才是最重要的。

先把研發團隊全部拉起來之後,他又在10月21號宣布花130億,從吉利手中將魅族手機包括團隊全部都給買了過來。

這也是國內最早的自主手機智能品牌,2010年以前僅次於灣灣的htc。

可惜在後麵的智能手機大戰當中,受限於內部的混亂管理一步落下步步差。

跟老羅造手機不同,陳平生根本不需要融資,更不需要為近三年的營業額來發愁。

他完全可以用三五年時間來將這件事做到極致。

一切的出發點都是基於未來能成為全球五大手機廠商之一。

甚至更進一步的成為僅次於蘋果,三星的存在。

說超越太難了一點,超越不僅僅隻在銷量上麵。

更重要的還是利潤。

蘋果一年的淨利潤上千億美金,三星電子2023年利潤也差不多八百億人民幣。

銷量上三星才是世界第一,利潤上差了蘋果十倍有餘,根本不在一個等級上。

就這麼說吧,蘋果想要銷量數據,出款兩千甚至是三千的蘋果手機。

輕易就能超越三星,更在同級彆當中找不到對手。

利潤才是衡量一個企業的最終數據,也是最關鍵的數據,決定了未來市值。

全球手機市場,依舊還是蘋果一家獨大。

去年,全球手機市場總利潤為1200億美金,蘋果一家就拿走900億美金。

占了整個行業的近九成。

這在任何一個行業都是難以想象的,也隻有科技產業才會出現這麼一家獨大的情況。

五年之內,他肯定不敢去想超越蘋果,未來十年也是不太敢想。

能做到跟三星差不多,那已經是超乎想象的成功了。

僅在十月,他宣布乾手機開始,一係列動作之大遠超同行業預期。

直接砸出七百億來乾這個事,他也算國內不缺錢的典範了。

陳平生向來不信奉什麼以小博大,他乾投資基本都是以大博大。

乾科技產品也是一樣,造車就是依靠全產業鏈投資遠超同行才跑出來的。

造手機自然也會是一樣。

這個月他將穀歌1%的股份拿出來全部套現,獲取165億美金。

大概就是1150億人民幣,用來乾騰飛手機。

本來打算直接收購一家大品牌的,這些人都不賣給他,隻能自己掏出千億資金拔地而起了。

除超級工廠,買下魅族手機,四大超一線城市當中,自建研發中心外。

還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建線下手機銷售渠道了。

這個也是最花時間的。

不管是oppo還是vivo,都是依靠線下遍地開花的渠道,才能牢牢占據國內手機前五之列。

這也是大廠很難再新建一個手機品牌的主要原因,說白了,造台手機特彆容易。

芯片找高通,係統找安桌,組裝找代工。

這三樣加起來根本花不了多少錢,關鍵想要賣好必須自建線下銷售渠道。

再想如小米一樣,通過輕資產的互聯網銷售模式已經完全走不通了。

這條路直接被小米給鎖死了。

手機品牌沒起來之前,那是不可能會有渠道加盟商願意加盟的。

起來之後,加盟模式也會導致利潤層層分攤,最終無法再獲得成本優勢。

曾經1999元互聯網輕資產賣手機的小米,就有絕對的價格優勢。

現在小米之家到處都有,這種優勢也就少得可憐了。

隻能說線下店的運營成本,也全部攤到了手機上麵。

小米越賣越貴也是這個主要原因。

他現在已經七百億砸下去了,剩下450億那都是未來一兩年的研發資金。

銷售渠道這塊剛開始隻能自建,陳平生又拿出百億資金。

提前乾騰飛手機銷售網,說白了就是開線下渠道店。

按單家投資額度五十萬來計算,他能一次性開出兩萬家。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聽上去很多,想想藍綠二廠各鄉鎮都有的手機專賣店,就知道這兩萬家也就一般般了。

手機店,先一步投資的地方主要還是集中於一線城市。

隻有把一線城市乾好了,未來才能依靠加盟模式開滿各大鄉鎮之間。

不用看其它,就看他現在的這個資金量也能明白為什麼手機行業難進了。

沒有幾百億打底,小米,藍綠二廠輕易就能將你按地上摩擦。

他拿了上千億進來才有未來的一席之地。

更不要說騰影集團前期還積累了那麼多超級工廠管理經驗,以及ai技術包括固態電池技術了。

唯一弱的就是係統跟芯片。

這兩塊有安桌跟高通,倒是完全可以彌補。

他一直也在研發自己的ai係統,未來有沒有成功的那一天不知道,但很明顯,這一步要是走成了意義重大啊。

騰飛手機要是求快,短短幾個月時間就能造出來。

陳平生不打算那樣乾,他計劃用一到兩年的時間,才正式對外推出自己的騰飛手機。

要麼不推出,要推出必須是一款真正擁有核心科技,能在市場上一炮打響的手機。

畢竟國內已經完全不缺任何一款平庸手機了。

消化魅族的全部手機技術,再依靠自己建立的四大研發中心,重新培育出手機領域的核心技術。

更為關鍵的還是將自己擁有的ai技術,固態電池技術等全部應用到新手機裡麵。

再通過投資超百億的超級工廠,完成手機元器件的完美搭配跟組裝。

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時間。

他並不像彆的大廠那麼急,主要還是因為資金板塊不需要借彆人的錢,更不需要聽彆人建議。

拋開一切短期利益,隻追求未來的長期收益。

這就是自有資金的好處。

如賣房子一樣,地買下來之後,他可以囤個七八年再出售。

隻等房價最好的那個時期。

手機也是一樣啊,十月宣布出一係列大的投資方向。

後麵就銷聲斂跡了,好像他根本沒有乾這件事一樣。

知道的人才明白,騰影集團這艘巨無霸已經開動起來了。

正如他造車的時候一樣,砸錢最多,不急不慢的出來之後,暗戳戳驚訝所有人。

騰飛手機他能快速用錢砸通全產業領域,但技術板塊包括團隊的融合,線下渠道的建立,自有技術的開發等。

都需要時間啊。

他為手機準備的錢大概就是1600億,現在已經投了1250億進去,未來還會再投入350億。

之所以不需要投太多,那是因為騰飛ai已經積累了最重要的ai技術資源。

還是獨立去核算的,要知道ai可是他每年都要投入三到四百億的戰略技術。

你要是將這筆錢加在裡麵,一年的研發費用超乎想象。

更不要說他已經積累得差不多的固態電池。

在電池這塊,未來待機最久的隻會是他,不可能有其它人。

七年投資超千億的積累,那絕對不是開玩笑的。

有這兩張王牌,那就已經夠他在市場立足了。

想要什麼都做到第一,那根本不可能,大家都是各有優勢。

正如蘋果不會出千元機一樣。

屏幕這塊也無人可以超越三星。

它從九十年代開始研發積累,長達十年虧出上百億美金,哪是說超越就能超越的。

有兩張自己的核心王牌,再加其它的一流技術,絕對夠他撬開現在的手機市場了。

投資完手機後未來兩三年時間,他都不會再有太大的動作。

必須將這一切消化成功才能再次尋找集團的下一個增長點。

要不然盲目投資就危險了,那會無限增加資金風險。

起碼他現在還是毫無資金壓力的。

手裡還抓著微軟1%的股份,以及英偉達4%。

再加他現在的企業,每年都能穩定性產生180億的淨利潤。

足以保證他在未來三年裡麵毫無壓力的推進現有大項目,包括核心技術。

三年時間他整個集團的技術積累,絕對會到達另外一個全新高度。

至於金山那兩座大山的開發,包括定製打造一艘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郵輪,對他來說都不會有任何壓力。

他完全有這個資金獨立來完成。

從他拿出千億投資手機產業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人來找他合作,甚至求他收購自己公司。

可惜都被陳平生給拒絕了。

他也直接宣布,未來三年內不會再有任何大項目投資。

大家也能理解,畢竟他今年拿出的錢確實太多了。

不管是打造世界級最大郵輪,還是兩山之間六星級酒店的開發,包括現在投資千億的手機,收購萬達廣場。

這裡麵任何一個動作,沒有幾百億都不可能完成。

他一年之內就全部乾了,未來三年隻能消停甚至是休養生息。

也幸虧他資金量足夠大,這才能將一切都趕在一年之內完成。

最重要還是他的ai技術,每年還要投資三四百億,有這個大負擔拉著隻能消停三年。

日子悠悠,轉眼到了十一月。

騰憂傳媒登頂五千億市值,成為國內名副其實的短視頻娛樂第一股。

這等於是在逆勢下,拉著整個娛樂圈一塊起來了。

而騰影娛樂的市值,也重新恢複到了上千億。

他旗下超千億市值的公司,一下就超六家了。

分彆是160億美金的鹿角咖啡,3500億市值的騰德時代,上千億的騰影娛樂。

以及超四千二百億的騰飛新能源,另外還有未上市的萬達廣場,騰超商管等。

集團在今年內,已經強得不可思議了。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