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年後的景象(1 / 1)

推荐阅读:

第681章 年後的景象

年後,陳安安又開啟自己的環川地之旅,她在外麵排場小不了。

光保鑣車就是三台路虎攬勝皇家壹號,自己坐的還是加長版勞斯萊斯幻影。

就這樣的氣場,誰見了不得多回頭看兩眼。

初一這天,她去參觀家裡的騰農養殖。

騰農養殖是基於她老豆未來新農村設想的基礎上成立,秉承的還是先富帶動後富。

理想很美好,現實當中的執行也問題不大。

隻是盈利模式存在天然缺陷,比如租地模式,租金板塊就明顯屬於扶農正策。

十倍高於市場價,另外還建立了各省專業的農業養殖技術學院。

用於培訓更為專業,高端的綠色養殖計劃。

騰農養殖出來的大部分產品,主要消費群體都是中產及中產階級以上。

這個項目也是她老豆手裡虧損幅度最大的一個項目,迄今為止已經累計投入超五百億資金。

從15年經營到23年,依然沒達到盈虧平衡。

主要還是吧,當地出來的利潤也全部用於當地。

比如建農村的新希望小學,農村小型圖書館,衛生院等。

這都是騰農養殖計劃當中的新農村一環。

她父親根本沒太多時間來四處考察,這次陳安安帶著沈幼微,趙盈盈以及兩個同學。

倒是享受了一把她父親該有的尊重。

川地,某農村。

村長帶著村書記,包含村裡上百村民,在村口處打了一張大橫幅,熱烈歡迎騰影集團陳安安親臨考察。

這村早在17年就開始引進騰農養殖,從之前的貧困村再到現在的老有所依,村裡小孩也能接受良好的村小學教育。

這期間也就五六年時間而已。

騰農養殖最大功勞,那就是將他們村的人均年收入從一萬二,提到了五萬八。

足足翻了四倍有餘。

陳安安也是騰影集團下來的最高層,甚至還有可能是未來的掌門人,要不是她年齡太小,僅讀高一當中。

今天來負責接待她的,那就不是幾個村長,村書記了。

起步都是縣長,縣書記這個級彆。

陳安安聽人介紹她父親的功績,那也是與有榮焉。

心裡總感覺熱血沸騰,恨不得立馬捐它個七八億下去,小手一揮,家家都能住小彆墅。

她還是忍住這種亂花錢的衝動,也貌似沒太多必要。

家裡有錢,但也要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

比如投資在騰農養殖,讓它去覆蓋更多的貧困山區農村。

這明顯比家家住彆墅要好。

騰農養殖僅僅隻是她參觀的第一站,第二站就是騰影娛樂在川地建好的影視拍攝基地。

她帶人去參觀的時候,正好趕上趙麗影在這邊拍一部仙俠題材的愛情劇《與鳳行》。

陳安安的父親,那可是號稱娛樂圈的半臂江山。

雖說娛樂圈對他來說,僅僅隻是集團當中的一個娛樂業務。

但也正因為這樣,才越發深不可測。

要知道從13年開始,她老豆就是娛樂圈名聲最好的老板,沒有之一。

很多跟著他的一線女星,不止早早的就實現財務自由,更是沒有任何的潛規則包括不平等這一說。

趙麗影都將自己簽到了五十歲,要是那時候她還不退休,下半輩子依然隻會在這家公司。

陳安安見了她也要喊聲麗影小姨,不是因為她的娛樂圈地位有多高。

隻是因為她還在住出租房的時候,麗影小姨就住她隔壁,還經常來照顧她。

兩家的關係,根本不是一般的老板跟員工,而是很好的朋友關係。

趙麗影也挺喜歡她的,還帶著她去體驗拍仙俠劇,順便再讓她請全劇組喝冬天裡的第一杯奶茶。

病情之後,娛樂圈也開始變得欣欣向榮。

跟她們家一樣,趙麗影也實現了最初夢想,陳安安帶著兩個同學跟全劇組來了一張大合照之後,也就離開了。

等她走了,還有麗影的朋友過來問:“這大小姐人還怪親切的。”

“安安從小就很懂事,她沒什麼架子的。”

“家裡富成她那樣,還能這樣跟我們有說有笑,也是不容易啊。”

“那是因為你沒見過她父親,她父親哪怕到今天,也不會忘了我們這些曾經跟他一起打拚的人。”

“麗影姐,我聽說她父親還在娛樂圈跑過龍套,是不是真的啊?”

“很多年之前的事了,誰能想到陳哥還會有今天。”

趙麗影搖搖頭的懶得多想,那時候的安安父親,還是一個開著三輪車,雨天裡汗流浹背跟她搬家的人。

時間都沒改變她們的初心,但大家卻越來越忙了。

每年聚在一起的時間也是越來越少。

趙麗影還是專心拍戲。

而離開的陳安安,還準備再去川地這邊的其它公司都看看。

她的那輛勞斯萊斯幻影六米長,氣勢十足,坐在裡麵跟家裡的移動沙發般舒適。

一點都感受不到外麵的動靜。

“安安,我們接下來去哪裡啊?”

“去萬達廣場看看吧,我老豆將這國內最大的綜合商業地產買下來之後,我還一直沒怎麼去逛過。”

萬達地產是她家裡花七百多億買下來的,占了絕對的控股權。

未來大概率會由她二妹妹負責繼承,萬達地產每年的租金收入在百億左右。

看上去很高,其實也就香江中環國際金融中心一年的租金而已。

那也是世界上最貴租金的大樓。

她老豆的財產基本都是有標準的,首先肯定會給她們安排一些地租商業資產。

每年就是收租,保她們一年最差都有幾十億租金收入之後,後麵或許還會安排一些商業集團。

這個就要靠她們自己的能力去繼承了。

無疑,萬達就是她老豆要安排給二丫頭繼承的。

至於小三陳路,她父親是希望他能繼承家裡的科技產業。

隻是想要繼承科技產業,那需要很大能力才行。

陳安安初次來這邊,誰也沒通知,隻是帶著同學包括七八位保鏢在這邊逛逛街罷了。

這也不是什麼高端商場,放在魔都隻能算普普通通。

屬於中高產階級消費的地方。

真正高端的商場,隨便一塊發夾都敢賣你幾萬。

川地這邊還有不少她家的產業,如網紅直播基地,餐飲中心,百貨倉儲等。

可算是應有儘有。

陳安安看了一大圈,大致都了解了一下也就春節五號了。

她這次在外麵玩了十天左右,再有一個星期就準備回魔都了。

剩下這些時間,倒是沒什麼特彆安排,大致就是在川地到處逛逛。

看看這邊的風景名勝。

……

魔都,金山超級彆墅。

大姐不在家,二姐當大王,二屁丫這日子瀟灑得不行。

小三陳路每天悄咪咪出去,誰還不知道他是去找蘇小熙啊。

小弟也可憐,從小到大沒幾個朋友就一個蘇小熙陪他玩。

也可以說他隻喜歡跟這小姑娘玩。

二屁丫戴個超大蛤蟆鏡,陽台上甩了三根釣竿在湖裡,哪隻釣竿的鈴鐺響了,她就拉哪隻。

再有幾天,大大大公司就要上班了,她也要去那邊當三大總裁。

小日子不要太舒坦啊。

等她小姑來了之後,陳琪還喊她一塊出去玩,二屁丫不答應,跟小姑出去有啥好玩的。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要去也是她一個人單獨行動啊,說跑就跑。

二屁丫自己找家裡保鏢開車帶她去逛街購物。

到了初五,魔都就恢複了往日熱鬨,很多打工人都從家裡上來了。

這些人都是一個城市的基礎啊,沒有他們,階級差距還如何體現啊?

一般本地家庭又哪還有優越感。

日子悠悠,轉眼一月就已經結束。

2月1號,整個騰影集團恢複了正常上班期。

2023年的開年第一天上班,陳平生還是為大家準備了不少新年禮物。

每人一個八百八的新年紅包,再加一張萬達廣場的兩千消費抵扣券。

按他總部這員工基數,輕輕鬆鬆兩三億沒有了。

去年一年,集團將那些傳統虧損企業都給並購重組之後,新年不過半個月時間。

他竟然賺了好幾百億美金,真是人賺錢的時候,喝涼水都來錢。

英偉達股價突破九千億美金,暴漲一大截,距離萬億近在咫尺啊。

他迄今為止還有4%的英偉達股份,雖說每年要為魔都捐款百億左右,還要持續二十年時間,看這架勢好像並沒壓力啊。

不止英偉達大漲,穀歌也跑出了一萬六千億美金的市值。

他在穀歌上擁有1%的股份,換算成人民幣大概就是160億美金。

這錢還真是越花越有。

童澤蘭給他來了一個視頻通話,告知他有一個大項目準備投資,大概情況就是海外建城。

去年他不是往海外投資基金裡麵拿了三百億嘛,大家一塊湊了1800億在裡麵。

現在就是準備用這個錢來造一座海外大城,包含商業住宅,寫字樓,醫院,購物中心,學校等一切硬件設施。

他們資金盤大,最好的投資方式不是分散,而是集中起來。

一記重拳砸下去,一座冉冉升起的新城就會被造起來。

之所以投資這種項目,主要也是追求長期且穩定的回報率。

他們挑選的海外城市,都會有一個共同團隊,那就是經濟往上漲。

未來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都會往上漲。

這一點非常關鍵。

海外投資是童澤蘭跟沈南朋他們去負責的,陳平生也隻是了解一下而已。

並沒有太多建議,主要還是他自己很少出國。

國內這幾年的經濟形勢肯定是不容樂觀的,哪怕瘋漲七八年的短視頻領域,流量也好像到底了一樣。

普通人再想在這個領域創業,沒有資本的扶持也是極難起來。

騰憂傳媒都需要通過不斷的擴張領域,來支持集團的業務增長。

更不要說其它那些小網紅公司了。

現在想要培養一位網紅出來,運氣依然是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就是公司的砸錢打造了。

騰憂拿到騰影娛樂的控股權之後,在培養網紅這塊已經沒有人可以比它更快。

這也就成了它的核心優勢之一。

而且網紅轉明星,也沒有哪家企業比它更有競爭力。

這同樣能增加它的核心競爭力。

至於騰飛新能源,雖然已經完成了海外擴張,銷量一時半會還提不上去。

也就能欺負欺負那些弱小的對手,bba,豐田,本田這些包括特斯拉。

離開了國內消費群體的特殊情感之後,彆說領先他們一大截了。

根本不在一個層麵上。

百年車企不是開玩笑的,國內的bba包括豐田,本田大部分都是合資車。

特斯拉更不用說了,全球排第一的純電車企,23年的淨利潤為149億美金。

換算成人民幣就是1100億左右。

哪怕國內民營企業當中最強的華為,2023年的淨利潤870億,也比它少了兩百多億。

可見它這個世界第一不是開玩笑的。

國內存在消費情懷,這種情懷讓大部分人優先選擇國產。

這也是國產汽車包括電子產品最好的生存土壤,離開這種土壤後,那就要真刀真搶的拚刺刀了。

陳平生之所以不讓騰飛新能源啟動過度化營銷,也有這方麵的原因。

畢竟國內說得再厲害,出了自己的地方後就被特斯拉包括bba吊打。

這怎麼看都是一種恥辱。

騰飛新能源僅僅隻是在海外剛起步而已,不管是品牌力還是影響力,都跟那些百年車企無法比。

這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真正立足,當然,這也取決於他們什麼時候能真的突破固態電池的核心技術。

完成充電半小時續航一千五百公裡,價格還能卡在五萬美金。

到那一步他才會有核心競爭力。

汽車比手機來說,選擇上明顯會更加謹慎。

這也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沉澱品牌跟客戶口碑了。

尤其還是在國外油價並不高的情況下,他是計劃再用五年時間,徹底成為全球銷量排前五的車企。

這個目標現在看來還是有些遙不可及,關鍵未來的新能源車企,最多也就能生存四到五家。

誰要是擠不進前五,大概率是要被淘汰的。

如手機一樣,除小米,華為,oppo,vivo,三星,蘋果外,很少會去購買其它品牌。

全世界高端品牌,更是隻認三星跟蘋果。

未來的新能源競爭明顯比這更嚴重,典型的贏家通吃。

任何一家車企都不可能靠一直虧損來維持。

22年,騰飛新能源僅做到盈虧平衡罷了。

距離盈利隻是一步之遙了。

最難的還是在海外市場當中存活下來,甚至還要活得非常好。

這無疑是很大一個挑戰。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