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發展良策
截止到目前,騰飛新能源已經上市快五個月時間。
推出的車型也隻有兩款,一款家庭suv騰飛p6,一款年輕人的選擇轎車n6。
兩款車的銷量,suv明顯還是要好一點,電車的優點很明顯,起速快聲音低,駕駛感比油車好很多。
缺點也明顯,出不了太遠的門。
一旦跑太遠,高速路或者各種各樣的地方充電都不是太方便。
在很冷的地方還容易造成虧電嚴重。
因為是直管售後部門,陳平生對他自己生產出來的產品可以說了如指掌。
主要就是從客戶那邊了解到的。
客戶才是一切,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電車還有一個最大隱患,那就是撞車之後,或者是發生一定事故容易造成起火。
雖然到目前騰飛新能源的車還沒發生過一起起火事件,但這玩意隻要發生了。
基本就是災難,還不是天災而是人災。
每一輛發回來的售後車,都會進行全麵質量檢測的同時,還會碰撞測試。
說白了他根本不靠賣車的那點利潤賺錢,對他來說核心一直都是造好車,造出一台用戶真正放心使用的車。
也是因為這種初心,他直接推出了一係列彆人家沒有的政策。
比如三個月但凡出現非人為的任何質量問題,不維修,直接換新。
就這一條,可以說在售後板塊直接遙遙領先。
第二條則是六萬公裡包換一次電池。
現在的騰德時代電池技術,也就能維持六萬公裡,不是說六萬公裡內就不損耗了。
而是損耗程度相對有限,大致還會保留電池70的能力。
也就是說原本充滿電能跑三百公裡的,六萬公裡後隻能跑兩百公裡了。
這個電池的損耗程度就是70,如果用戶自己去換電,那這個換電成本比加油還要貴。
既如此他為什麼還要買電車呢?
難道就為了省那點購車稅?
陳平生當初就組織團隊討論了很久,最終製定出這條六萬公裡免費換新電池的政策。
一台新能源車,電池成本就是最貴的。
如果能在六萬基礎上免費換新一次,讓用戶無障礙,無擔心的跑出超十萬公裡的裡程。
這其實已經算台好車了。
隨著電池技術的不斷研發跟突破,未來的這個數字肯定還會越來越大。
甚至從十萬公裡突破到十五萬二十萬。
一旦能達到三十萬行駛裡程,不換電,不出任何維修故障的時候,那才是一台真正好車。
等騰飛新能源真正成為頂級好車的時候,再考慮賺錢也不遲。
該說不說,因為他本人太有錢也實在不缺錢,定出來的一係列售後政策對手連摹仿都不敢。
他是實實在在的每年準備拿百億資金,在售後問題以及用戶使用上來絕對保證客戶權益。
那些拿著彆人錢造車的新勢力,根本不敢這麼玩好吧!
更不要說他每年還拿出幾百億大搞研發。
陳平生自己算過一筆賬,他隻要拿三百億出來保證售後,你這三年內就是在使用過程中稍微有些不滿意。
我都能直接給你整台新的。
他用三年將自己的口碑真正做到一傳十,十傳百,百傳一萬的時候。
你雷布斯哪怕營銷能上天,也休想超越騰飛新能源。
說白了賣車跟其它東西不同,用戶的選擇非常謹慎,凡是能在未來活過十年甚至二十年的車企。
那一定是擁有極佳的客戶口碑,這個就叫底蘊。
好比德國大眾,小日子的豐田,本田等。
在中級車的選擇裡麵,這些都是能閉眼入手的品牌。
還有奧迪,寶馬,奔馳也是一樣。
人家為什麼能做到百年車企,其原因根本不是廣告打得多。
而是用戶口碑積累到了那個程度,你哪怕再怎麼去詆毀,開過的人自會證明。
他現在最重要的不是賺錢,也不是滿世界的打廣告,而是去積累屬於騰飛新能源自己的底蘊,就是這個用戶口碑。
他都放出話了,三個月出任何質量問題就是換新,三年非人為的大質量問題同樣換新。
提供五年包修,三年免保養,這才能讓用戶選擇他們這樣一家新型車企。
隻能說他定的這些政策,壓力全部給到了騰飛高管。
如果做不到德國大眾,日本豐田,甚至是bba的那種品質,騰飛新能源永遠彆想賺錢。
因為三年內一旦出問題,售後成本就是居高不下。
本來賣車就沒多少利潤,研發還要每年花那麼多錢,售後成本要是不能降下來,想賺錢是做夢。
當然,也沒人敢去提降低售後成本來增加企業利潤這種無良話題。
因為那是大老板直接管理的,你頭鐵想要當大聰明提這種意見。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看他開不開你就完了。
唯一能降低售後成本的方法隻有一條,保證騰飛新能源汽車在六萬公裡以內,連螺絲釘都不需要動一下。
做不到,他們就永遠彆想依靠企業利潤來賺錢。
因為不可能會有。
不得不說,他這一家還是拉開了整個行業的售後標準。
用戶可能不知道的一件事,新能源車廠其實是很強勢的,因為新能源造車屬於國家級重點扶持項目。
在地方上那也是當之無愧的重點扶持。
一旦出現問題,你就看地方是保你一個用戶還是車企就好了。
真正像他這麼將用戶體驗放到第一位置的,不能說沒有隻能說極少。
少到一百家裡麵都不超過兩家。
他根本不需要管其它部門,僅依靠這一個售後服務部門,就能把控整個騰飛新能源的質量以及產品力。
到目前為止,騰飛新能源還沒接受過任何融資,連地方上的補貼他都沒要過一毛錢。
為的就是不聽彆人的,他也不需要彆人指手畫腳的教他如何造車賺錢。
除了嚴東輝,張啟明,徐東,張之遙每個人都獲得騰飛新能源5的原始分紅股外。
各大核心工程師,以及王牌細分類領域技術負責人,全部都拿到了騰飛分紅股。
彆以為這個5看上去好像不多,你要知道他在騰飛新能源造車這件事上已經足足投了1400億。
哪怕不算它上市之後的增值,就是按投資比例,5也能價值70億。
有哪個造車新勢力敢拿七十億原始股權來獎勵自己家一個高管的。
更不要說他還拿了足足49的股份出來,激勵這些研發帶頭人,玩命造好車。
一旦能熬到騰飛新能源上市那天,他們所有人最低都是十億身價,最高幾百億都有。
這根本不是對手可以模仿的。
因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像他這樣,自己拿兩千億出來造車造電池。
還將其中的一半股份都讓了出去。
這也就是陳平生能造好車的底氣啊,他能花兩千億踏踏實實造車,還能用一半股份讓上萬的技術牛人來跟著他夢想造好車。
不出三年,他一定會是國內造車新勢力裡的第一品牌。
對此,不止他沒懷疑,騰飛新能源裡的其它人也不懷疑。
這玩意要麼不乾,要乾就至少要先乾到國內第一。
連國內第一都做不到,那也彆指望出海之後還能跟大眾,豐田,奔馳,寶馬這種百年車企對打了。
新書:剛領結婚證,我的消費隨機倍增。)已發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