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君臣之議
第203章 君臣之議
皇宮裡麵,皇帝收到了傳信之後高興不已……
來人說著:“啟稟陛下,叛軍已經被平定,叛軍首領錢勇伏法、首先參與嘩變者也都已經處決了。兵部正在做戰後處置,文鴛將軍則已經班師回朝,此刻應該已經快到金陵地界了。”
皇帝發問:“竟這麼快!此戰傷亡如何?”
“具體戰表還在路上,但是大致情況是傷亡不大,好像是說叛軍首領錢勇的家人大義滅親擒下了錢勇,然後以錢勇的名義下令舉旗投降。最後真正因為這場嘩變丟掉性命的也就是千餘人。”
皇帝大喜:“好……好!我大齊有此等良將何愁大事不成!”
信使聽這話雖然有些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看見皇帝如此高興還是跟著笑著:“這主要還是陛下聖明,反叛軍才如此不堪一擊……”
皇帝看了一眼低著頭的信使,露出了難以言表的詭異笑容,但沒有說話。
皇帝心裡麵應該想的是:你都不知道朕在說什麼……就一個勁的誇朕,有意思嗎?
“李貴呀,賞這個信使)幾兩銀子,送出去吧……”
“好的,陛下……”
看來皇帝還真是喜上眉梢,連對一個信使都如此客氣,而且還有賞銀……
次日,文鴛剛進金陵城就被叫進了皇宮……
皇帝喜笑顏開:“愛卿啊,此次平叛如此順利,想要什麼賞賜啊?”
“臣功勞甚微,不敢請賞,請陛下對其他將士論功行賞就行。”
“誒……這是哪裡話?為統帥者永遠都是頭功,哪有統帥不賞;先賞部下的道理?”
“臣真的不敢居功,在鄱陽湖上圍住叛軍水師的是江夏水師將軍周浩;促使叛將投降的是其妻兒;搞戰後重建的是兵部……”
“愛卿彆以為朕看不出來,戰表朕看了,朕也不想查證什麼。朕隻想說想必愛卿也看出朕的用意來了,朕想聽聽愛卿的意思。”
文鴛有些詫異,皇帝這麼直接的嗎?
文鴛隻是應著:“陛下是否是多外擴張?”
“是……”
“那陛下能將部分計劃告訴臣嗎?”
“可以……朕準備囤積糧草、錢銀、軍械,待時機成熟,由愛卿你率雄師出黃河沿線攻占金國。海雄率大軍一路往西,收服西域和吐蕃等西戎。等愛卿襲取金國大部以後再以優勢兵力掉轉兵鋒,一路向南直指南方百越……”
多麼宏達的計劃,在旁人看來過度瘋狂,但在平熙皇帝這裡,說著這些話的時候他的心裡充滿了坦然……
文鴛看著皇帝這份坦然回應著:“如果這是陛下的夙願,臣願意一戰,但也請陛下明白,臣也不是絕對戰無不勝。陛下應該由於兩手準備,如果臣戰場失利的話,至少要保證禦敵於國門之外。”
“愛卿同意啦?愛卿是覺得朕這個想法可行?”
文鴛點頭:“回稟陛下,其實對外擴張雖然對國力基礎有很高的要求,但還是要考慮兵員素質和戰略方針。金國理論上可以攻取,隻要所到一處就把當地的錢糧賦稅納入大齊的體係,之後再以戰養戰即可。”
“那好,愛卿,朕也再給你交個底。朕老了,總擔心理不了多久的政務了。朕打算封你為大將軍,為大齊開疆擴土。如果朕在位不能實現的話,就由太子繼位新帝繼續完成此事。還望愛卿以後能儘心輔佐新帝。再之後德修不管是給你封‘伯’還是封侯都隨他……”
“陛下,陛下是雄主又正值壯年,何故多愁善感……”
皇帝語重心長的問著文鴛:“愛卿,你給朕說句心裡話,說說帝位新老傳承的問題。儘管暢所欲言,朕都準你無罪……”
文鴛回應著:“依臣看,陛下應該可以再理政十到十五年,到那個時候也許臣早就攻下金國,助陛下一統天下了。”
“哈哈哈……愛卿還真是會哄朕開心。老了就可能會糊塗,糊塗了就會誤國。朕不是那種君權至上的君主,朕隻想皇族久存、大齊子民走向富強。也許朕再做個五六年皇帝就會退位了吧。”
“那陛下可否聽臣一言?”
“愛卿請說,朕說過愛卿可以儘管暢所欲言。”
“決定戰爭走向的永遠都是人,如果陛下想奪取整個天下確實不能著急,現在應該努力的訓練兵卒,等時機成熟的時候就算錢銀上不理想也能靠攻取城池達到以戰養戰的戰略目的。”
“愛卿的意思是要先訓練大量的士兵?”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是,臣知道陛下是怎麼想的……士兵如果都去參加專門的訓練了,軍田無人種植;糧食產量無法得到保證。這個臣想過了,清晨在地裡耕種;晌午時分太陽大些就讓在營帳中學習知識;午後燥熱的陽光稍緩的時候進行操練。這是最理想的、也是最符合大齊國情的辦法……”
“學習知識?普通士兵為什麼要學習知識?”
“陛下,為將者之所以是將軍,不是因為勇武的體魄或殺人不眨眼的果敢,如果士兵隻有單純的武藝頂多能做個士長。同理,其實士兵戰鬥力得不到快速提升的原因是因為士兵大多屬於‘目不識丁’的狀態,這樣導致了一個士兵連複雜的戰術指令都聽不懂,那這樣的士兵如何能幫國家打勝仗……”
“朕雖然對行軍打仗和軍隊建設有一定的了解,卻不曾想愛卿竟然能說出這等言論。朕覺得愛卿這番話雖有些驚人,但卻有其中的道理所在。如果愛卿覺得這麼做有必要的話就做吧,朕不反對。”
“那行,那陛下準備什麼時候讓臣開始訓練士兵?”
皇帝想了想:“愛卿剛剛做少師不久,雖然此次去南下平叛暫時離開職位,但如果現在受封大將軍的話,朕怕百姓們議論朝廷兒戲。這樣吧……愛卿先回去準備下,朕發一道口諭讓兵部權力協助愛卿先準備就緒,等過兩三個月春耕結束以後就正式開始。”
“臣遵旨……那太子那裡的課程還要繼續嗎?”
“愛卿教了多少東西了?”
“謀略方麵能指點的都說清楚了,隻是武藝和其他地方的培養還需要些時間。”
皇帝搖了搖頭:“那朕在軍政院選派幾個人再調教一下太子即可。愛卿就專心完成這件大事……”
(本章完)